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eption模块 GooLeNet网络

GoogLeNet

  这篇文章打算简单总结一下GoogLeNet网络,其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Inception模块 GooLeNet网络_第1张图片

  我放上面这张图只是为了方便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它的结构。我知道这样肯定不太能看清每一层具体细节,因为可以发现,GoogLeNet看起来有非常多且复杂的结构,要是清晰地放在这篇文章里恐怕会占很多篇幅,所以具体、清晰的GoogleNet图可以看这里。

  与VGG、AlexNet等卷积神经网络相比,GoogLeNet绝对是我们见过的层数最多的网络了,它的网络层数有超过100层。

Inception

  我们说GoogLeNet足有100多层,然而从图中可以发现,从左到右,似乎深度并没有到100层。这并不矛盾,我们说神经网络的层数并不一定等同于深度,那么这个网络是如何达到100多层的呢?是通过并行的方式。

  这就在于GoogLeNet中的inception块。我们通过GoogLeNet的网络图,可以发现里面有很多并行的结构。在整理ResNet网络的时候,我们发现网络除了直接送入卷积层之外,还可以额外进行残差边的额外送入,也就是说,同一个数据可以并行地分两条路去走。而GoogLeNet中的inception块就更加“放肆”了:有的进行卷积,有的进行池化,卷积核的大小也有不同,这样开设四条路径(一般来说),然后在输出通道维合并。

Inception模块 GooLeNet网络_第2张图片

  如上图,是早期inception块的基本思路。我们对于某一层的输出,进行四条路径下不同的处理,有1*1卷积、3*3卷积、5*5卷积以及3*3池化等操作,再最终将结果合并到一起。这就是最早期inception块的思路了,理解起来并不难。

  然而,深度神经网络需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我们虽然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融合,但必然会大大增加计算量。还记得1*1卷积的作用吗  ?后面inception块为了减少计算量,在不同通道下都引入了1*1的卷积来减少通道数,从而减少参数量。这就有了下面更加常见的inception块:

Inception模块 GooLeNet网络_第3张图片

  如上图,为了降低算力成本,我们在3*3和 5x5 卷积前都增加了1*1卷积来减少输入卷积层的通道数。这样就可以减少卷积层的参数量了。因为卷积层的参数量为:输入层通道数*输出层通道数*卷积核大小。(这里一定要理解哈,因为输入层通道数决定了卷积核的通道数,输出通道数决定了卷积核的个数)

  因此,虽然我们看似是额外增加了几个1*1的卷积层,然而因为卷积层参数以及各个地方通道数的减少(得益于1*1卷积的大量使用),我们整体的参数量和复杂度是有减少的。整个inception块,也就是四条道路相融合的参数量甚至要少于单纯进行3*3或5*5的卷积!inception的优点之一也就是模型参数小,计算复杂度低。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卷积层,1*1卷积会出现在卷积层之前来及时减少输入的通道数;而对于池化层,1*1卷积是出现在最大池化层之后的。

Inception的通道数和尺寸

  因为inception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虽然输出通道数会因为四个路径相加而比输入通道数多,但是输出尺寸大小和输入尺寸是一样的。即:通过一个inception,高宽不变,通道数改变。

  上图中我还额外标记了padding的大小,一个pad=1,另一个pad=2,这两处padding是本来就有的只不过原图中没显示。因为如果这两处卷积如果不设padding的话,是不可能使尺寸不变的。

  之前在这篇文章(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492824/article/details/123080291)中有过结论:

  卷积核尺寸为3*3,padding=1,步长为1,卷积后尺寸不变
  卷积核尺寸为5*5,padding=2,步长为1,卷积后尺寸不变

  所以图中其实3*3卷积padding是1,5*5卷积padding是2,才可以保持尺寸大小不变,才符合inception块的性质。

  通道数的保留和占比也是有一些说法的,比如对于3*3的卷积,我们认为它更加重要,所以第二条路线我们给他更多的通道数,而5*5的卷积与池化层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所以第三、四条路线我们分别通过5*5和1*1的卷积来将它压缩至较小的通道数。

关于其他inception变种等

  其实inception块在我理解看来就是开启多个不同的“并行路线”,每个路线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特征提取和学习,我们当然也可以让某一个路线直接变成残差边,或者是改变一些卷积核的大小、个数,或者加入BN层等,因此后面对于inception的变种也都是在这些思路上进行了改变。目前inceptionv3以及v4就是做了以上相关的改进,效果还是不错的。

  关于inception我感觉就了解即可,不同版本其实也就是inception模块的一些改变和调整。要想复现GoogLeNet的话,模型构建以及训练起来还是很麻烦很慢的。一方面,是因为GooLeNet不同stage使用inception块的方式也都比较“无厘头”,并且很多通道数的设定也比较玄学;另一方面,虽然我们说inception块可以减少一些参数量,但是架不住它数目太多,因此整体结构还是复杂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AI相关,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