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百果园们”:谁在侵蚀行业生态地基?

反思“百果园们”:谁在侵蚀行业生态地基?_第1张图片

“在资本头脑发热时拿到了高估值后,你让老百姓受益了没有?”投资热潮过去,一位分析人士对一些曾被资本寄予厚望的企业提出了拷问。

高估值是华丽的面子,退潮后,岸上只剩风险。数据提供商Dealogic统计,伦敦、印度、纽约和中国香港在2021年融资10亿美元及以上的43笔IPO中,有49%的交易价格低于发行价。一众曾在一级市场上创下高估值的企业们,已找不到“接盘侠”。

除了风险,这些高估值的企业们身上还有蒙眼扩张带来的各种“余毒”。向更深一层挖掘,虚高的估值正在成为行业良性发展的原罪。

降温的“第一股”

在看客们的围观中,于“生鲜电商第一股”这场战役中获胜的是每日优鲜。2021年6月25日,每日优鲜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4天后登陆资本市场的叮咚买菜。

上市前夕,资本市场分别给出了30亿美元上下和50亿美元左右的高估值。但让股民和企业都始料未及的是,如今生鲜电商第一股和第二股的日子过得如此水深火热,上市不足一年的每日优鲜市值仅剩不足一亿美元,叮咚买菜被列入“预摘牌”名单。

反思“百果园们”:谁在侵蚀行业生态地基?_第2张图片

事实证明,资本的泡沫终会碎掉,但问题在于,大量资金的入场,掀起高涨的泡沫,一些公司的高估值正在破坏整个行业的估值生态环境。以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市值直线下跌的表现,不少投资者对生鲜电商行业闻声色变,直言“不敢再投生鲜”。

走线下的百果园们,能成为那个例外吗?

4月29日,洪九果品更新了港股招股说明书;5月2日,百果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两年内第三次冲击上市。其中,百果园在2021年10月的最后一次股权交易中每股价格为8元,最新估值在120亿元左右。估值上百亿的它,有可能为资本驱动下的生鲜“正名”吗?

进军港股市场,除了考虑资本的想象空间外,百果园等寻觅上市的领军企业也该为行业生态负责。可是,它对行业生态的优化起到作用了吗?

作为中国最大的水果连锁零售企业,百果园的估值在5年间翻了几十倍,足够夸张。2015年启动A轮融资时,百果园的估值仅4亿元人民币,在经历了8轮融资的充能后,到2020年时估值已经达到了120亿元。

反思“百果园们”:谁在侵蚀行业生态地基?_第3张图片

但这家被给予120亿想象空间的企业,却只有3%的净利润。招股书显示,2021年百果园收入百亿,净利润却不足3%。

面对99%的加盟店和3%的净利润,业绩并不亮眼的百果园两年三次筹划IPO,背后不乏资本的考量。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向媒体表示:“果品连锁项目在融资时都有对赌条款,如果没在协议时间内上市或估值下降,将触发对赌条款,项目方将会有兜底和赔偿责任。”

百果园在拿到高估值后,企业是否让百姓受益?在行业生态上是否建立起了美丽新世界?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有博主发布了一则暗访百果园门店的视频,指出其用变质水果做果切。百果园回应称,经自查,涉事门店存在售卖隔夜果切水果等问题。

一方面,百果园的产品并不便宜,就像招股书中所言“为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果品”,百果园骨子里有一种难以磨灭的骄傲;但另一方面却在上市前夜被曝出“用变质水果做果切”,消解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于鲜果行业信心。

网络上“用变质水果做果切”一事还在发酵,有网友留言称“水果又贵又少”,“以前贵但是质量还行,现在贵质量也就那样子”,甚至有网友戏称其为“百果珠宝店”。

卖得贵还出现品质问题,百果园扫了消费者的钱袋子;利润空间低,百果园又驳了投资者的兴致,甚至连为百果园带来99%门店规模的加盟商,也难保利益。

曾有媒体测算,依据官方提供的数据百果园加盟模式仅需13个月,在部分加盟商口中,加盟百果园是个亏本的买卖。一位北京的百果园前加盟商表示:“利润率月均22%上下,月亏2.5万,最后不干了。”

网友小L分享自己失败的加盟经历:“各种拼团成本价出货,外卖亏欠出货。”赚不到钱的同时还要承担百果园方面提供的加盟贷款,“亏损没钱填窟窿交房租开工资,(公司)就贷款给你,收你利息。”

适逢百果园上市之际,我们对百果园高估值能否为行业生态发展带来积极作用画上一个问号。

泡沫、风险、原罪

“希望资本不要做破坏中国制造的罪人。”

多年前的中国经济论坛上,董明珠提到:“投资是好现象,但通过概念炒高股票,会对社会造成伤害。”

很多人认为,适度的炒高股票能更快催熟行业。可当估值的泡沫过大,超出理性范围后,就只剩下高风险。

一方面,资本利用率低,投资人赚钱的概率变小,血亏成了大概率事件,比如曾总市值突破1432亿元的科沃斯,如今市值蒸发6成;另一方面,市场原有的秩序被打破,越过行业必要的发展规律,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讲一个发生在科技圈的真实案例:2020年时,一众资本向一家新成立的机器人公司投了五个亿,彼时这家公司还没有推出任何产品,在没有成果的情况下就获得了约40亿元的估值,令业内众人瞠目结舌。

这种看似荒谬的融资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在科技圈内发生,这也令北极光创投合伙人黄河倍感焦虑,“比如,按自然生长,10年内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牛的公司,但资本疯狂涌入产生泡沫后,可能得等20年,或者更长时间。”

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当某一领域和“风口”一类的字眼搭上边时,资本就会不遗余力地砸钱”。

反思“百果园们”:谁在侵蚀行业生态地基?_第4张图片

亿欧数据显示,2021年平均每家机器人企业获得的融资金额上涨了1.19亿元。同一时间,有30家企业融资金额超过2亿。

有资本加持本是一件好事,但由于部分机器人(如人形AI等)存在造价高、商业化场景落地难的痛点,因此不乏一些靠漂亮的PPT卖概念、讲故事的企业混杂其中,一些有产品、有成长性的企业,反而因为没有华丽的包装而被埋没。

眼下,遭遇良性生态破坏的行业还不止一个。比如江湖人称“PPT造车鼻祖”的贾跃亭,融走了数十亿美元,却难交付一辆汽车。

在没有产品落地的情况下,贾跃亭执掌的法拉第未来于去年七月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总市值达60亿美元左右,这笔足够让一家新入局的造车新势力维系研发多年的资金,却还没有催生技术成果。上市10个月后,法拉第未来市值跌至不足3亿美元。

对于需要研发周期的科技制造行业,过量的资本无异于揠苗助长。黄河向媒体表示,资本对良性行业生态的破坏是难以估算的:“它会让行业的无序竞争加重。可能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行业会再进入一个洗牌期,然后才能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在务虚的头衔之下,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乃至即将奔赴考场的百果园们可能都没有好果子吃。眼下,推动市场重拾对生鲜的信心,这才是百果园们需要务实的重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