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web开发的程序员想必对Ajax也不会陌生。现在已经有很多js框架封装了ajax实现,例如JQuery的ajax函数,调用起来非常方便。当然本文不打算讲框架的使用,我们将从Ajax的javascript源码实现开始。
var getXmlHttpRequest = function () {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主流浏览器提供了XMLHttpRequest对象 return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低版本的IE浏览器没有提供XMLHttpRequest对象 //所以必须使用IE浏览器的特定实现ActiveXObject return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var xhr = getXmlHttpRequest();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xhr.status === 200) { //获取成功后执行操作 //数据在xhr.responseText } }; xhr.open("TYPE", "URL", true); xhr.send("");
可以看到,xhr对象是通过onreadystatechange来监听Ajax的最终完成情况,这里也迎来了这次要重点讨论的主角:readyState和status。
readyState是XMLHttpRequest对象的一个属性,用来标识当前XMLHttpRequest对象处于什么状态。
readyState总共有5个状态值,分别为0~4,每个值代表了不同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0 | 未初始化状态:此时,已经创建了一个XMLHttpRequest对象 |
1 | 准备发送状态:此时,已经调用了XMLHttpRequest对象的open方法,并且XMLHttpRequest对象已经准备好将一个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端 |
2 | 已经发送状态:此时,已经通过send方法把一个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端,但是还没有收到一个响应 |
3 | 正在接收状态:此时,已经接收到HTTP响应头部信息,但是消息体部分还没有完全接收到 |
4 | 完成响应状态:此时,已经完成了HTTP响应的接收 |
status是XMLHttpRequest对象的一个属性,表示响应的HTTP状态码。
在HTTP1.1协议下,HTTP状态码总共可分为5大类,如下表所示:
1XX | 服务器收到请求,需要继续处理。例如101状态码,表示服务器将通知客户端使用更高版本的HTTP协议。 |
2XX | 请求成功。例如200状态码,表示请求所希望的响应头或数据体将随此响应返回。 |
3XX | 重定向。例如302状态码,表示临时重定向,请求将包含一个新的URL地址,客户端将对新的地址进行GET请求。 |
4XX | 客户端错误。例如404状态码,表示客户端请求的资源不存在。 |
5XX | 服务器错误。例如500状态码,表示服务器遇到了一个未曾预料的情况,导致了它无法完成响应,一般来说,这个问题会在程序代码出错时出现。 |
为什么onreadystatechange的函数实现要同时判断readyState和status呢?
我们知道 readyState === 4 已经表示了请求响应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后续的status呢?带着问题,我们开始来做一些试验吧。
javascript端的实现代码如下:
var getXmlHttpRequest = function () {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return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return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var xhr = getXmlHttpRequest();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readyState === 4) { alert(xhr.responseText); } }; xhr.open("GET", "/data.aspx", true); xhr.send("");
这个演示DEMO使用ASP.NET Webform框架,现在我们在后台data.aspx做一些手脚,不如让它报错试试!C#代码如下:
public partial class data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row new Exception("Error"); } }
运行javascript代码,提示窗口出现了如下:
服务响应出错了,但还是返回了信息,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打开Fiddler监控,可以看到data.aspx返回的是500响应,但由于只使用readystate做判断,它不理会放回的结果是500还是200,只要响应成功返回了,就执行接下来的javascript代码,结果将造成各种不可预料的错误。所以只使用readyState判断是行不通的。
换另外一个角度想,状态码返回200就表示这次响应是成功的了,那么是不是可以不使用readyState,单独只使用status做判断呢?好,带着问题,继续来做试验吧。
javascript端的代码实现如下:
var getXmlHttpRequest = function () { if (window.XMLHttpRequest) { return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 (window.ActiveXObject) { return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 }; var xhr = getXmlHttpRequest();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if (xhr.status === 200) { alert("readyState=" + xhr.readyState + xhr.responseText); } }; xhr.open("GET", "/data.aspx", true); xhr.send("");
这次将在data.aspx后台做处理,让它只返回一个字符串,实现如下:
public partial class data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Response.Write("Test"); Response.End(); } }
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是不是只要弹出一个写着一行"readyState=4Test"的字符串的提示框,就表示结果成立了?把它跑起来了吧,结果已经就离我们不远了!
事实上,结果却不像预期那样。响应码确实是返回了200,但是总共弹出了3次窗口!第一次是“readyState=2”的窗口,第二次是“readyState=3Test”的窗口,第三次是“readyState=4Test”的窗口。由此,可见onreadystatechange函数的执行不是只在readyState变为4的时候触发的,而是readyState的每次变化都会触发,所以就出现了前面说的那种情况。可见,单独使用status判断也是行不通的。
由上面的试验,我们可以知道判断的时候readyState和status缺一不可。那么readyState和status的先后判断顺序会不会有影响呢?我们可以将status调到前面先判断,代码如 xhr.status === 200 && xhr.readyState === 4。
事实上,这对于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影响的,但是中间的性能就不同了。由上一个试验我们知道,readyState的每次变化都会触发onreadystatechange函数,假如先判断status,那么每次都会多判断一次status的状态。虽然性能上影响甚微,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抱着追求极致代码的想法,把readyState的判断放在前面。
如果你有新的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锋利的JQuery, http状态码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