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拎清那些拎不清的朝代(二十二):二世而亡的秦朝(中)

如何拎清那些拎不清的朝代(二十二):二世而亡的秦朝(中)_第1张图片

秦朝的覆灭,不仅因为秦二世胡亥的暴虐,这个庞大帝国不安的引子,在秦始皇乃至更早时期,就已经埋下了。

糟糕的软实力

秦国是怎么强大起来的?商鞅变法。史书上说,秦国的法律多如牛毛,对百姓的干涉程度相当高。例如,妇人有子而再改嫁,丈夫死后妻子改嫁,逃嫁而遗弃子女等,都受到谴责,宣布并惩罚。

秦国内部实行了严苛的法令,并以军功来定尊卑。在战乱时期,秦国面临的是外部矛盾,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向心力极强,因此国家可以保持稳定、百姓成分简单、民心也比较凝聚。创业容易守业难,难就难在,我们是无法拿相同的规律去应对不同状况。

统一六国,并不是我们后人看起来这么容易的事情,从秦孝公算起,到秦始皇是第八代,除了两代君王寿数短、能力有限外,其他皆是开疆扩土、励精图治的贤明君王。他们一方面享受了战争、严刑峻法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也养成了信用差、好战、残酷的君王习性。

秦国在六国中的信用实在是很差的。

商鞅本人,就是一个为了打赢胜仗,能出卖朋友的人;张仪此人巧舌如簧,以“六里”欺骗楚怀王;武关会盟时,秦昭襄王扣押楚怀王,以君王之尊行欺骗事,秦将白起长平之战一下子坑杀45万人,何其残忍。但秦国人不care,他们关心的是国富兵强,行的是霸权,而非仁政。

用今天的话来说,秦朝建立以后,文化软实力很差。秦始皇不仅没有用一种宽容的政策,来安抚国破家灭、背井离乡的六国人士;而且用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强行泯灭六国贵族的不利因素,想法是好的,做法却很粗暴。

焚书坑儒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一首讽刺暴秦的诗,说的是焚书坑儒的事儿。焚书坑儒,是由两件事情引起的。

第一,求仙问道。秦始皇人到中年后,很怕死。在这点上,秦皇汉武,确实是很像的。他先后派了很多方士出海寻找长生不死的仙药,到现在仍旧是很多影视题材的御用元素,比如成龙和金喜善的《神话》,多年前张艺谋和巩俐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这些影视作品里,方士们真的找到了不死药。

而真正的事实是,这些方士全都空手而归,只能向秦始皇吹嘘,海上有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壶。蓬莱、瀛洲,由此常常出现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比如李白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杜牧“今来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莱不是仙”。

秦始皇仍然不死心,派方士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山。最后终究不知所踪,很多人认为,他们到达了今天的日本岛,在当地居住下来。陕西青曲社有一段相声《礼仪漫谈》,其中就有相关的包袱,苗阜与王声,这两位亦是我十分喜欢的相声演员。

多次寻仙药未果,秦始皇意识到,他可能被骗了。

第二,反对分封。秦朝建立以后,有官员向秦始皇提出,采用分封制,将公子们分在各地拱卫皇室。然而,东周多年的分裂状态就是这样形成的,赵、魏、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这些简直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于是,关于是否要用分封制,专门进行了两次御前辩论,两次都被李斯强烈反对,他还否定了儒生们私下评议时政,引用《诗》、《书》,借古讽今。

其实提出分封制的大臣也并非脑残,秦朝本不是一个属于中原地区的大国,它的国都远在咸阳,对于六国原先的国土,管理起来确实鞭长莫及。但分封制的弊端,简直让不安定的因子又埋下了,最终又将演变成春秋战国的格局。因此,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反对意见,最终没有采用分封制,而是加强中央集权。

李斯认为,儒生们借古喻今,形成了一种批评当今,批评国家政策的风气,于是奏请毁去除《秦纪》以外的历史记载,除了博士官长官的文书资料外,任何人不得持有《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论著集。焚书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颁布的。

焚书后不久,曾受秦始皇信任的方士侯生、卢生大约因为终究找不到不死药,相约逃亡。秦始皇判他们“诽谤”罪,同时,还疑心儒生们在背后诽谤他、蛊惑民心,于是派人严厉审讯,牵连了460多人,被坑杀于咸阳。

暴秦之名,自此成为秦朝的再也洗刷不去的污点。

继承人失位

秦始皇的暴虐,并非没人来劝,秦王长子扶苏,就规劝:天下初定,应该安定人心,儒生们不过是诵读孔子之学,现在用严厉的刑律惩罚他们,担心天下再起动乱。

千古一帝的长子、太子,通常都不太好当。汉武帝的长子卫太子刘据被巫蛊之案所冤枉,造反后被杀;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被废为庶人;清康熙皇帝的太子胤扔,二立二废。每一个的下场,都不太好。

扶苏也逃不过这般命运,秦始皇大怒,他被贬去北疆,做驻守在那里的蒙恬部队的监军。扶苏远离咸阳,不知朝政,在他最小的弟弟,篡权夺位之后,甚至不能辨别,始皇诏令是否为矫诏。

我常常觉得很疑惑,秦始皇固然残忍,但他并非没有作为,为何在培养继承人方面如此疏忽大意。拿得出手的,好像只有扶苏一人。以至于,扶苏一死,胡亥上位,二十余位公子、公主被杀,竟无人反抗,被胡亥轻轻松松作了秦二世。

秦始皇的一生,甚至都没有立过皇后,更没有立过太子。有人猜测,扶苏的母亲为楚国女子,乃至秦始皇的儿子们,皆有六国血统,他是怕,万一他百年之后,哪一个不孝子做了皇帝,又将他的母国扶持起来。他这些年为统一打得仗,全都打了水漂。因此,他从未有立扶苏为太子的想法,又或者,他觉得自己终能长生不老。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如何拎清那些拎不清的朝代(二十二):二世而亡的秦朝(中)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拎清那些拎不清的朝代(二十二):二世而亡的秦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