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亿赌约”,雷军输,董明珠胜?

“十亿赌约”,雷军输,董明珠胜?_第1张图片

作者 | 刘佳


下次见面,不知性格耿直的董明珠会如何让雷军履行“赌约”。

2013年12月12日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上,小米董事长雷军和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立下了一个“赌约”:如果5年之内,小米的营业额击败格力,董明珠输给雷军一块钱。

董明珠立即回应:“我跟你赌10个亿。”

3月18日,这场长达5年、已经上升为互联网业挑战传统制造业的“10亿赌局”终于基本揭晓答案——董明珠赢了。

根据小米最新发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小米去年实现总营收17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

格力还未正式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不过此前格力电器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2018年全年营业总收入在2000亿元-201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260亿元-270亿元。简单计算,在去年第四季度,格力的营业收入约在513亿元-523亿元,净利润在49亿元-59亿元。

这意味着,在5年赌局最后一年的2018年,格力整体营收领先了小米251亿-261亿,接近于格力去年一年的净利润。从市值来看,当日格力以2840亿人民币市值略胜小米2915亿港元(2491亿人民币)的市值一筹 。

没有谁是永恒的赢家,也没有谁是真正的输家。过去5年时间里,二人每一次公开场合对于赌局的回应、每一次财报业绩发布的较量,都赚足了业界眼球。

10亿赌局最初,是以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制造模式和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思维模式的碰撞,但时间早已将这两家公司重构——五年时间里,曾经打出“互联网思维”的小米愈发重视线下渠道和供应链,除了手机,它还投资生态链公司做了空调及一系列IoT产品;而重资产的格力,也加强了互联网思维,开起了网店,踏上了多元化道路:造新能源车、投资芯片,还做起了小米的主业手机。

如果把时间拉回2013年,刚刚立下赌约时,不少人替小米捏了把汗。这一年,格力的营收已经突破1000亿,小米只有316亿。雷军曾说,自己的信心来自于轻资产。

第一,小米没有工厂,可以用世界上最好的工厂;第二,小米没有渠道、没有零售店,可以采用互联网的电商直销模式;第三,小米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产品研发和用户交流上。

走单品爆款、高性价比、互联网营销路线的小米,在立下赌约的第二年就超过了三星,坐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但 “唯快不破”的小米,逐渐暴露出因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牢固而引发的问题,没有自建工厂、对供应链掌控乏力多次导致手机断货,到了2016年,小米首次跌出全球出货量前五,并在此后重整,重新恢复增长,实现反弹。

在瞬息万变的手机行业,由于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放缓以及小米自身业务调整、架构拆分等多方面原因,去年第四季度,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被苹果反超,跌至第五。现在,距离雷军在2018年年初喊出的“十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市场第一”,只剩一半的时间。

五年里,格力多元化步伐加快:30亿元参与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项目;拉上万达老板王健林和京东老板刘强东一起入股银隆;推出格力手机……不断向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智能家居、新能源产业延伸。

但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挑战也不小:银隆陷入纠纷之中,造车前路曲折;未来芯片和手机业务的投入,意味着各种费用成本的加大;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情形也为2019年的空调行业蒙上阴影。从格力的业绩预告看,第四季度格力营业收入约增长38%左右,但净利润大跌近30%。

有意思的是,尽管小米和格力互相进入对方主业,但二者多少有点“水土不服”。例如,小米生态链做空调,董明珠毫不客气地回应,“如果你的质量没有别人好,技术没有别人强,才会感觉到有压力。”而格力做手机,放到现在红海厮杀的智能手机市场里,也没有掀起多大浪花。

但二者互相进入对方主业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押注了智能家居领域。

智能家居是董明珠对格力未来布局的重要一步,除了空调,格力还推出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厨房电器和小家电。她未曾放弃的手机业务,其实肩负着实现这些家电互联互通、智能家居生态闭环的关键一步。

对小米而言, 手机行业也许不会再高速增长了,它已开始调整自己的商业节奏,今年把AIoT(All in IoT)业务和手机业务一起,放到了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雷军对外表态,未来5年,小米将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

智能家居及其背后丰富的应用场景、大数据等等,无论对格力还是小米,都意味着不小的想像空间。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智研咨询预测报告,2018年中国IoT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到2022年将接近7.2万亿元,物联网将对各行业产生间接价值,产业规模到2025年将占到国内经济总产值的11%。

对于小米、格力还有IoT赛道上众多的竞争者来说,智能家居这场仗刚刚开始。不知雷军是否要约董明珠再赌下一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亿赌约”,雷军输,董明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