也许许多女生都有类似的经验:和好姐妹出去逛个街、看个电影吃个饭,几个人轮着拍一遍自拍,把所有手机拍的照片发到群里,所有人挨着删一遍,剩下的再所有人挨着P一遍,一天的时间消耗过去了,才终于选出9张能发朋友圈的。
也许在旁人的眼中看来,“发个自拍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对于许多女生来说,也许这就是一场战争。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摄影术的诞生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运而生的,150多年来,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但万变不离其宗,总也脱不开照相机和胶卷的传统模式,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后来纯粹的“光影艺术”变成了人们的“青春留影”,照相馆在大城市中普及了起来,人们会特意预约一个时间,穿上最精致的裙子,用头油把头发抹得光亮,摆出一副经典偶像的造型,在摄影师那里留出一张最精彩的照片。或是凑齐了一家老老小小,端端正正地拍一张全家福。只是因为从前慢,牛、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拍一张照。
现在摄影技术越来越发达了,别说手机都可以拍照了,还可以用oppo手机自带美颜功能,用美图秀秀、天天P图一类加工一把,随时随地想拍就拍。可是拍照这件事对于人类而言,也并没有退化成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为有意义的“符号”。他说,文学是一种符号;历史是一种符号;哲学是一种符号;心理是一种符号;法律是一种符号;性别是一种符号……苏苏是一种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说,照片也是一种符号。
动物们很简单,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可人类不同,当他们吃东西前,尽管看着香喷喷的肉早已垂涎三尺,却还是要先忍住口水喊一声,“慢!待我先拍张照发朋友圈!”当他们登上高山之巅,流浪到天涯海角,在为自然的神秘所感动之前,也还是要先停一停,“等等!给我和礁石合个影吧!”当他们庆祝和朋友久违的重逢的时候,也总是会想起,“也许我们还需要九张自拍合照。”
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发朋友圈”这个动作不是为了“秀”给谁看,也不是为了“展示”什么,它只是习惯性地将其当成日常生活的记录簿。这个时候,发在朋友圈的自拍和配文很可能都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符号,然而符号就是人类意义世界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标志。
在这些“自拍”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生活方式、价值观、社交等意义。人类文化从符号的形式以及建构中获得它的特有品性及其理智和道德价值,这种形式可以用任何感性材料来表达,而符号思维和符号表达的自由发展,为文化的形式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材料。透过每个人朋友圈里不同的“自拍”和“日常”,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多元的世界,发现别人也许遇到了你不曾遇到过的精彩,而在这种交流和互动中,我们也更加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02
然而,我们透过图片看到的乐趣必然是对面实际体会到的乐趣的翻倍,因为人类是一种带有主观情感的符号动物,情感就会让人天然地不诚实。
正如我们看待一个突然介入你的空间的外来者,往往会用放大镜审视他的缺点,而对于一个亲近的密友,又理所当然地带上了美化滤镜一样。我们看待这个世界也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滤镜的。卡西尔说,人类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总是面向着未来的。因为人在创造的活动中进行的是可能的活动,人是有理想的动物,运用符号思维着未来。当我们看待一个全新的符号时,也会理所当然地带上一个“时空穿梭滤镜”。
所以我们写论文时,总喜欢在结尾开一个“假大空”的脑洞——然而在这一领域,仍然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只有不断地深入挖掘,才会发现更多其中的奥秘。文化是指向将来时的,神话是指向将来时的,艺术是指向将来时的,照片也是指向将来时的。
当我们发一张自拍之前,我们会先审视自己的面孔,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大约是右上方45度角、调50度白、再磨皮20度、加一个日系滤镜。这是一个代表着我当前状态的“符号”,是我的有机生命的自然流露。
然而一切有机体生命过程的显著特征在于,我们不可能在描述它时不涉及未来,这个未来,也许就是那个50度白的20度磨皮,因为它是我当下能看到的最好的自己了。
也许到五年后,我再拿当时的自拍和现在的自拍对比,就像现在的我拿着自己的自拍和十八岁的自己对比时,我惊奇地发现“我居然又年轻了30岁!”不用怀疑,因为五年后的我一定看到了十年后自己可能会把自己P成的样子,毕竟我们的摄影技术和P图技术又成熟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