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判断指标-GDP、CPI、PPI、PMI

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生产法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全部最终生产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生产法核算公式:GDP= 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形成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收入法核算公式:GDP=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去向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支出法核算公式:GDP= 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在中国,季度GDP 以生产法为基础进行核算,年度GDP 采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这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 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表示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100元,那么:

以1995年为基期, CPI 1995= (1000/ 1000)*100%= 100%, CPI 2000=(1100/ 1000)*100%=110%.

CPI可以用来求通货膨胀率。这里给出一个方法:

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 ((CPI 2000- CPI 1995) / CPI 1995)*100%= 10%

PPI

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与CPI不同,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商品的生产分为三个阶段:

一、 完成阶段:商品至此不再做任何加工手续;

二、 中间阶段:商品尚需作进一步的加工; 

三、 原始阶段:商品尚未做任何的加工。

PMI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简称PMI),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的“体检表”,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 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方面状况的指数。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经济先行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标,是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商业报告中关于制造业的一个主要参数。通常采购经理人指数与金属需求指标密切相关,因而能被看作是金属需求增长率变化的有效指标。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当指数高于50%时,则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一般在40~~50之间时,说明制造业处于衰退,但整体经济还在扩张。

PM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失业率,基准利率

补充说明

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是一个综合指数,采购经理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反映了经济的变化趋势,是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根据美国专家的分析,PMI指数与GDP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其转折点往往领先于GDP几个月。在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制造业PMI的峰值可领先商业高潮6-18个月左右,领先商业低潮一般1-4个月。在中国,CFLP-PMI经过一年多的数据累计分析,证实在经济高潮到来之前领先于GDP等相关指标发生变化。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PMI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

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采购经理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即当指数高于50%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它是领先指标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属指针。除了对整体指数的关注外,采购经理指数中的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及产成品价格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标的一种,而其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业就业人口的表现。

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就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的比例,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

失业数据的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指标: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

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入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

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基准利率是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具体而言,一般普通民众把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指标,银行则是把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大数据,csv,贝塞尔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