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 从志趣谈孩子教育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读后感之四

    不得不承认,此次选择读《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是绝对正确的选择,特别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母亲来说。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孩子一生的志向从小就奠定了。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三岁看老,还是很有道理的。我家一亲人三岁左右在当时当地还没有什么大学生的时候跺脚发狠说:“我长大了要上大学。”不管这与父母的提醒有没有关系,事实是,这孩子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顺理成章,最后居然还能够得到常青藤大学的青睐,从师于一世界级大师门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三岁看老的真实故事。

    书中提到,人的兴趣最高级也就是塔尖(发现作者在书中照搬了马斯洛的五级需求图)是志趣,从低到高依次是感观兴趣—自觉兴趣—志趣。生活中很多孩子说对学习没有兴趣,更听到不少家长说孩子对之方面没兴趣,对那方面没有兴趣所以学不好,其实,孩子最初的兴趣不过是感观兴趣,要让一个孩子对新鲜事物有感观兴趣并非难事。就拿学英语这事儿来说,我至今仍然记得当初刚学会ABC的得瑟劲儿,几乎每个孩子刚开始学会几个单词时应该都是很开心得瑟的,也就是说其实每个孩子几乎都有过对英语感兴趣的阶段,只是,最后能把对英语的兴趣爱好发展成志趣的有几个人?

    这就是关于养大一个兴趣的问题了。所以,个人认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兴趣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工作是养大孩子的兴趣,这时候就不要放养了,感觉书中的那个饲养攻略很值得学习。爱迪生母亲教育的成功就是在于饲养兴趣的成功。饲养兴趣的过程一定是快乐的吗?可能未必,还是拿学英语来说,要培养孩子学英语的自觉兴趣是需要付出劳动的,在付出的过程中怎么让孩子在懈怠时不放弃?怎么让孩子克服其间遇到的瓶颈期或困难,都是需要用心思考的问题。

    孩子的幼年时期播散志趣种子,童年少年时饲养兴趣,慢慢地,当他成长到一段程度,志趣自然而然的就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No.4 从志趣谈孩子教育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读后感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