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考试范围为1--9,11,14-17章;未列出的章不考
本博客word版自取: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IGN6StzwPUxg18QB9VULQ?pwd=1234
提取码:1234
1、需求工程是所有需求处理活动的总和,它包括 需求开发 和需求管理两个部分。
2、软件需求开发用来确定系统需求中应该由软件满足的部分,将其映射为软件行为,产生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
3、传统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是从设计领域转入分析领域的。
4、应用型软件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现人们利用软件的原因(目的),找出需要软件解决的问题,理解应用环境中的领域知识,保证功能的 模拟性 。
5、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分析模型_并创建解决方案。
6、基线是项目储存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使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变更这个标准。需求开发产生的成果文档,经评审批准,这些文档就定义了开发工作的需求基线,这个基线在客户和开发人员之间就构筑了计划产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一个约定。
7、需求协商活动既包括对目标冲突的处理,也包括对需求细节冲突的处理。
8、传统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是从设计领域_转入分析领域的。
9、需求获取得到的信息和需求开发应该建立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__需求分析就是用来解决这个差距的需求工程活动。
10、所有对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人统称为涉众。
11、需求工程是所有需求处理活动的总和,它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整合观点、记录需 求并验证其正确性,终反映软件被应用后与其环境互动形成的期望效应。
12、优秀的需求应该具备 7 个特性,即完整性、正确性、精确性、可行性、必要性、无歧义和可验证。
13、软件需求开发用来确定系统需求中应该由软件满足的部分,将其映射为软件行为,产生软件需求规格说。
14、在需求工程中,主要产生三类重要的文档: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文档以及需求规格说明。
15、抽象场景,又称为类型场景是以经验中的类别和抽象概念来描述事实。
16、每个用例是对相关场景集合的叙述性的文本描述,这些场景是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行为序列,帮助实现用户的目的。
17、具体场景,又称为实例场景是对个别行为者、事件、情节的细节描述。
18、对象约束语言(OCL)是一种规约语言,它以表达式的方式定义对其它模型元素的约束。
19、顺序图和通信图从不同的侧重点对用例的典型场景进行完全等价的实现。一个更常见的做法是在分析阶段的开始,先开发系统顺序图 ,而不是直接考虑对象间的交互图。
20、状态机理论认为,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状态之中。系统在任一状态中都是稳定的,如果没有外部事件触发 ,系统会一直持续维持该状态。
1、 传统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是从设计领域转入分析领域的。
2、 应用型软件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现人们利用软件的原因(目的),找出需要软件解
决的问题,理解应用环境中的领域知识,保证功能的模拟性。
3、 需求工程是所有需求处理活动的总和,它包括需求开发和需求管理两个部分。
4、 软件需求开发用来确定系统需求中应该由软件满足的部分,将其映射为软件行为,产生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5、 优秀的需求应该具备 7 个特性,即完整性、正确性、精确性、可行性、必要性、无歧
义和可验证。
6、 所有对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人统称为涉众。
7、 按照媒介载体进行分类,原型可分为:样板原型和纸上向导原型。
8、 演示原型主要被用在项目启动阶段。
9、 演示原型都是被用来展示用户想象中的系统视图,所以它要能够表现用户界面的重要特
征。
10、如果一个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不清晰的,演示原型也可以被用来展现相应的细节功能
以使用户确信该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11、通常来说,如果用户需求出现了模糊、不清晰、不完整等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特征,就
可以考虑使用原型方法。
12、角色是指原型物件在用户工作中的价值,也就是说它为什么对用户是有用的。
13、外观是指用户对原型物件的具体感觉体验,即用户在使用原型物件时会看到什么、听到
什么和感觉到什么。
14、实现是指原型物件完成功能的细节技术和方法。
15、使用演化式原型方法,在开发时就需要注意原型的健壮性和代码的质量。
16、使用实验式开发方法,需要实现多种技术方案,考察重要的系统的质量属性。
17、选择使用探索式开发方法,需要尽可能地考虑各种不同的设计选项,比较不同选项下的
用户反馈。
18、原型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及早地解决系统开发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软件项目失败
的风险。
19、复杂的工作总会同时存在着正常流程和异常流程,异常流程大多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
理,限定了异常处理的上下文环境,即异常处理具有局部的情景性。
20、文档审查主要获取对象包括相关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硬数据和客户的需求文档。
21、面向目标方法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获取、目标分析(即目标模型的建
立)和目标实现。
22、目标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与目标相关的需求信息,讨论可能的候选解决方案,确
定 终的系统详细需求和解决方案。
23、场景具有重点描述真实世界的特征,它利用情景、行为者之间的交互、事件随时间的演
化等方式来叙述性地描述系统的使用。
24、具体场景,又称为实例场景,是对个别行为者、事件、情节的细节描述。
25、抽象场景,又称为类型场景,是以经验中的类别和抽象概念来描述事实。
26、探索性场景可以用来进行需求获取和需求建模与分析。
27、每个用例是对相关场景集合的叙述性的文本描述,这些场景是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行
为序列,帮助实现用户的目的。
28、用例是场景方法中的一种,是静态的结构化文本描述。
29、在高层的功能需求获取完备之前,用例的产生方式中不允许使用功能分解方式。
30、单个用例描述了系统的功能片段,系统的所有用例基于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建立用例
模型,就可以描述整个系统的功能。
31、原有用例和新建立的抽象用例的关系即为包含关系。
32、在需求工程中,主要产生三类重要的文档:项目前景和范围文档、用户需求文档以及需
求规格说明。用例文档通常被用来代替用户需求文档,起到记录、交流领域信息和用户
期望的作用。
33、需求获取得到的信息和需求开发应该建立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需
求分析就是用来解决这个差距的需求工程活动。
34、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分析模型并创建解决方案。
35、分解将单个复杂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相对更容易的子问题,并掌握各子问题之
间的联系。
36、基于软件构建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模型,用来说明软件逻辑上的构建方式和实现
方式,由于它使用的组元及其关系都是软件的元素,因此它是来自于软件的模型,称为
计算模型。
37、互相之间建立了语义联系的多个模型,集成在一起通常被称为视图。
38、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信息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其中面向对象方法
是目前工业界使用的主流方法。
39、前期需求阶段分析的重点是理解问题世界,因此它关注的是整个问题世界,注重于系统
的环境、开发组织的业务背景、涉众的特征以及目标等等,软件系统只是整个背景下的一个要素。
40、后期需求阶段分析关注的是解系统解决方案的建立,因此它以软件系统为中心,注重于
分析系统的内部功能以及它与环境的互动,是对系统功能的详细信息的分析。
41、需求协商活动既包括对目标冲突的处理,也包括对需求细节冲突的处理。
42、微规格说明被用来描述 DFD 过程分解结构中 底层过程的处理逻辑。
43、DFD 中所有的外部实体联合起来构成了软件系统的外部上下文环境,它们与软件系统
的交互流就是软件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接口,这些接口联合起来定义了软件系统的系统
边界。
44、数据流是指数据的运动,它是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或者系统内两个过程之间的通信形式。
45、DFD 的 0 层图中的每个过程都可以进行分解,被分解的过程称为父过程,分解后产生
的揭示更多细节的 DFD 图称为子图。
46、DFD 的 0 层图通常被用来作为整个系统的功能概图。
47、为了保证 DFD 图的可理解性,0 层图应该被描述的简洁、清晰,所以在描述复杂的系
统时,0 层图中不应出现太过具体的过程和数据存储。
48、DFD 中对 0 层图的过程分解产生的子图称为 1 层图。
49、数据建模建立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是问题域和解系统共享的知识集合,通常能够反映
企业业务的核心知识。
50、ERD 的逻辑实体是对概念实体的细化,拥有完整的特征描述。
51、数据建模中对行为和事件的建模需要是为了了解它们在某些时刻的快照或者运行环境信
息,而不是它们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和达成的效果,所以称这类实体为进程实体。
52、ERD 中属性就是可以对实体进行描述的特征,一系列属性的存在集成起来就可以描述
一个实体的实例。
53、ERD 中属性取值的受限制范围称为域(Domain)。
54、ERD 为实体指定一个属性或多个属性的组合,可以用来唯一地确定和标识每个实例,
这些属性或属性的组合称为实体的标识符,又称为键。
55、通常人们从多个候选键中选择和使用固定的某一个键来进行实例的标识,这个被选中的
候选键被称为主键,没有被选做主键的候选键被称为替代键。
56、只有一个实体参与的关系存在于实体的不同实例之间,称为一元关系,又称为递归关
系。
57、ERD 中被关系影响的实体主要是弱实体和关联实体。
58、用例模型的基本元素有四种:用例、参与者、关系和系统边界。
59、UML 行为模型是用例模型的实现,以更加详细的方式说明用例所描述的系统行为。
60、UML 行为模型的活动图是依据处理流程进行的用例实现。
61、UML 行为模型的交互图通常描述的是单个用例的典型场景。
62、接口需求规格说明文档是对整个系统中需要软、硬件协同实现部分的详细描述。
63、优秀的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应该具备:正确性、无歧义、完备性、一致性、根据重要性和
稳定性分级、可验证、可修改、可跟踪等特性。
64、需求验证常见方法有:需求评审、原型与模拟、测试用例开发、用户手册编制、利用跟
踪关系和自动化分析。
65、评审又被称为同级评审,是指由作者之外的其他人来检查产品问题的方法。
66、需求基线的维护主要包括配置管理和状态维护。
67、需求跟踪是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为基线,在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上,描述需求以及
跟踪需求变化的能力。
68、从需求向后回溯(前向跟踪的两种联系之一)说明软件需求来源于哪些涉众的需要和目
标。
69、后向跟踪是指需求被定义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之后的演化过程。
70、后向跟踪包括两种联系:从需求向前跟踪和回溯到需求的跟踪。
1、需求工程是所有需求处理活动的总和,它包括 ____________ 和需求管理两个部分。
2、软件需求开发用来确定系统需求中应该由软件满足的部分,将其映射为软件行为,产生
____________ 。
3、传统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是从____________转入分析领域的。
4、应用型软件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现人们利用软件的原因(目的),找出需要软件解决的问题,理解应用环境中的领域知识,保证功能的 模拟性 。
5、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并创建解决方案。
6、基线是项目储存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使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变更这个标准。需求开发产生的成果文档,经评审批准,这些文档就定义了开发工作的____________,这个基线在客户和开发人员之间就构筑了计划产品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的一个约定。
7、需求协商活动既包括对目标冲突的处理,也包括对____________冲突的处理。
8、传统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是从_____________转入分析领域的。
9、需求获取得到的信息和需求开发应该建立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______________就是用来解决这个差距的需求工程活动。
10、所有对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人统称为____________。
11、需求工程是所有需求处理活动的总和,它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整合观点、记录需 求并验证其正确性,终反映软件被应用后与其环境互动形成的____________。
12、优秀的需求应该具备 7 个特性,即完整性、正确性、精确性、可行性、必要性、无歧义和____________。
13、软件需求开发用来确定系统需求中应该由软件满足的部分,将其映射为软件行为,产生____________。
14、在需求工程中,主要产生三类重要的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需求规格说明。
15、抽象场景,又称为____________是以经验中的类别和抽象概念来描述事实。
16、每个____________是对相关场景集合的叙述性的文本描述,这些场景是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行为序列,帮助实现用户的目的。
17、具体场景,又称为____________是对个别行为者、事件、情节的细节描述。
18、对象约束语言(OCL)是一种规约语言,它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定义对其它模型元素的约束。
19、顺序图和通信图从不同的侧重点对用例的典型场景进行完全等价的实现。一个更常见的做法是在分析阶段的开始,先开发____________ ,而不是直接考虑对象间的交互图。
20、状态机理论认为,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状态之中。系统在任一状态中都是稳定的,如果没有____________ ,系统会一直持续维持该状态。
1、 传统的需求分析方法都是从____________转入分析领域的。
2、 应用型软件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发现人们利用软件的原因(目的),找出需要软件解
决的问题,理解应用环境中的领域知识,保证功能的____________。
3、 需求工程是所有需求处理活动的总和,它包括____________和需求管理两个部分。
4、 软件需求开发用来确定系统需求中应该由软件满足的部分,将其映射为软件行为,产生
____________。
5、 优秀的需求应该具备 7 个特性,即完整性、正确性、精确性、可行性、必要性、无歧
义和____________。
6、 所有对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人统称为____________。
7、 按照媒介载体进行分类,原型可分为:____________和纸上向导原型。
8、 演示原型主要被用在____________。
9、 演示原型都是被用来展示用户想象中的____________,所以它要能够表现用户界面的重要特
征。
10、如果一个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不清晰的,____________也可以被用来展现相应的细节功能
以使用户确信该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11、通常来说,如果用户需求出现了模糊、不清晰、不完整等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特征,就
可以考虑使用____________方法。
12、____________是指原型物件在用户工作中的价值,也就是说它为什么对用户是有用的。
13、____________是指用户对原型物件的具体感觉体验,即用户在使用原型物件时会看到什么、听到
什么和感觉到什么。
14、____________是指原型物件完成功能的____________和方法。
15、使用演化式原型方法,在开发时就需要注意原型的____________和代码的质量。
16、使用实验式开发方法,需要实现多种技术方案,考察重要的系统的____________。
17、选择使用探索式开发方法,需要尽可能地考虑各种不同的设计选项,比较不同选项下的
____________。
18、原型方法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及早地解决系统开发中的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软件项目失败
的风险。
19、复杂的工作总会同时存在着正常流程和异常流程,异常流程大多是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
理,限定了异常处理的上下文环境,即异常处理具有____________的情景性。
20、文档审查主要获取对象包括相关产品的____________、硬数据和客户的需求文档。
21、面向目标方法的处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目标获取、____________和目标实现。
22、目标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与目标相关的需求信息,讨论可能的候选解决方案,确
定 终的系统____________和解决方案。
23、场景具有重点描述真实世界的特征,它利用情景、____________、事件随时间的演
化等方式来叙述性地描述系统的使用。
24、具体场景,又称为____________,是对个别行为者、事件、情节的细节描述。
25、抽象场景,又称为____________,是以经验中的类别和抽象概念来描述事实。
26、探索性场景可以用来进行需求获取和____________。
27、每个____________是对相关场景集合的叙述性的文本描述,这些场景是用户和系统之间的交互行
为序列,帮助实现用户的目的。
28、用例是场景方法中的一种,是____________的结构化文本描述。
29、在高层的功能需求获取完备之前,用例的产生方式中不允许使用____________方式。
30、单个用例描述了系统的功能片段,系统的所有用例基于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建立____________,就可以描述整个系统的功能。
31、原有用例和新建立的____________的关系即为包含关系。
32、在需求工程中,主要产生三类重要的文档:项目前景和范围文档、用户需求文档以及需
求规格说明。____________通常被用来代替用户需求文档,起到记录、交流领域信息和用户
期望的作用。
33、需求获取得到的信息和需求开发应该建立的软件系统解决方案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____________就是用来解决这个差距的需求工程活动。
34、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并创建解决方案。
35、分解将单个复杂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相对更容易的子问题,并掌握各子问题之
间的____________。
36、基于软件构建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建立的模型,用来说明软件逻辑上的构建方式和实现
方式,由于它使用的组元及其关系都是软件的元素,因此它是来自于软件的模型,称为
____________。
37、互相之间建立了语义联系的多个模型,集成在一起通常被称为____________。
38、需求分析方法主要有:结构化方法、信息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其中____________
是目前工业界使用的主流方法。
39、前期需求阶段分析的重点是理解问题世界,因此它关注的是整个问题世界,注重于系统
的环境、开发组织的业务背景、涉众的特征以及目标等等,软件系统只是整个背景下的一个____________。
40、后期需求阶段分析关注的是解系统解决方案的建立,因此它以软件系统为中心,注重于
分析系统的内部功能以及它与环境的互动,是对____________的详细信息的分析。
41、需求协商活动既包括对目标冲突的处理,也包括对____________冲突的处理。
42、微规格说明被用来描述 DFD 过程分解结构中 底层过程的____________。
43、DFD 中所有的外部实体联合起来构成了软件系统的外部上下文环境,它们与软件系统
的交互流就是软件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的接口,这些接口联合起来定义了软件系统的____________。
44、数据流是指数据的运动,它是系统与其环境之间或者系统内____________之间的通信形式。
45、DFD 的 0 层图中的每个过程都可以进行分解,被分解的过程称为父过程,分解后产生
的揭示更多细节的 DFD 图称为____________。
46、DFD 的 0 层图通常被用来作为整个系统的____________。
47、为了保证 DFD 图的可理解性,0 层图应该被描述的简洁、清晰,所以在描述复杂的系
统时,0 层图中不应出现太过具体的过程和____________。
48、DFD 中对 0 层图的过程分解产生的子图称为 ____________。
49、数据建模建立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是问题域和解系统共享的知识集合,通常能够反映
____________的核心知识。
50、ERD 的逻辑实体是对概念实体的细化,拥有完整的____________。
51、数据建模中对行为和事件的建模需要是为了了解它们在某些时刻的快照或者运行环境信
息,而不是它们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和达成的效果,所以称这类实体为____________。
52、ERD 中属性就是可以对实体进行描述的特征,一系列属性的存在集成起来就可以描述
一个实体的____________。
53、ERD 中属性取值的受限制范围称为____________。
54、ERD 为实体指定一个属性或多个属性的组合,可以用来唯一地确定和标识每个实例,
这些属性或属性的组合称为实体的标识符,又称为____________。
55、通常人们从多个候选键中选择和使用固定的某一个键来进行实例的标识,这个被选中的
候选键被称为____________,没有被选做主键的候选键被称为替代键。
56、只有一个实体参与的关系存在于实体的不同实例之间,称为一元关系,又称为____________。
57、ERD 中被关系影响的实体主要是弱实体和____________。
58、用例模型的基本元素有四种:用例、参与者、关系和____________。
59、UML 行为模型是用例模型的____________,以更加详细的方式说明用例所描述的系统行为。
60、UML 行为模型的活动图是依据____________进行的用例实现。
61、UML 行为模型的交互图通常描述的是单个用例的____________。
62、接口需求规格说明文档是对整个系统中需要软、硬件____________部分的详细描述。
63、优秀的需求规格说明文档应该具备:正确性、无歧义、完备性、一致性、根据重要性和
稳定性分级、____________、可修改、可跟踪等特性。
64、需求验证常见方法有:需求评审、____________、测试用例开发、用户手册编制、利用跟
踪关系和自动化分析。
65、评审又被称为____________,是指由作者之外的其他人来检查产品问题的方法。
66、需求基线的维护主要包括配置管理和____________。
67、需求跟踪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线,在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上,描述需求以及
跟踪需求变化的能力。
68、从需求向后回溯(前向跟踪的两种联系之一)说明软件需求来源于哪些涉众的需要和____________。
69、后向跟踪是指____________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档之后的演化过程。
70、后向跟踪包括两种联系:从需求向前跟踪和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