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学深度学习(三十四)——序列模型

文章目录

  • 序列模型
    • 一、什么是序列模型
    • 二、序列模型的统计工具
      • 2.1 自回归模型
      • 1.2 马尔可夫模型
      • 1.3 因果关系
    • 二、马尔科夫假设MLP模型训练
    • 三、模型预测
    • 四、 总结

序列模型

一、什么是序列模型

  想象一下你正在看 Netflix(一个国外的视频网站)上的电影。作为一个很棒的 Netflix 用户,你决定对每一部电影都给出评价。毕竟,一部好的电影值得好电影的称呼,而且你想看更多的好电影,对吧?事实证明,事情并不那么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电影的看法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事实上,心理学家甚至对某些效应起了名字:

  • 锚定(anchoring),基于其他人的意见。例如,奥斯卡颁奖后,受到关注的电影的评分会上升,尽管它还是原来那部电影。这种影响将持续几个月,直到人们忘记了这部电影曾经获得的奖项。结果表明,这种效应会使评分提高半个百分点以上(Wu.Ahmed.Beutel.ea.2017).
  • 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ion),即人类迅速接受并且适应一种更好或者更坏的情况作为新的常态。例如,在看了很多好电影之后,人们期望下一部电影会同样好或者更好。因此,在看过许多精彩的电影之后,即使是一部普通的电影也可能被认为是糟糕的。
  • 季节性(seasonality)。少有观众喜欢在八月看圣诞老人的电影。
  • 有时候,电影会由于导演或演员在制作中的不当行为变得不受欢迎。
  • 有些电影因为其极度糟糕只能成为小众电影。Plan 9 from Outer SpaceTroll 2 就因为这个原因而臭名昭著的。

  简而言之,电影评分决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使用时间动力学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电影推荐 :(Koren.2009) 。当然,序列数据不仅仅是关于电影评分的。下面给出了更多的场景。

  • 在使用应用程序时许多用户都有很强的特定习惯。例如,在学生放学后社交媒体应用更受欢迎。在市场开放时股市交易软件更常用。
  • 预测明天的股价要比填补昨天遗失的股价的更困难,尽管两者都只是估计一个数字。毕竟,先见之明比事后诸葛亮难得多。在统计学中,前者(超出已知观测值的预测)称为 外推(extrapolation),而后者(在现有观测值之间进行估计)称为 内插(interpolation)。
  • 在本质上音乐、语音、文本和视频都是连续的。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序列重排,它们就会失去意义。文本标题“狗咬人”远没有“人咬狗”那么令人惊讶,尽管组成两句话的字完全相同。
  • 地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即大地震发生后,很可能会有几次较小的余震,这些余震比没有强震的余震要大得多。事实上,地震是时空相关的,也就是说,余震通常发生在很短的时间跨度和很近的距离内。
  • 人类之间的互动也是连续的,这可以从推特上的争吵和辩论中看出。

总结:

  1. 时序模型中,当前数据与之前的观察数据是相关的
  2. 自回归模型使用自身过去数据来预测未来
  3. 马尔科夫模型假设当前数据只根最近少数数据相关
  4. 潜变量模型使用潜变量来概括历史信息

二、序列模型的统计工具

  我们需要统计工具和新的深层神经网络结构来处理序列数据。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以下图所示的股票价格(富时100指数)为例。

动手学深度学习(三十四)——序列模型_第1张图片

  让我们用 x t x_t xt 表示价格。即在 时间步(time step) t ∈ Z + t \in \mathbb{Z}^+ tZ+时,我们观察到的价格 x t x_t xt。请注意,对于本文中的序列, t t t 通常是离散的,并随整数或其子集而变化。假设一个交易员想在 t t t 日股市表现良好的,于是通过以下途径预测了 x t x_t xt

x t ∼ P ( x t ∣ x t − 1 , … , x 1 ) . x_t \sim P(x_t \mid x_{t-1}, \ldots, x_1). xtP(xtxt1,,x1).

2.1 自回归模型

  为了实现这一点,交易员可以使用回归模型,比如我们在 线性回归模型。只有一个主要问题:输入 x t − 1 , … , x 1 x_{t-1}, \ldots, x_1 xt1,,x1 的数量因 t t t 而异。也就是说,这个数字将会随着我们遇到的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近似方法来使这个计算变得容易处理。本章后面的大部分内容将围绕着如何有效估计 P ( x t ∣ x t − 1 , … , x 1 ) P(x_t \mid x_{t-1}, \ldots, x_1) P(xtxt1,,x1) 展开。简单地说,它归结为以下两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假设在现实情况下相当长的序列 x t − 1 , … , x 1 x_{t-1}, \ldots, x_1 xt1,,x1 可能是不需要的,因此我们只使用观测序列 x t − 1 , … , x t − τ x_{t-1}, \ldots, x_{t-\tau} xt1,,xtτ,并且满足于时间跨度为 τ \tau τ。现在,获得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对于 t > τ t > \tau t>τ 时参数的数量总是相同的,这就使我们能够训练一个上面提及的深层网络。这种模型被称为 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s),因为它们就是对自己执行回归。

  第二种策略,如下图所示,是保留一些过去观测的总计 h t h_t ht,同时除了预测 x ^ t \hat{x}_t x^t 之外还更新 h t h_t ht。这就产生了估计 x t x_t xt x ^ t = P ( x t ∣ h t ) \hat{x}_t = P(x_t \mid h_{t}) x^t=P(xtht) 的模型,并且更新了 h t = g ( h t − 1 , x t − 1 ) h_t = g(h_{t-1}, x_{t-1}) ht=g(ht1,xt1)。由于 h t h_t ht 从未被观测到,这类模型也被称为 隐变量自回归模型(latent autoregressive models)。

动手学深度学习(三十四)——序列模型_第2张图片

  这两种情况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即如何生成训练数据。一个经典的方法是使用历史观测来预测下一次的观测。显然,我们并不指望时间会停滞不前。然而,一个常见的假设是序列本身的动力学不会改变,虽然特定值 x t x_t xt 可能会改变。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因为新的动力学一定受新数据影响,而我们不可能用目前所掌握的数据来预测新的动力学。统计学家称不变的动力学为 静止的(stationary)。因此,无论我们做什么,整个序列的估计值都将通过以下的方式获得

P ( x 1 , … , x T ) = ∏ t = 1 T P ( x t ∣ x t − 1 , … , x 1 ) . P(x_1, \ldots, x_T) = \prod_{t=1}^T P(x_t \mid x_{t-1}, \ldots, x_1). P(x1,,xT)=t=1TP(xtxt1,,x1).

  注意,如果我们处理离散的对象(如单词),而不是连续的数字,则上述的考虑仍然有效。唯一的差别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分类器而不是回归模型来估计 P ( x t ∣ x t − 1 , … , x 1 ) P(x_t \mid x_{t-1}, \ldots, x_1) P(xtxt1,,x1)

1.2 马尔可夫模型

  回想一下,在自回归模型的逼近方法中,我们使用 x t − 1 , … , x t − τ x_{t-1}, \ldots, x_{t-\tau} xt1,,xtτ 而不是 x t − 1 , … , x 1 x_{t-1}, \ldots, x_1 xt1,,x1 来估计 x t x_t xt。只要这种近似是准确的,我们就说序列满足马尔可夫条件(Markov condition)。特别是,如果 τ = 1 \tau = 1 τ=1,得到一个一阶马尔可夫模型(first-order Markov model), P ( x ) P(x) P(x) 由下式给出:

P ( x 1 , … , x T ) = ∏ t = 1 T P ( x t ∣ x t − 1 )  where  P ( x 1 ∣ x 0 ) = P ( x 1 ) . P(x_1, \ldots, x_T) = \prod_{t=1}^T P(x_t \mid x_{t-1}) \text{ where } P(x_1 \mid x_0) = P(x_1). P(x1,,xT)=t=1TP(xtxt1) where P(x1x0)=P(x1).

  当 x t x_t xt 只假设离散值时,这样的模型特别棒,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动态规划可以沿着马尔可夫链精确地计算结果。例如,我们可以高效地计算 P ( x t + 1 ∣ x t − 1 ) P(x_{t+1} \mid x_{t-1}) P(xt+1xt1)

P ( x t + 1 ∣ x t − 1 ) = ∑ x t P ( x t + 1 , x t , x t − 1 ) P ( x t − 1 ) = ∑ x t P ( x t + 1 ∣ x t , x t − 1 ) P ( x t , x t − 1 ) P ( x t − 1 ) = ∑ x t P ( x t + 1 ∣ x t ) P ( x t ∣ x t − 1 ) \begin{aligned} P(x_{t+1} \mid x_{t-1}) &= \frac{\sum_{x_t} P(x_{t+1}, x_t, x_{t-1})}{P(x_{t-1})}\\ &= \frac{\sum_{x_t} P(x_{t+1} \mid x_t, x_{t-1}) P(x_t, x_{t-1})}{P(x_{t-1})}\\ &= \sum_{x_t} P(x_{t+1} \mid x_t) P(x_t \mid x_{t-1}) \end{aligned} P(xt+1xt1)=P(xt1)xtP(xt+1,xt,xt1)=P(xt1)xtP(xt+1xt,xt1)P(xt,xt1)=xtP(xt+1xt)P(xtxt1)

  利用这一事实,我们只需要考虑过去观察到的非常短的历史: P ( x t + 1 ∣ x t , x t − 1 ) = P ( x t + 1 ∣ x t ) P(x_{t+1} \mid x_t, x_{t-1}) = P(x_{t+1} \mid x_t) P(xt+1xt,xt1)=P(xt+1xt)。详细介绍动态规划超出了本节的范围。控制算法和强化学习算法广泛使用这些工具。

1.3 因果关系

  原则上,倒序展开 P ( x 1 , … , x T ) P(x_1, \ldots, x_T) P(x1,,xT) 无可厚非。毕竟,基于条件概率公式,我们总是可以写出:
P ( x 1 , … , x T ) = ∏ t = T 1 P ( x t ∣ x t + 1 , … , x T ) . P(x_1, \ldots, x_T) = \prod_{t=T}^1 P(x_t \mid x_{t+1}, \ldots, x_T). P(x1,,xT)=t=T1P(xtxt+1,,xT).

  事实上,如果基于一个马尔可夫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反向的条件概率分布。然而,在许多情况下,数据存在一个自然的方向,即在时间上是前进的。很明显,未来的事件不能影响过去。因此,如果我们改变 x t x_t xt,我们可能能够影响 x t + 1 x_{t+1} xt+1 未来发生的事情,但不能影响过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改变 x t x_t xt,基于过去事件的分布不会改变。因此,解释 P ( x t + 1 ∣ x t ) P(x_{t+1} \mid x_t) P(xt+1xt) 应该比解释 P ( x t ∣ x t + 1 ) P(x_t \mid x_{t+1}) P(xtxt+1) 更容易。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某些可加性噪声 ϵ \epsilon ϵ,显然我们可以找到 x t + 1 = f ( x t ) + ϵ x_{t+1} = f(x_t) + \epsilon xt+1=f(xt)+ϵ,而反之则不行 (Hoyer.Janzing.Mooij.ea.2009) 。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这通常是我们有兴趣估计的前进方向。彼得斯等人写的这本书。已经解释了关于这个主题的更多内容 (Peters.Janzing.Scholkopf.2017) 。我们仅仅触及了它的皮毛。


二、马尔科夫假设MLP模型训练

  在回顾了这么多统计工具之后,让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一下。首先,生成一些数据。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使用正弦函数和一些可加性噪声来生成序列数据,时间步为 1 , 2 , … , 1000 1, 2, \ldots, 1000 1,2,,1000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T = 1000
time = torch.arange(1,T+1,dtype=torch.float32)
x = torch.sin(0.01*time)+torch.normal(0,0.2,(T,))
d2l.plot(time,[x],'time','x',xlim=[1,1000],figsize=(6,3))

动手学深度学习(三十四)——序列模型_第3张图片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这样的序列转换为我们的模型可以训练的特征和标签。基于嵌入维度 τ \tau τ,我们将数据映射为 y t = x t y_t = x_t yt=xt x t = [ x t − τ , … , x t − 1 ] \mathbf{x}_t = [x_{t-\tau}, \ldots, x_{t-1}] xt=[xtτ,,xt1]。精明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这比我们提供的数据样本少了 τ \tau τ 个,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历史记录来描述前 τ \tau τ 个数据样本。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序列如果够长就丢弃这几项,或者可以用零填充序列。在这里,我们仅使用前600个“特征-标签”对进行训练

# 将数据映射为数据对,构造输入(996,4),将当前值作为标签,而前面四个值作为当前值的输入
tau = 4 
features = torch.zeros((T-tau,tau))
for i in range(tau):
    features[:,i] = x[i:T-tau+i]
labels = x[tau:].reshape((-1,1))
batch_size, n_train = 16, 600
# 只有前`n_train`个样本用于训练
train_iter = d2l.load_array((features[:n_train], labels[:n_train]),batch_size, is_train=True)

设计一个简单的多层感知机,有两个全连接层,ReLU激活函数和平方损失

# 初始化网络参数
def init_weights(m):
    if type(m) == nn.Linear:
        nn.init.xavier_uniform_(m.weight)

def get_net():
    net = nn.Sequential(nn.Linear(4,10),nn.ReLU(),nn.Linear(10,1))
    net.apply(init_weights)
    return net
def train(net,train_iter,loss,epochs,lr):
    trainer = torch.optim.Adam(net.parameters(),lr)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for X,y in train_iter:
            trainer.zero_grad()
            l = loss(net(X),y)
            l.backward()
            trainer.step()
        print(f'eopoch {epoch + 1},'
              f'loss:{d2l.evaluate_loss(net,train_iter,loss):f}')
net = get_net()
loss = nn.MSELoss()
train(net,train_iter,loss,5,0.01)
eopoch 1,loss:0.064053
eopoch 2,loss:0.056895
eopoch 3,loss:0.056115
eopoch 4,loss:0.057444
eopoch 5,loss:0.056819

三、模型预测

  由于训练损失很小,我们希望模型能够很好地工作。让我们看看这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首先是检查模型对发生在下一个时间步的事情的预测能力有多好,也就是 单步预测(one-step-ahead prediction)。

onestep_preds = net(features) # 将全部数据放进网络进行预测,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时候我们是需要根据预测的结果来进行预测的
d2l.plot(
    [time, time[tau:]],
    [x.detach().numpy(), onestep_preds.detach().numpy()], 'time', 'x',
    legend=['data', '1-step preds'], xlim=[1, 1000], figsize=(6, 3))

动手学深度学习(三十四)——序列模型_第4张图片

  正如我们所料的单步预测效果不错。即使这些预测的时间步超过了 604 604 604n_train + tau),其结果看起来仍然是可信的。然而有一个小问题:如果数据观察序列的时间步只到 604 604 604,那么我们没有期望能够接收到所有提前一步预测的未来输入。相反,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x ^ 605 = f ( x 601 , x 602 , x 603 , x 604 ) , x ^ 606 = f ( x 602 , x 603 , x 604 , x ^ 605 ) , x ^ 607 = f ( x 603 , x 604 , x ^ 605 , x ^ 606 ) , x ^ 608 = f ( x 604 , x ^ 605 , x ^ 606 , x ^ 607 ) , x ^ 609 = f ( x ^ 605 , x ^ 606 , x ^ 607 , x ^ 608 ) , … \hat{x}_{605} = f(x_{601}, x_{602}, x_{603}, x_{604}), \\ \hat{x}_{606} = f(x_{602}, x_{603}, x_{604}, \hat{x}_{605}), \\ \hat{x}_{607} = f(x_{603}, x_{604}, \hat{x}_{605}, \hat{x}_{606}),\\ \hat{x}_{608} = f(x_{604}, \hat{x}_{605}, \hat{x}_{606}, \hat{x}_{607}),\\ \hat{x}_{609} = f(\hat{x}_{605}, \hat{x}_{606}, \hat{x}_{607}, \hat{x}_{608}),\\ \ldots x^605=f(x601,x602,x603,x604),x^606=f(x602,x603,x604,x^605),x^607=f(x603,x604,x^605,x^606),x^608=f(x604,x^605,x^606,x^607),x^609=f(x^605,x^606,x^607,x^608),

  通常,对于直到 x t x_t xt 的观测序列,其在时间步长 x ^ t + k \hat{x}_{t+k} x^t+k 处的预测输出 t + k t+k t+k 被称为 k k k 步预测 k k k-step-ahead-prediction)。由于我们已经观察到了 x 604 x_{604} x604,它领先 k k k 步的预测是 x ^ 604 + k \hat{x}_{604+k} x^604+k。换句话说,我们将不得不使用自己的预测来进行多步预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进行的是否顺利。

multistep_preds = torch.zeros(T)
multistep_preds[:n_train + tau] = x[:n_train + tau]
for i in range(n_train + tau, T):
    multistep_preds[i] = net(multistep_preds[i - tau:i].reshape((1, -1)))
d2l.plot([time, time[tau:], time[n_train + tau:]], [
    x.detach().numpy(),
    onestep_preds.detach().numpy(),
    multistep_preds[n_train + tau:].detach().numpy()], 'time', 'x',
         legend=['data', '1-step preds',
                 'multistep preds'], xlim=[1, 1000], figsize=(6, 3))

动手学深度学习(三十四)——序列模型_第5张图片
  正如上面的例子所示,这是一个巨大的失败。在几个预测步骤之后,预测结果很快就会衰减到一个常数。为什么这个算法效果这么差呢?最终事实是由于错误的累积

  • 假设在步骤 1 1 1 之后,我们积累一些错误 ϵ 1 = ϵ ˉ \epsilon_1 = \bar\epsilon ϵ1=ϵˉ
  • 现在,步骤 2 2 2输入(input)被扰动了 ϵ 1 \epsilon_1 ϵ1,因此积累的误差是依照次序的 ϵ 2 = ϵ ˉ + c ϵ 1 \epsilon_2 = \bar\epsilon + c \epsilon_1 ϵ2=ϵˉ+cϵ1,其中 c c c 为某个常数,后面的预测误差依此类推。所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误差可能会相当快地偏离真实的观测结果。

  例如,未来24小时的天气预报往往相当准确,但超过这一点,准确率就会迅速下降。我们将在本章及以后讨论改进这一点的方法。让我们通过计算 k = 1 , 4 , 16 , 64 k = 1, 4, 16, 64 k=1,4,16,64 的整个序列的预测来更仔细地看一下 k k k 步预测的困难。

max_steps = 64
features = torch.zeros((T - tau - max_steps + 1, tau + max_steps))
# 列 `i` (`i` < `tau`) 是来自 `x` 的观测
# 其时间步从 `i + 1` 到 `i + T - tau - max_steps + 1`
for i in range(tau):
    features[:, i] = x[i:i + T - tau - max_steps + 1]

# 列 `i` (`i` >= `tau`) 是 (`i - tau + 1`)步的预测
# 其时间步从 `i + 1` 到 `i + T - tau - max_steps + 1`
for i in range(tau, tau + max_steps):
    features[:, i] = net(features[:, i - tau:i]).reshape(-1)
steps = (1, 4, 16, 64)
d2l.plot([time[tau + i - 1:T - max_steps + i] for i in steps],
         [features[:, (tau + i - 1)].detach().numpy() for i in steps], 'time',
         'x', legend=[f'{i}-step preds'
                      for i in steps], xlim=[5, 1000], figsize=(6, 3))

动手学深度学习(三十四)——序列模型_第6张图片
  这清楚地说明了当我们试图进一步预测未来时,预测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虽然“ 4 4 4 步预测”看起来仍然不错,但超过这个跨度的任何预测几乎都是无用的。

四、 总结

  • 内插和外推在难度上差别很大。因此,在训练时始终要尊重你所拥有的序列数据的时间顺序,即永远不要训练未来的数据。
  • 序列模型的估计需要专门的统计工具。两种流行的选择是:自回归模型和隐变量自回归模型。
  • 对于因果模型(例如,时间是向前推进的),正向估计通常比反向估计更容易。
  • 对于直到时间步 t t t 的观测序列,其在时间步 t + k t+k t+k 的预测输出是" k k k步预测"。随着我们在预测时间上进一步增加 k k k,会造成误差累积,导致预测质量下降。

你可能感兴趣的:(动手学深度学习:pytorch,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序列模型,马尔科夫MLP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