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尝试通过更复杂的模型(经典的全连接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提升手写数字识别模型训练的准确性。本节我们继续将“横纵式”教学法从横向展开,如 图1 所示,探讨损失函数的优化对模型训练效果的影响。
损失函数是模型优化的目标,用于在众多的参数取值中,识别最理想的取值。损失函数的计算在训练过程的代码中,每一轮模型训练的过程都相同,分如下三步:
在之前的方案中,我们复用了房价预测模型的损失函数-均方误差。从预测效果来看,虽然损失不断下降,模型的预测值逐渐逼近真实值,但模型的最终效果不够理想。究其根本,不同的深度学习任务需要有各自适宜的损失函数。我们以房价预测和手写数字识别两个任务为例,详细剖析其中的缘由如下:
那么,什么是分类任务的合理输出呢?分类任务本质上是“某种特征组合下的分类概率”,下面以一个简单案例说明,如 图2 所示。
在本案例中,医生根据肿瘤大小 x x x作为肿瘤性质 y y y的参考判断(判断的因素有很多,肿瘤大小只是其中之一),那么我们观测到该模型判断的结果是 x x x和 y y y的标签(1为恶性,0为良性)。而这个数据背后的规律是不同大小的肿瘤,属于恶性肿瘤的概率。观测数据是真实规律抽样下的结果,分类模型应该拟合这个真实规律,输出属于该分类标签的概率。
如果模型能输出10个标签的概率,对应真实标签的概率输出尽可能接近100%,而其他标签的概率输出尽可能接近0%,且所有输出概率之和为1。这是一种更合理的假设!与此对应,真实的标签值可以转变成一个10维度的one-hot向量,在对应数字的位置上为1,其余位置为0,比如标签“6”可以转变成[0,0,0,0,0,0,1,0,0,0]。
为了实现上述思路,需要引入Softmax函数,它可以将原始输出转变成对应标签的概率,公式如下,其中 C C C是标签类别个数。
s o f t m a x ( x i ) = e x i ∑ j = 0 N e x j , i = 0 , . . . , C − 1 softmax(x_i) = \frac {e^{x_i}}{\sum_{j=0}^N{e^{x_j}}}, i=0, ..., C-1 softmax(xi)=∑j=0Nexjexi,i=0,...,C−1
从公式的形式可见,每个输出的范围均在0~1之间,且所有输出之和等于1,这是这种变换后可被解释成概率的基本前提。对应到代码上,需要在前向计算中,对全连接网络的输出层增加一个Softmax运算,outputs = F.softmax(outputs)
。
图3 是一个三个标签的分类模型(三分类)使用的Softmax输出层,从中可见原始输出的三个数字3、1、-3,经过Softmax层后转变成加和为1的三个概率值0.88、0.12、0。
上文解释了为何让分类模型的输出拟合概率的原因,但为何偏偏用Softmax函数完成这个职能? 下面以二分类问题(只输出两个标签)进行原理的探讨。
对于二分类问题,使用两个输出接入Softmax作为输出层,等价于使用单一输出接入Sigmoid函数。如 图4 所示,利用两个标签的输出概率之和为1的条件,Softmax输出0.6和0.4两个标签概率,从数学上等价于输出一个标签的概率0.6。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层的模型为 S ( w T x i ) S(w^{T}x_i) S(wTxi), S S S为Sigmoid函数。模型预测为1的概率为 S ( w T x i ) S(w^{T}x_i) S(wTxi),模型预测为0的概率为 1 − S ( w T x i ) 1-S(w^{T}x_i) 1−S(wTxi)。
图5 是肿瘤大小和肿瘤性质的数据图。从图中可发现,往往尺寸越大的肿瘤几乎全部是恶性,尺寸极小的肿瘤几乎全部是良性。只有在中间区域,肿瘤的恶性概率会从0逐渐到1(绿色区域),这种数据的分布是符合多数现实问题的规律。如果我们直接线性拟合,相当于红色的直线,会发现直线的纵轴0-1的区域会拉的很长,而我们期望拟合曲线0-1的区域与真实的分类边界区域重合。那么,观察下Sigmoid的曲线趋势可以满足我们对个问题的一切期望,它的概率变化会集中在一个边界区域,有助于模型提升边界区域的分辨率。
这就类似于公共区域使用的带有恒温装置的热水器温度阀门,如 图6 所示。由于人体适应的水温在34度-42度之间,我们更期望阀门的水温条件集中在这个区域,而不是在0-100度之间线性分布。
在模型输出为分类标签的概率时,直接以标签和概率做比较也不够合理,人们更习惯使用交叉熵误差作为分类问题的损失衡量。
交叉熵损失函数的设计是基于最大似然思想:最大概率得到观察结果的假设是真的。如何理解呢?举个例子来说,如 图7 所示。有两个外形相同的盒子,甲盒中有99个白球,1个蓝球;乙盒中有99个蓝球,1个白球。一次试验取出了一个蓝球,请问这个球应该是从哪个盒子中取出的?
相信大家简单思考后均会得出更可能是从乙盒中取出的,因为从乙盒中取出一个蓝球的概率更高 ( P ( D ∣ h ) ) (P(D|h)) (P(D∣h)),所以观察到一个蓝球更可能是从乙盒中取出的 ( P ( h ∣ D ) ) (P(h|D)) (P(h∣D))。 D D D是观测的数据,即蓝球白球; h h h是模型,即甲盒乙盒。这就是贝叶斯公式所表达的思想:
P ( h ∣ D ) ∝ P ( h ) ⋅ P ( D ∣ h ) P(h|D) ∝ P(h) \cdot P(D|h) P(h∣D)∝P(h)⋅P(D∣h)
依据贝叶斯公式,某二分类模型“生成” n n n个训练样本的概率:
P ( x 1 ) ⋅ S ( w T x 1 ) ⋅ P ( x 2 ) ⋅ ( 1 − S ( w T x 2 ) ) ⋅ … ⋅ P ( x n ) ⋅ S ( w T x n ) P(x_1)\cdot S(w^{T}x_1)\cdot P(x_2)\cdot(1-S(w^{T}x_2))\cdot … \cdot P(x_n)\cdot S(w^{T}x_n) P(x1)⋅S(wTx1)⋅P(x2)⋅(1−S(wTx2))⋅…⋅P(xn)⋅S(wTxn)
说明:
对于二分类问题,模型为 S ( w T x i ) S(w^{T}x_i) S(wTxi), S S S为Sigmoid函数。当 y i y_i yi=1,概率为 S ( w T x i ) S(w^{T}x_i) S(wTxi);当 y i y_i yi=0,概率为 1 − S ( w T x i ) 1-S(w^{T}x_i) 1−S(wTxi)。
经过公式推导,使得上述概率最大等价于最小化交叉熵,得到交叉熵的损失函数。交叉熵的公式如下:
L = − [ ∑ k = 1 n t k log y k + ( 1 − t k ) log ( 1 − y k ) ] L = -[\sum_{k=1}^{n} t_k\log y_k +(1- t_k)\log(1-y_k)] L=−[k=1∑ntklogyk+(1−tk)log(1−yk)]
其中, log \log log表示以 e e e为底数的自然对数。 y k y_k yk代表模型输出, t k t_k tk代表各个标签。 t k t_k tk中只有正确解的标签为1,其余均为0(one-hot表示)。
因此,交叉熵只计算对应着“正确解”标签的输出的自然对数。比如,假设正确标签的索引是“2”,与之对应的神经网络的输出是0.6,则交叉熵误差是 − log 0.6 = 0.51 −\log 0.6 = 0.51 −log0.6=0.51;若“2”对应的输出是0.1,则交叉熵误差为 − log 0.1 = 2.30 −\log 0.1 = 2.30 −log0.1=2.30。由此可见,交叉熵误差的值是由正确标签所对应的输出结果决定的。
自然对数的函数曲线可由如下代码实现。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arange(0.01,1,0.01)
y = np.log(x)
plt.title("y=log(x)")
plt.xlabel("x")
plt.ylabel("y")
plt.plot(x,y)
plt.show()
plt.figure()
如自然对数的图形所示,当 x x x等于1时, y y y为0;随着 x x x向0靠近, y y y逐渐变小。因此,正确解标签对应的输出越大,交叉熵的值越接近0;当输出为1时,交叉熵误差为0。反之,如果正确解标签对应的输出越小,则交叉熵的值越大。
在手写数字识别任务中,仅改动三行代码,就可以将在现有模型的损失函数替换成交叉熵(Cross_entropy)。
在数据处理部分,需要修改标签变量Label的格式,代码如下所示。
#数据处理部分之前的代码,保持不变
import os
import random
import paddl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port gzip
import json
# 创建一个类MnistDataset,继承paddle.io.Dataset 这个类
# MnistDataset的作用和上面load_data()函数的作用相同,均是构建一个迭代器
class MnistDataset(paddle.io.Dataset):
def __init__(self, mode):
datafile = './work/mnist.json.gz'
data = json.load(gzip.open(datafile))
# 读取到的数据区分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
train_set, val_set, eval_set = data
# 数据集相关参数,图片高度IMG_ROWS, 图片宽度IMG_COLS
self.IMG_ROWS = 28
self.IMG_COLS = 28
if mode=='train':
# 获得训练数据集
imgs, labels = train_set[0], train_set[1]
elif mode=='valid':
# 获得验证数据集
imgs, labels = val_set[0], val_set[1]
elif mode=='eval':
# 获得测试数据集
imgs, labels = eval_set[0], eval_set[1]
else:
raise Exception("mode can only be one of ['train', 'valid', 'eval']")
# 校验数据
imgs_length = len(imgs)
assert len(imgs) == len(labels), \
"length of train_imgs({}) should be the same as train_labels({})".format(len(imgs), len(labels))
self.imgs = imgs
self.labels = labels
def __getitem__(self, idx):
# img = np.array(self.imgs[idx]).astype('float32')
# label = np.array(self.labels[idx]).astype('int64')
img = np.reshape(self.imgs[idx], [1, self.IMG_ROWS, self.IMG_COLS]).astype('float32')
label = np.reshape(self.labels[idx], [1]).astype('int64')
return img, label
def __len__(self):
return len(self.imgs)
# 声明数据加载函数,使用训练模式,MnistDataset构建的迭代器每次迭代只返回batch=1的数据
train_dataset = MnistDataset(mode='train')
# 使用paddle.io.DataLoader 定义DataLoader对象用于加载Python生成器产生的数据,
# DataLoader 返回的是一个批次数据迭代器,并且是异步的;
train_loader = paddle.io.DataLoader(train_dataset, batch_size=100, shuffle=True, drop_last=True)
val_dataset = MnistDataset(mode='valid')
val_loader = paddle.io.DataLoader(val_dataset, batch_size=128,drop_last=True)
在网络定义部分,需要修改输出层结构,代码如下所示。
# 定义 SimpleNet 网络结构
import paddle
from paddle.nn import Conv2D, MaxPool2D, Linear
import paddle.nn.functional as F
# 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实现
class MNIST(paddle.nn.Layer):
def __init__(self):
super(MNIST, self).__init__()
# 定义卷积层,输出特征通道out_channels设置为20,卷积核的大小kernel_size为5,卷积步长stride=1,padding=2
self.conv1 = Conv2D(in_channels=1, out_channels=20, kernel_size=5, stride=1, padding=2)
# 定义池化层,池化核的大小kernel_size为2,池化步长为2
self.max_pool1 =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定义卷积层,输出特征通道out_channels设置为20,卷积核的大小kernel_size为5,卷积步长stride=1,padding=2
self.conv2 = Conv2D(in_channels=20, out_channels=20, kernel_size=5, stride=1, padding=2)
# 定义池化层,池化核的大小kernel_size为2,池化步长为2
self.max_pool2 = 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 定义一层全连接层,输出维度是10
self.fc = Linear(in_features=980, out_features=10)
# 定义网络前向计算过程,卷积后紧接着使用池化层,最后使用全连接层计算最终输出
# 卷积层激活函数使用Relu,全连接层激活函数使用softmax
def forward(self, inputs):
x = self.conv1(inputs)
x = F.relu(x)
x = self.max_pool1(x)
x = self.conv2(x)
x = F.relu(x)
x = self.max_pool2(x)
x = paddle.reshape(x, [x.shape[0], 980])
x = self.fc(x)
return x
修改计算损失的函数,从均方误差(常用于回归问题)到交叉熵误差(常用于分类问题),代码如下所示。
def evaluation(model, datasets):
model.eval()
acc_set = list()
for batch_id, data in enumerate(datasets()):
images, labels = data
images = paddle.to_tensor(images)
labels = paddle.to_tensor(labels)
pred = model(images) # 获取预测值
acc = paddle.metric.accuracy(input=pred, label=labels)
acc_set.extend(acc.numpy())
# #计算多个batch的准确率
acc_val_mean = np.array(acc_set).mean()
return acc_val_mean
#仅修改计算损失的函数,从均方误差(常用于回归问题)到交叉熵误差(常用于分类问题)
def train(model):
model.train()
#调用加载数据的函数
# train_loader = load_data('train')
# val_loader = load_data('valid')
opt = paddle.optimizer.SGD(learning_rate=0.01, parameters=model.parameters())
EPOCH_NUM = 10
for epoch_id in range(EPOCH_NUM):
for batch_id, data in enumerate(train_loader()):
#准备数据
images, labels = data
images = paddle.to_tensor(images)
labels = paddle.to_tensor(labels)
#前向计算的过程
predicts = model(images)
#计算损失,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取一个批次样本损失的平均值
loss = F.cross_entropy(predicts, labels)
avg_loss = paddle.mean(loss)
#每训练了200批次的数据,打印下当前Loss的情况
if batch_id % 200 == 0:
print("epoch: {}, batch: {}, loss is: {}".format(epoch_id, batch_id, avg_loss.numpy()))
#后向传播,更新参数的过程
avg_loss.backward()
# 最小化loss,更新参数
opt.step()
# 清除梯度
opt.clear_grad()
# acc_train_mean = evaluation(model, train_loader)
# acc_val_mean = evaluation(model, val_loader)
# print('train_acc: {}, val acc: {}'.format(acc_train_mean, acc_val_mean))
#保存模型参数
paddle.save(model.state_dict(), 'mnist.pdparams')
#创建模型
model = MNIST()
#启动训练过程
train(model)
虽然上述训练过程的损失明显比使用均方误差算法要小,但因为损失函数量纲的变化,我们无法从比较两个不同的Loss得出谁更加优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回归到问题的本质,谁的分类准确率更高来判断。在后面介绍完计算准确率和作图的内容后,读者可以自行测试采用不同损失函数下,模型准确率的高低。
至此,大家阅读论文中常见的一些分类任务模型图就清晰明了,如全连接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在模型的最后阶段,都是使用Softmax进行处理。
由于我们修改了模型的输出格式,因此使用模型做预测时的代码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从模型输出10个标签的概率中选择最大的,将其标签编号输出。
# 读取一张本地的样例图片,转变成模型输入的格式
def load_image(img_path):
# 从img_path中读取图像,并转为灰度图
im = Image.open(img_path).convert('L')
im = im.resize((28, 28), Image.ANTIALIAS)
im = np.array(im).reshape(1, 1, 28, 28).astype(np.float32)
# 图像归一化
im = 1.0 - im / 255.
return im
# 定义预测过程
model = MNIST()
params_file_path = 'mnist.pdparams'
img_path = 'work/example_0.jpg'
# 加载模型参数
param_dict = paddle.load(params_file_path)
model.load_dict(param_dict)
# 灌入数据
model.eval()
tensor_img = load_image(img_path)
#模型反馈10个分类标签的对应概率
results = model(paddle.to_tensor(tensor_img))
#取概率最大的标签作为预测输出
lab = np.argsort(results.numpy())
print("本次预测的数字是: ", la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