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架构原理4 InnoDB存储引擎结构(了解)

4 InnoDB存储引擎结构(了解)

下面是官方的InnoDB引擎架构图,主要分为内存结构和磁盘结构两大部分。
MySQL架构原理4 InnoDB存储引擎结构(了解)_第1张图片

内存结构

内存结构主要包括Buffer Pool、Change Buffer、Adaptive Hash Index和Log Buffer四大组件。

Buffer Pool:缓冲池,简称BP。BP以Page页为单位,默认大小16K,BP的底层采用链表数据结构管理Page。在InnoDB访问表记录和索引时会在Page页中缓存,以后使用可以减少磁盘IO操作,提升效率。

Page管理机制,Page根据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free page:空闲page,未被使用

  • clean page:被使用page,数据没有被修改过

  • dirty page:脏页,被使用age,数据被修改过,页中数据和磁盘的数据产生了不一致

针对上述三种page类型,InnoDB通过三种链表结构来维护和管理

  • free list:表示空闲缓冲区,管理free page

  • flush list:表示需要刷新到磁盘的缓冲区,管理dirty page,内部page按修改时间排序。脏页既存在于flush链表,也在LRU链表中,但是两种互不影响,LRU链表负责管理page的可用性和释放,而flush链表负责管理脏页的刷盘操作。

  • Iru list:表示正在使用的缓冲区,管理clean page和dirty page,缓冲区以midpoint为基点,前面链表称为new列表区,存放经常访问的数据,占63%;后面的链表称为old列表区,存放使用较少数据,占37%。

改进型LRU算法维护

  • 普通LRU:末尾淘汰法,新数据从链表头部加入,释放空间时从末尾淘汰

  • 改性LRU:链表分为new和old两个部分,加入元素时并不是从表头插入,而是从中间midpoint位置插入,如果数据很快被访问,那么page就会向new列表头部移动,如果数据没有被访问,会逐步向old尾部移动,等待淘汰。

每当有新的page数据读取到BP时,InnoDb引擎会判断是否有空闲页,是否足够,如果有就将free page从free list列表删除,放入到LRU列表中。没有空闲页,就会根据LRU算法淘汰LRU链表的页,将内存空间释放分配给新的页。

Change Buffer:写缓冲区,简称CB。在进行DML操作时,如果BP没有其相应的Page数据,并不会立刻将磁盘页加载到缓冲池,而是在CB记录缓冲变更,等未来数据被读取时,再将数据合并恢复到BP中

Adaptive Hash Index:自适应哈希索引用于优化对BP数据的查询。InnoDB存储引擎会监控对表索引的查找,如果观察到建立哈希索引可以带来速度的提升,则建立哈希索引,所以称之为自适应。存储引擎会自动根据访问的频率和模式来为某些页建立哈希索引。

Log Buffer:日志缓冲区,LogBuffer主要是用于记录InnoDB引擎日志,在DML操作时会产生Redo和Undo日志。LogBuffer空间满了,会自动写入磁盘。

日志刷新到磁盘。innodb_flush log at trx commit参数控制日志刷新行为,默认为1
0:每隔1秒写日志文件和刷盘操作(写日志文件LogBuffer->OS cache,刷盘OS cache->磁盘文件),最多丢失1秒数据
1:事务提交,立刻写日志文件和刷盘,数据不丢失,但是会频繁○操作
2:事务提交,立刻写日志文件,每隔1秒钟进行刷盘操作

BP缓冲区跟日志缓冲区在刷新数据上不同,可以直接跨过OS cache写磁盘。

磁盘结构

InnoDB磁盘结构存在5种表空间结构:共享表空间、独立表空间、通用表空间(很少用)、undo表空间、临时表空间。默认创建表是采用独立表空间,当innodb_file_per_table=off时,采用共享表空间。

// 通用表空间结构,t1表存于ts1表空间中
create tablespace ts1 add datafile 'ts1.ibd' engine=innodb;
create table t1(c1 int primary key) tablespace ts1;

系统表空间包含InnoDB数据字典,Doublewrite Buffer,Change Buffer,Undo Logs的存储区域。

  • 数据字典(InnoDB Data Dictionary)

    InnoDB数据字典由内部系统表组成,这些表包含用于查找表、索引和表字段等对象的元数据。元数据物理上位于InnoDB系统表空间中。由于历史原因,数据字典元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与InnoDB表元数据文件(.frm文件)中存储的信息重叠。

  • 双写缓冲区(Doublewrite Buffer)

    位于系统表空间,是一个存储区域。在BufferPage的page页刷新到磁盘真正的位置前,会先将数据存在Doublewrite 缓冲区。如果在page页写入过程中出现操作系统、存储子系统或mysqld进程崩溃,InnoDB可以在崩溃恢复期间从Doublewrite 缓冲区中找到页面的一个好备份。在大多数情况下,默认情况下启用双写缓冲区,要禁用Doublewrite 缓冲区,可以将innodb_doublewrite设置为0。使用Doublewrite 缓冲区时建议将innodb_flush_method设置为O_DIRECT。

  • 重做日志(Redo Log)

    重做日志是一种基于磁盘的数据结构,用于在崩溃恢复期间更正不完整事务写入的数据。MySQL以循环方式写入重做日志文件,记录InnoDB中所有对Buffer Pool修改的日志。当出现实例故障(像断电),导致数据未能更新到数据文件,则数据库重启时须redo,重新把数据更新到数据文件。读写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都会不断的产生redo log。默认情况下,重做日志在磁盘上由两个名为ib_logfile0和ib_logfile1的文件物理表示。

  • 撤销日志(Undo Logs)

    撤消日志是在事务开始之前保存的被修改数据的备份,用于例外情况时回滚事务。撤消日志属于逻辑日志,根据每行记录进行记录。撤消日志存在于系统表空间、撤消表空间和临时表空间中。

8.0版本磁盘结构的变化

MySQL架构原理4 InnoDB存储引擎结构(了解)_第2张图片

  • 将InnoDB表的数据字典和Undo都从共享表空间ibdata中彻底分离出来了,以前需要ibdata中数据字典与独立表空间ibd文件中数据字典一致才行,8.0版本就不需要了。
  • temporary 临时表空间也可以配置多个物理文件,而且均为 InnoDB 存储引擎并能创建索引,这样加快了处理的速度。
  • 用户可以像 Oracle 数据库那样设置一些表空间,每个表空间对应多个物理文件,每个表空间可以给多个表使用,但一个表只能存储在一个表空间中。
  • 将Doublewrite Buffer从共享表空间ibdata中也分离出来了。

线程模型

MySQL架构原理4 InnoDB存储引擎结构(了解)_第3张图片

InnoDB存储引擎线程模型包含4种线程,分别是Master Thread、IO Thread、Purge Thread、Page cleaner Thread。

  • Master Thread:主线程,负责调度其他线程,优先级最高。作用是将缓冲池的数据异步刷新到磁盘,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包含:脏页的刷新(page cleaner thread)、undo页回收(purge thread)、redo日志刷新(log thread)、合并写缓冲等。内部有两个主处理,分别是每隔1秒和10秒处理。
  • IO Thread:包括4类线程
    • read线程:将数据从磁盘读取到缓存page页;
    • write线程:将脏页刷新到磁盘
    • log线程:将日志缓冲区刷新到磁盘
    • insert buffer 线程:将写缓冲区刷新到磁盘。
  • Purge Thread:事务提交后,回收已经分配的undo页。
  • Page cleaner Thread:脏页刷盘后,响应的redo log也就可以覆盖使用。调write线程。

InnoDB数据文件

MySQL架构原理4 InnoDB存储引擎结构(了解)_第4张图片
一个.ibd数据文件。tablespace-->.ibd-->segment(段)-->extent(区)-->page(页)-->row(行)
MySQL架构原理4 InnoDB存储引擎结构(了解)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架构,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