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4

摘要

[摘要]:正史中各类“忠臣”是以是否忠于国家以及是否对于国家有重大贡献来定义的。在传统史观的话语体系下,加以谱系分析,在传统文献中,史家将对统治者以及国家忠诚且立下了卓越战功之人讴歌为“忠臣”。这些人在“立下战功且忠于国家”的社会背景中被史家称为“忠臣”,并周而复始地促进这种大众史观的出现。以统治者为出发点,他们需要士阶层中绝对忠于自己绝无二心的人,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同时出于自身和国家的利益命令书写史书之人加以赞美歌颂,以激励后世出现更多的忠于自己且有才能之人。与其相对的奸佞,无非是损害了统治者与国家的利益之人。而这些史学家所书写的书籍,虽然激励了后人并形成了代代人才引以为目标的“忠臣”之形象。但是,做出此等举措的史家却刻意有损于史德,大加褒颂有利于促进忠臣之史观形成的事迹,而对于一些相对见不得光的事迹甚少提及,甚至于闭口不谈。如此,虽促使诸多有才能且忠于国家之人的出现,但也掩藏了客观事实,给后世史家带来诸多麻烦。此等举措,无异于舍本而逐末。

在曾经阅读各类正史时,我便在想,这些正史是否是违背了史德,而将忠臣的史实刻意歪曲以达到某种目的呢?换言之,这些所谓的“史实”,又是否是为了对社会以及大众的史观产生某种影响才被编纂出来的呢?

从正史上看,忠臣,之所以称为忠臣,是因为对于国家有着重大的贡献,对于统治者有着绝对的忠诚,正史讴歌他们的功绩,并树立这一史观。后世的读书人阅读这些“忠臣”的事迹后,难免会产生对于英雄的向往。然后通过自身努力以达成这种向往,再被史家记录下,鼓励后人并如此循环。

在大众史观中,忠臣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忠诚、敢于上谏、不惧奸佞等等。从忠臣角度来想,他们的忠诚等等一系列的特征来源于何处呢?我猜想,前人遗留下来的史观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那么我们又是否应该肯定这些史观呢?它们不可否定地对这些人才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可同时却也是史家不遵守史德地带有杜撰性质的文章给我们带来对于正史的怀疑:这些史观的形成是否趋近客观呢?又或者是为了达到激励后人的目的而带上了传奇色彩呢?如果带上了传奇色彩我们又如何从中辨别哪些是史实而哪些是杜撰?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忠臣这一史观呢?这些人又在何种史观下被树立为忠臣的呢?从“忠臣”这一概念的起源背景来讲,早在夏商周的时代,便有了各类“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后,统治者需要这些士,但同时又要提防这些士会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他们需要这些士对自己忠诚。但是又如何达到让这些人才绝对忠于自己呢?这就是为什么统治者需要给人们一个“遵从我有利于你”的史观。而这个史观,被人们叫做“忠臣”。

在传统话语体系下,史家为了鼓励更多“忠臣”的出现,将这一形象甚至上升到了崇拜偶像的地位。但这样做的代价便是使历史失实,舍本逐末。史家的出发点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有利于国家的,但却给后世研究带来了麻烦。这些历史上的“忠臣”又是否真的像正史里面那样呢?人们对于忠臣的向往本质无非是逐利。成为了“忠臣”,得到了统治者信任,获得经济上的收益与社会上的地位,这本质难道不是出于自身的功利心吗?寒门出状元,是因为寒门家境贫穷,又迫切希望改变,获得社会地位与金钱而这便是所谓史观中的“忠臣”之由来。

史家为“忠臣”拟写传记,这些传记又被歌颂到了人们耳中,而人们出于逐利心,都想成为这样的人,便为此目标而付出。而当某人达到这一目标,史家便依旧为之拟写传记,如此循环往复,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崇拜效应,其本质便是人们的逐利心。

如若反之而讲,正是人们的逐利心帮助社会培育人才,忠臣其实又并不“忠”。这又是一种利己,倘若无俸禄,也便不再忠于统治者。而无俸禄依旧忠于统治者的,便是一种荣辱心或者道德观所致。而这道德观便是支撑“忠臣”这一史观的内在,也是史家撰写这些或有或无有违史德的正史文献与人物传记的目的。

是否形成这种道德观,便是是否被称之为“忠臣”的关键。上文论述过了忠臣之所以为忠的原因是在利己,那么自然,统治者为什么不利用这一外在形象来给百姓树立一个“忠臣”的榜样呢?于是各类“忠臣”便应运而生,在史家的笔下变成了甚至有些不切实际不尊重客观的存在。它损害了后人对于史实研究的需求,却给当代树立了一个偶像或是榜样一类的存在。在当代话语体系中,这当然是值得批判的,可是在古代我们又如何看到这些呢?既然我们知道这样做会损害后世,那为什么史家却依旧在做呢?

我们以这样做给国家带来人才为出发点,人们需要这样一个目标,于是“忠臣”就这样,被史家所书写出来。它透露出了人们逐利的社会现实,也反映出了古代恶劣的一个生存贫困环境。所以人们透露出如此一个史观,希望去侍奉他人进而改变自己的处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