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足孩子心理营养,养孩子便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

        养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若你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亲子关系 > 亲子教育

        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我们为人父母者的脑子里就会出现两个字“教育”,我们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知书达理,令行禁止,敏而好学,从善如流。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塑造我们和孩子之间良好的关系……只是教育二字带来的强大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我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我们与孩子之间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友好,我们的"教育"也才越有效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偏差行为(比如厌食症、不愿上学、自闭症等等)?作为父母我们又该如何去影响我们的孩子呢?

      今天,我要把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这本书分享给大家。

给足孩子心理营养,养孩子便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_第1张图片
思维导图

五大心理营养,“喂”出健康孩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我们也许不知道,就像需要身体营养一样,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还需要不同的心理营养。如果幼年时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在其后的一生中他都会不断寻觅并因此引发各种状况,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还是孩子一生的底层代码。从刚出生不久,有人无条件的接纳他,让他认为自己最重要;接下来安全感使他能够独立,然后得到肯定、赞美、认同;到了六七岁有学习的模范。如果孩子能够拥有这些心理营养,等他再大一些就能够自己选择去学习其他生活上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

1. 无条件的接纳(0-3个月)

      "无条件的接纳"这个词在当下育儿界非常流行,那什么是无条件接纳呢?

      “当小宝宝刚出生时,你不知道以后他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他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他以后乖不乖,但你就是尽你所能来满足他、爱他,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无条件接纳。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或是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时,你接纳他这个人,不因为他做错,而给他负面的评价。"——这也是无条件接纳。

      接纳的对象不是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说情绪。

        无条件接纳的基础是信任,孩子无条件接纳的通道是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或情绪。

        举个例子,当你听到孩子说“要杀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这么小的孩子就敢说杀人,长大还了得",于是继续这种想法,你可能会对孩子进行说教或者打一顿,让他知道错了。——这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

        如果你信任孩子,你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怎么了?发生什么事让他这样愤怒。这样你就会走向了解孩子情绪的通道,你才会知道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他真实的感受是什么。

2.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0-3个月)

        这里提到了一个概念"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他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行成长形成决定性影响。

        从这个人身上,孩子希望得到无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没有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重要他人,那么他一生中都会一直去寻觅,直到找到为止。

3.安全感(4个月—3岁)

        安全感是指孩子相信自己,他知道自己在面对各种困难问题时是安全的,可以从困难问题中走过去。

        从4个月开始,孩子进入另一个阶段——想要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

        在安全感建立这件事情上,妈妈的作用大过爸爸。那么,妈妈怎样的状态能够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

      ①妈妈情绪稳定

        ②良好的夫妻关系

        ③“温和而坚持”的态度

        ④父母放手,让孩子为自己做主

"温和而坚持"这也是正面管教的理念。"坚持"是指行为上坚决制止孩子不当或不安全的举动。"温和"是指当我们制止孩子时,态度上不带有评判、指责的情绪。

4.肯定、赞美、认同(4-5岁)

这个阶段爸爸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妈妈。孩子渴望得到爸爸的肯定。如果爸爸愿意认真的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

5.学习、认知、模范(6-7岁)

这个阶段,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他的第1个模范就是母亲或者父亲:当生活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爸爸妈妈用什么态度来面对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将来这就是孩子走向社会后处理问题的示范和模板。

生命的五朵金花

        如果孩子得到的心理营养充足那么生命的五大天性便会自然得以良好生长,他们犹如生命的五朵金花,在人生的旅途中悄然绽放。

        ①爱的能力

        (爱自己、爱他人、接受他人的爱)

        ②独立自主

      (做自己,为自己负责)

        ③联结

        ④价值感

        ⑤安全感

    (我觉得有安全感)

        在本书中,林文采老师还介绍了孩子的天生气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了解其先天气质,因材施教,在优点里发展,从缺点里学习。(开篇思维导图有简单介绍)

      接下来,我结合自己的生活分享一下感悟:

      曾经,在育儿上我家也是鸡犬不宁的场面:

1.控制欲吞噬了我们的母女情

        我本身是一个安全感很差的人,可能是小时候爸妈的争吵和妈妈的焦虑严重影响了我。而我又不知不觉带给了我的孩子。

      缺乏安全感的人就会有很强的控制欲,因为他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自己无法面对,所以他想方设法去控制局面、控制自己身边的人,我不例外,在家庭中成为了那个控制者,情绪也就这样被燃起来了。2018年到现在,整整一年,我女儿遭受了我的暴脾气,而我也整整内疚了一年。看着她怕我的样子,我意识到我伤害了她,我让她不再信任我,有想法不敢表达……

        好在,今天我终于觉知到了这点,我接纳我过往的行为,接纳不完美的我自己。我相信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我要无条件接纳我的孩子,接纳这个人,不管她做的是对是错,正确引导,温柔而坚定。

2.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孩子在人前的表现?

        林老师说:缺乏自我认可的父母,往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水平。

      我恰恰就是这个缺乏自我认可的人,从小在跟姐姐的比较中长大,"老二可没姐姐念书强"这句话深深的影响了我,加上高考的失利。“我笨,我不行"这个木马程序深深植入了我的心中。我做事没有了底气,爱犹豫,害怕自己做的决定不正确。今天我终于肯说出来了,我要做自己,我这个人在这里,我就是有价值的。

        在家里,我不允许任何人拿我的两个孩子比,我经常对我的女儿说:她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可比性。

3.“温和而坚定”是我们作为父母一生要学习的。

“在一个家庭中,妈妈越温柔,这个家庭就会越和谐。”不记得这是在那本书中看到的了,我很认同。

        林老师说:"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就是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不是可以接纳自己和安慰自己,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对自己说'不行'?"……

        照顾好自己的内在小孩,爱自己你才会爱满自溢。

        如果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十有八九是方法错了,理念错了,那么现在或许是一个改正的机会。

给足孩子心理营养,养孩子便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足孩子心理营养,养孩子便不再是什么困难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