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答辩会上的感言——余子濠

博士毕业答辩会上的感言——余子濠_第1张图片

博士毕业答辩会上的感言——余子濠_第2张图片

今天余子濠终于博士毕业了!

余子濠是孙凝晖老师和我共同指导的博士生,他这个博士,读了整整八年。

今天的答辩会也是讨论得尤其热烈,答辩委员们提出了很多专业问题,子濠逐一做了解答。整个答辩会持续了130多分钟,最后经答辩委员会投票,由主席宣布通过答辩,并评为优秀博士论文。答辩最后环节,子濠发表了如下感言(征得他的许可,与大家分享):

首先谢谢孙老师的指导!其实我也不是一开始选这个题目的。我前几年做的是标签化体系结构,然后到2019年的时候才选这个题目。这个题目也不是我自己想的,是组里面唐丹老师说他有一个想法,觉得二进制翻译很有价值,他也想做。而我自己的经历比较特殊,就是我做指令集模拟器这个事情,其实已经搞了好多年了。我是为教学领域做的,我给南大那边做实验(课程设计),这个指令集模拟器其实在进计算所之前就开始做了。所以,当时唐老师带着这个课题进来之后,我感觉自己非常喜欢。虽然当时应该是(博士)第五第六年左右了,但我还是觉得,这个课题跟标签化相比,我可能更喜欢。后来我做下来,应该没有太多那种很难受的感觉吧,还是比较享受这种解决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虽然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也不会很消沉,就是觉得这个还挺有意思的,就是一直做。然后,因为这个项目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它也跟香山团队那边有比较强的联系。其他同学也会用我的模拟器去做其他的事情,包括现在“一生一芯”这边也是在推广怎么给学生建立模拟器,让他们知道模拟器的重要性。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有另一个输出,觉得也挺开心的。非常感谢孙老师的支持!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在讨论班里面给孙老师讲那个课题的时候,孙老师比较惊讶,就觉得我是不是要换方向。但是,孙老师还是无条件地支持。我非常感谢!

包老师这边也是。二进制翻译这个方向,在后来有了香山之后,我们也在想怎么把这些技术给聚集起来,因为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有前景的,包括开源芯片、RISC-V、香山、二进制翻译,这些都可以慢慢地汇聚起来,包括“一生一芯”,这些都在慢慢地汇聚。所以,我感觉在所里面,我可能不太清楚其他课题组的情况,但是至少在包老师组里面做的这些课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是说做完一个课题,然后就结束了。它可以有很多的形式存在着,它会一直沉淀下来,然后不断地汇聚,使得我们这边的团队越来越强大。

(说一下)我这八年来的一些想法吧。我觉得这八年来我这个博士好像读得也没有太低谷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就是也正好在那个时间唐老师带了一个课题进来。虽然我那时候应该在组里面都是很高年级的博士了,也有一些跟我同一年的同学,他们不断地毕业,也有其他的剩下的同学会觉得比较焦虑。但是,我觉得好像也还行,就是正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觉得自己能够做出来,然后也就做出来了。对,是这么回事吧。

最后,也是感谢其他的评委老师。我觉得今天的答辩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主要是答辩之后的一些讨论,很多老师都提出了挺有意思的一些问题,我也是第一次听到,比如这个二进制翻译,各位老师可能会想到一些更前瞻的问题,我之前也是没想到过。我还是很享受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一个领域。我觉得我也愿意一直坚持下去做这个事情,包括我在论文里面也提到有一些将来的工作,包括现在苹果出了这些很强的商业的软件。但是,RISC-V毕竟是一个开源社区,二进制翻译可能会有另一种存在的方式,也说不定。我觉得我愿意去持续地往这个方向去做,去尝试,可能也不只是动态二进制翻译,比如还有静态二进制翻译,反正就是一个目标,怎么把翻译的效率给提升。我觉得我还是很愿意继续深入地去做这个事情的。所以,今天各位老师的一些问题也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非常感谢大家!我的论文其实写得也挺仓促的,也是非常感谢大家给的指导意见。

谢谢大家!

我原来以为子濠提前准备了发言大纲,后来从王卅老师那了解到子濠之前并不知道还有发表感言这个环节,这是他现场即兴发挥。虽然是6分钟的即兴发言,但讲得真是很好,也许是因为这些体会在过去八年的“博士修炼”中已经自然地成为他内在精神的一部分。

子濠说,他因为更喜欢二进制翻译方向,所以即使到博士第五年也毅然决定换博士课题。但其实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最喜欢的是计算机系统教学,过去八年他一直在教学上投入巨大的精力,甚至远多于博士课题——过去四期“一生一芯”的培养方案,南大计算机系统导论的PA实验课程,都是他亲自设计。他不喜欢写学术论文,但却对写教材充满热情,和南大袁春风教授一起出版了两本《计算机系统基础》教材(如下图)。只是计算所还没有教育类博士专业,所以他还是需要完成科研课题才能毕业。博士毕业后,他将留所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一生一芯”计划中,同时也将继续优化二进制翻译技术。

博士毕业答辩会上的感言——余子濠_第3张图片

我经常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好导师,我也曾苦恼为何自己带的博士生们总要七八年才能毕业。说实话,我并不是那种手把手传授的技术指导型导师,反而更像是一位心理辅导型导师——给一个大方向,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撞墙后安抚一下,接着鼓励继续去探索。这是一种慢速成长的方式,因为学生总会遇到一些“撞墙”经历。我也知道这绝不是最好的指导方式,过去几年有学生最终选择放弃读博而转硕,有学生博士毕业时已度过了七八年。唯一让我欣慰的是,他们毕业时都留下了类似子濠这样的感言。

我想,这也许就逐渐地演变成自己的指导风格了吧,未来会不断改进,但估计不会有根本性改变了。当然,我也希望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学生能不断降低毕业所需的平均年限。但在这里还是要给想报考我的同学们一个提醒:如果大家想报我的博士生,请做好心理准备。

又是一年毕业季,我还记得2013年的暑假,子濠和博文(@艾斯奥特曼)先后到计算所来实习。如今一眨眼九年过去了,子濠终于博士毕业了,正在大洋彼岸的博文还在耶鲁攻读他的博士学位,祝愿博文早日博士毕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博士毕业答辩会上的感言——余子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