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让你成为记笔记的老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书评

作为一本实用类的书,实战效果是最被读者看重的,本书介绍了如何通过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活学活用的字典,把经过思考的文字成为今后可以灵活运用的知识。

这本书的优点:语言非常的直白,有着日本人写实用类书的一贯作风,让想踏入书海的小白也能轻松愉快的阅读。同时本书对如何写读书笔记有深刻的见解,我这个读书四五年的人也自愧不如,于是立马吸收本书为己用

缺点:第一章的适用性不是很高。全书对略读的部分没有详细讲到,略读是读书必不可缺的重要技能,我后面是看《沟通圣经》“提高阅读效率”一章作为补充的。

我最需要的部分:如何记笔记。其余的要点:重读的方法,运用笔记提高自己

对于如何记笔记

首先,略读文章主要脉络,把有价值的篇章折角(标记)下来

然后,开始阅读,把折角(标记)的篇章细读,一边读一边选出关键句,用“摘抄(抄原文是为了完全接收并消化这段话的内容,磨练出更好的原创思考)+感想”(小说直接写感想不摘抄原文)做笔记,做好标记。

最后,复读有笔记的地方,仍觉得有价值就可以抄到读书笔记中,如果一本书太多标记,可以放一段时间再复读,这样能剔除很多没有必要,只是自己一时激动记下来的笔记。

至此,这本书脉络已经概括完了。

书中提到读书笔记的内容始终是“自己认为很重要的事”,而不是全盘摘抄,意图概括全书内容,过去我写读书笔记也是这么贪心,总想一片笔记把整本书概括下来,现在总算是是被一巴掌抽醒了。所以我之后写的读书笔记全都不能整体概括全本书,但对于我来说全都是却是最精炼的,最重要的内容。

书中还提到了,“如果你在烦恼要不要跳槽,不一定只能找朋友讨论,想参考别人的做法,从书中获得建议,可以先定好“跳槽,职业规划,职场选择,工作方法”这几个主题,选择三本书来阅读,熟读之后边做读书笔记边思考,对比三本书的有用部分,最后自己评判谁优谁劣得出结论,这个方法比找熟人商量,更容易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种方法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被称为“主题阅读”,对比几本书的知识点,把它们中最好的最好的观点集中到你为这个领域创造出来的框架里,这样你读的书越多,就能吸收越多优秀的知识点进你的框架,最终集百家之长,成为一代宗师。


一本书让你成为记笔记的老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书评_第1张图片
读书步骤.png

这便是我阅读几本书以后建立的体系。

“知道自己要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我们才会去调查那些从未在意过的观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你会惊讶,这个补充学习的过程就像从零学起一样,需要费不少功夫,能够正视这些辛苦工作的人,最后都不再对只是一知半解了。”

“人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不断学习,达到了新的高度,才成为了某一领域的专家。”

在写读书笔记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出书的过程,你必须要思考和总结才能写出读书笔记,这样能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吸收书中的内容。

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有很多重要的干货的,我觉得不管大家都喜欢些什么类型的书,这本书都可以看看,对你以后的帮助肯定不小。可不要像我一样,一边读一边后悔怎么现在才发现这本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本书让你成为记笔记的老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