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日记】小泽征尔和阿尔茨海默病20181115

【研修日记】小泽征尔和阿尔茨海默病20181115_第1张图片

最近群里一直在传一个视频,是说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患了老年痴呆症,乐团全体演奏者用音乐向他表示致敬,帮他完成谢幕演出。四分多钟的演出我看了好几遍,感动得好几次忍不住眼中的泪水。我试图寻找自己被触动的根源,是对一个优秀指挥家患病的惋惜?还是演奏家们对他本人尊重的一种感动?还是被音乐本身所打动?或是看到小泽征尔在已经“痴呆”的状态下仍能演绎出音乐的灵魂气质?

于是我打算今天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找到这个根源。先在网上搜索“小泽征尔”,搜索引擎赫然列出了“小泽征尔老年痴呆”、“小泽征尔痴呆”等等信息,点进去看看,才发现他患老年痴呆的消息是假的,实际上他患的是食道癌、心脏病和一些慢性疾病。81岁的小泽征尔甚至已经无法举起指挥棒,但他在祖宾·梅塔的搀扶下,共同指挥了《雷鸣电闪波尔卡》,引无数人泪目。

此刻,我的注意力已经转到了“老年痴呆症”这个关键词上。我更愿意叫这种病作“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这个名字去除了明显的歧视,给患者更多的尊重。

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的父母都得了阿尔茨海默病,其中有一位老人已经去世了。因为这种病会使人逐渐丧失记忆,出现“痴呆”的症状,所以很多人觉得这种病人特别不幸,生命后期会连起码的尊严都不再有。我以前也有这种想法,但在和一位朋友分享她照顾患病父亲经历的过程中,我改变了。

朋友的父亲是一位知名大学的数学教授,温文尔雅,浑身散发着知识的魅力。患病初期,他会偶尔走丢,一反常态地发脾气,渐渐地开始遗忘。这个过程持续了差不多十年,直到他身体机能退化,最后不得不插上了鼻饲管。朋友和家人开始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父亲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与“痴呆”毫不沾边。经过几年的内心挣扎,他们慢慢接受了父亲的“病”,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陪伴着他,即使现在父亲已经不记得他们是谁,他们也没有放弃。

有一次,我在回复朋友时说,叔叔只是放下了对复杂世界的欲求,回到孩童时那种简单的状态去了。这样说并不是为了安慰她,而是发自内心。人出生时,一丝不挂而来,对世界的需求只是妈妈的怀抱,温暖的乳汁。小时候,能站立起来就会欢欣鼓舞,若是再能走上几步更是觉得整个世界都美好得一踏糊涂;一只小蚂蚁就能看几个小时,一个小球也可以欢乐地玩一整天。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想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想要别人的赞美、想要盆满钵满的生活、想要高高在上的地位……浮浮沉沉折腾了几十年,突然间放下所有的纠葛,慢慢回到原点去,这样不好吗?

我们总是处在健康人的角度去看待病人,觉得他们“痴呆”了,就会很痛苦,就没有尊严了,可谁又知道他们不是真正的放下?当我们抛开健康人的优越感,抛开泛滥的同情心,还会觉得他们不幸吗?我觉得如同对待所有病人一样,给予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有的尊重、耐心和陪伴,不仅看到他们的“病”,更把他们当“人”,才是正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修日记】小泽征尔和阿尔茨海默病2018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