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乡愁摄影作品欣赏——传统建筑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山川地域与气候环境早就不同的地域文化。我国幅员广阔,南北东西跨度极大,因此气候环境与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在民俗文化上面也呈现出多元化风格。

这种多元化的文化风格清晰的体现在各地的建筑形式上。重庆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徽派建筑、内蒙的蒙古包、云南的竹楼、以及客家的土楼等等。都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乡愁摄影作品欣赏——传统建筑篇_第1张图片

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也渗透着千年来人文历史的光辉。因此每一处的建筑不仅在形式上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而不同,在细节纹饰上也受到了不同历史人文的影响。

体现着古老的中国先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思想。下面让我们跟随摄影师的镜头来欣赏各地不同的建筑摄影,体会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1、峨山县双江镇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乡愁摄影作品欣赏——传统建筑篇_第2张图片

梁明飞

照片拍摄于2014年5月,这是一个传统的老旧的街道,近处电线杆上贴的寻人启事作为照片的前景,一下就把思绪拉回了十年前的老家小乡镇。

一位老奶奶走在街道中间,在儿时记忆中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村上的老奶奶,夏日的午后,乡亲们就会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看到这位老奶奶,虽然素未平生,但依然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作者拍摄的角度偏向街道右边,把街道的蜿蜒曲折在照片远处凸显出来,引用了引导线构图,增强了画面的透视感。此外作者在明度上采用了较低的曝光,画面色调比较灰暗,增强了现实感,表达了了沉重的乡愁思念。

2、客家围屋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乡愁摄影作品欣赏——传统建筑篇_第3张图片

万磊

这是一张俯拍图,在画面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围墙内的建筑构造。客家围屋有着鲜明的历史印记,一个围屋就是一个家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家乡的思想印记尤为深刻。

无人机的出现与发展,给摄影带来了一种新的革命。俯拍不用再认为登上高处,或者坐直升飞机这种高成本的拍摄。

有了无人机摄像机在摄像师精准操控下到达建筑上空,或高或低、左右角度都可以随心把控,这是无人机摄影最大的魅力。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乡愁摄影作品欣赏——传统建筑篇_第4张图片

万磊

一栋楼在建造时建筑师会有清晰的空间结构的规划,而摄影师要与几百年前的建筑师达到心灵上的结合,才能精准的展现建筑的特色之处,无人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摄影师可以通过无人机,整体的、立体的去观察一栋建筑,上升、下降、旋转、俯瞰、仰望、平视,感受围屋整体的宏伟与健强,无论面积多大都能够掌握。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乡愁摄影作品欣赏——传统建筑篇_第5张图片

万磊

将镜头从宏观转向微观,来到围屋内部,我们看到的就比较亲切了。堂屋、八仙桌、条几、挂像、钟表、聚会聊天的老人,这些元素或许形式有些细微的差别,但无论天南海北,老家的布置都会大差不离。这大概就是不同文化的同一之处了。

在照片中人物很多,但作者把控的很好,抓拍的也恰到好处。每个人都有表情,一位老奶奶与镜头有一个眼神的交互,充满了慈祥的温情。

3、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为他的艺术审美在所有民居建筑中达到了翘楚级别。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乡愁摄影作品欣赏——传统建筑篇_第6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副照片中,先后运用了对称构图、引导构图,层叠的屋檐具有鲜明的层次感,左右对称的房屋结构,显得非常维稳,远处的绿树点缀其间丰富了画面的颜色。这张照片由于建筑较多,作者拍的是一个由近及远的镜头,要花费较多的力气去保持镜头的平稳与画面的平衡,这并不容易。

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乡愁摄影作品欣赏——传统建筑篇_第7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张照片选取飞檐一角,将向上的飞檐作为画面的主体,完美展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之美。而且作者巧妙设置了绿色前景丰富了画面。作者是由下往上仰拍飞檐,要寻找画面平衡的角度不是很容易。

摄影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建筑的拍摄是构图艺术最好的展现,因为建筑本身是复杂的,是充满艺术感的。所以如何展现建筑的美。是需要摄影师在场景选择,构图运用上,下很大的功夫。

换句话说:建筑摄影是建筑艺术的另一种展现方式,通过构图、相机参数的设置、距离远近的调整、不同角度的选择,来展现人眼看不到或者不注意的建筑之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职业技能,平面设计,机器人,servlet,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