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时间

    随着4:30分的闹钟铃声,我醒了。打开手机,进入博雅小课堂,孔夫子第78代子孙,台湾教授孔维勤跟孩子们聊《论语》的声音缓缓响起。昨晚他是听着孔教授的声音入睡的。

  听书,已成为一种习惯。

  海红老师说,五点左右,人的睡眠已进入浅睡眠阶段。手机里传出来的声音不知能否被睡眠中的他听到?从三年前起,只要有人,爱和乐的音乐就在。睡觉时也不关。我的体验,睡着了是听不见的。就是白天,只要你专注于某件事,照样听不见正在播放中的音乐。

五点十八分,我动了动他。他在趴着睡。想起了昨天给他做眼睛理疗的医生说,他的胖肚子多揉揉腹部好,我先在他的背部捏脊三个来回,他翻了个身,醒了。我说,揉揉肚子后再起。上下左右,又推又揉。孔教授聊《论语》讲到了“德不孤,必有邻”的内容。

  五点三十分准时出发。月亮的清辉洒在台阶上,亮亮的。抬头望去,月亮在正头顶,是半个月饼的形状,旁边有颗很亮的星星。他说,好美啊。就是有点冷。我把手套递给他。

  路上依然没有人。也没有车。我们大步向小公园走去。开始了绕圈慢跑。我在朋友圈打卡,第一个点赞的是远在哈尔滨的大学老师一一胡杨。胡杨老师教他历史国学说文解字。每日清晨,胡杨老师的微课准时进行。

天在微微发亮,东方渐渐发白。他说,我要看太阳升起来的时刻。我看看表。六点十分。

  还跑么?

  不跑了。

太阳升起来的那一刻还有会儿,背课文《燕子》怎样?会背么?

大部分会。第三段不熟。

噢。咱俩一块背。

我拿出来早已准备好的书。昨天我就发现了,晨练结束时是个背书的好时机。

空无一人的公园里我俩边慢走边读书。先是我领读一句他跟读一句,然后是我读一句他接一句。几遍过后,我把书收起来。这时的我已经背会了这篇课文。这得益于我小时候的训练。这几年陪他背唐诗,也是我们先后背过。区别是我记得快忘的快。而他则不同。也许不如我背的快,但他很久都不会忘。这点我考察过。很久不接触的诗,只要当初背过,他都记着。

录了他背过《燕子》的视频,太阳依然没有露面的意思,时针指向6:20分。

返身回家。老规矩,开始晨读。

跳绳可以连跳二十多次了。他的跳跃节奏明显好了许多。

7:28分出门上学。早走了两分钟,路上录了第二课《古诗两首》的背诵视频,发到班群里。免得老师惦记。

  一眼望去,进校门的人稀稀拉拉。他问,今天的人咋这么少?我看看表:7:45分。回答他:今天你早到了5分钟。

早走2分钟,早到5分钟。不起眼的几分钟构成了生命的当下时态。早走2分钟就挤出了背诗的停顿,早到5分钟得到的是心态的安宁。时间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真正获得时间的一定是善于把握分秒的人。

感知时间吧。它可以让你充满活力。

感知时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感知时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