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释系列之九:述而篇第七.下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我想孔夫子的本意其实是富贵是不可求的,因为富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受到各种具体条件的影响太多以至于几乎不可测度,更为重要的是,人怎么会去追求一种现象呢?从根本上讲,这不合道理。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我们重点来看《易》,【易经】在后世被称为群经之首,是中华上古的文化经典,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中国的形而上学体系,虽然说中国文明没有发展出比较完整的形而上学,但是毕竟行上的存在对于人类任何社会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是文化发展的必要阶段和成果,只是程度上由于具体的文化条件有所差异罢了。孔夫子在这里强调【易经】学习的重要性,不能简单说夫子很明晰的意识到了形而上学的重要性,实际上也不大可能,毕竟,儒家的体系天生是摒弃了形而上学的,互为矛盾的存在怎么可能同出一源?我想这应该更是孔夫子做为一个宗师对文化,文明发展的一种近乎直觉化的感知。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句话在儒家的教义体系内,应该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我们知道,所有的显性的宗教体系都是以消弭痛苦,解脱生死为主旨和几乎第一要务的,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宗教需要创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才能大致上自圆其说,我们所熟知的一神教和佛教就是这么做的,尤其是佛教,开门见山的就是“念死无常”。总之,人生的痛苦和生死无常是宗教最为核心的课题。

那么,儒家是怎么面对这个问题的呢?这就是孔夫子在这里的应答所要申明的。儒家完全承认痛苦的真实存在性,而且不回避痛苦和忧愁,但解决方法与以上显性的宗教却大相径庭,不直接求助于外部的依靠,而选择自为的奋发。具体的说,就是通过真诚的学习,提升个体的质素,充盈个体的人格内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忘却,消弭所谓的痛苦感受,这就是孔夫子说的“乐而忘忧”。我们可以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如果你在现实社会的活动中,比如从政经商之类,受挫失败,免不了沉重的挫败感,如果你死死地执着地对这种挫败念念不忘,那痛苦的感受恐怕就和你如影随形一般。要按这里儒家的看法呢,引发这种痛苦的现实际遇,这无可避免,但如果这种痛苦长期无法释然,那就是你个人的素养不够。在这个例子中,要消解这种痛苦的感受,只能经由长期的学习沉淀,获得比如比较宏观性,历史性的眼光,从这个角度来观察个体的际遇,这种痛苦就可以获得基本的消解。当然,这里只是理想性的理论说明,实际情况可能不必要这么复杂。

通过上述的儒家解决人生痛苦问题的方式,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儒家文明秉持的的确是一种精英化的方式,用学习,而且是对实际存在着的事物的学习,去缓解和冲淡人生的痛苦忧愁,有多少人能这么做呢?或者说有能力这么做呢?恐怕无论在历史中,还是现实中都难得一见吧。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这是儒家的优点或者缺点,而只能将其作为特点来看,因为真实历史的开展有着另外的逻辑和规则,这里就不再细说了。至于夫子在这里提及的“忘却老死”的观念,和“忘忧”是一个意思,只是语气上更为强调罢了。用这种在儒家中纯然超越性的观念来进行强调,更进一步地凸显了这种奋发,自为,学习的人生态度的极端重要性。在它面前,死亡都可以被忘却,被忽略,那么试问人世间还有什么能比这种态度更重要呢?这种态度完全地展示出儒家的强调过程,不问结果的气质,和终极意义上的开放性。如果一定要用宗教化的语言来对这个特征做一个评判,我愿意说,上天不会接纳无知。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清楚,坦白,毫无做作和神秘,这就是孔夫子开创的儒家文明的基本传统,也是儒家教育的基本方式,至于说后世的师徒关系和所形成的规范传统,那是因为浸入了社会化和商业化的大量因素,合理但不同。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可见夫子本人不但亲历亲为的劳作,而且这种作为完全可以成为现代环保主义理念的宣言。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如果说孔夫子尚且不承认自己是“君子”,那还有谁能被称为“君子”呢?所以这里的“君子”就已经是指最高意义上的君子了,即人格的完成状态,而这是纯然理想的,当然无法达到,这个“君子”的实际内涵基本上等同于“仁”。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祈祷还向弟子要依据,恐怕也只有孔夫子能为之。我们还要说这个依据并不是所谓道理,而是夫子向来坚持的“礼”,即传统和传承,并以此来教育弟子。至于夫子所言的祷告神灵,我们最好还是不要理解为西方的向上帝祷告的情形,而毋宁为庄重严肃中带着些许家人般的温暖的诉求和托付,也就是说,这是朴素的世俗感情,而不是所谓神圣的宗教感情。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又是一句中国的经典名言,坦荡是因为心无挂碍,烦恼是因为患得患失。此句一般做俗语解释,这里的“君子和小人”在概念上是指文化品格上的身份差异,而不是社会身份或者道德身份。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选释系列之九:述而篇第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