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系列文章目录

本系列开始于2022.12.25,开始记录三维重建项目课题研究时的学习笔记,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

二、相机标定:张友正标定法

三、特征检测与匹配

四、运动恢复结构法


文章目录

系列文章目录

文章目录

前言

一、相机成像原理

1.1 小孔成像模型 

1.2 三维表达 

二、坐标系以及之间的转换

2.1 世界坐标系转相机坐标系

2.2 相机坐标系转图像坐标系

2.3 图像坐标系转像素坐标系

 2.4 总变换关系表达

总结

参考


前言

        三维重建是要使用二维信息恢复三维信息,而被动视觉方法所使用的二维信息即为图像序列,首先要想从二维到三维,我们首先应建立三维到二维的数学模型,再研究怎样通过已建立的数学模型,来逆向求解。所以本文主要介绍相机成像原理以及世界坐标系、相机坐标系、图像坐标系和像素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建立三维到二维的数学模型,为后面恢复三维信息打下基础。


一、相机成像原理

1.1 小孔成像模型 

        在研究相机成像问题时最常用的相机成像模型为针孔成像也叫小孔成像,其简化相机透镜为一小孔,如下图所示: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1张图片

        但是上图成像为倒像不利于后续研究,所以成像模型就将像面移到了透镜的前方,方便后续的研究,此时的像为正像,并将小孔称为光心: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2张图片

         对于小孔成像模型其忽略了相机的畸变等影响,但是后期可以引用一系列的畸变等参数进行补充小孔成像模型。

1.2 三维表达 

        将小孔成像模型的三维表达如图所示: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3张图片

二、坐标系以及之间的转换

        坐标系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世界坐标系(X_{W}, Y_{W}, Z_{W}):描述目标在真实世界中的位置引入的参考坐标系。

        (2)相机坐标系(X_{C}, Y_{C}, Z_{C}):联系世界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的桥梁,一般取摄像机的光学轴为z轴。
        (3)图像坐标系(x, y):根据投影关系引入,方便进一步得到像素坐标,单位为毫米,坐标原点为摄像机光轴与图像物理坐标系的交点位置。
        (4)像素坐标系(u, v):真正从相机内读到的信息,图像物理坐标的离散化,以像素为单位,坐标原点在左上角。

2.1 世界坐标系转相机坐标系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4张图片

        世界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属于刚体变换,物体不会发生形变,只是坐标系之间进行了平移与旋转。对于这之间的刚性变换(刚性运动),就是对原坐标系乘一旋转矩阵R再加一平移向量T,使得两坐标轴的原点、X轴、Y轴和Z轴重合。

        将一坐标系分别绕其X轴、Y轴和Z轴进行旋转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相应的旋转矩阵。以绕z轴旋转为例: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5张图片

 由此可得: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6张图片

 所以原世界坐标三维点P点坐标转换到相机坐标系如下: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7张图片

 R为3×3矩阵;T为3×1矩阵。

2.2 相机坐标系转图像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转换到相机坐标系是三维坐标之间得转换,而相机坐标系转换为图像坐标系是三维到二维之间得转换。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8张图片

 由图中三角形相似关系可得: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9张图片

        此时,P点坐标已经转换成了p点坐标 ,但是此时的p坐标的单位不是像素pixel,而是mm,下面将进行图像坐标系转换像素坐标系,转换后的坐标单位将变为pixel。

2.3 图像坐标系转像素坐标系

       像素坐标系和图像坐标系在理想情况下都位于同一平面(像面),但二者的单位与原点位置不同。图像坐标系的原点为光轴与像面的交点o,单位为mm;像素坐标系的原点一般定义为图像的左上角Ouv,单位为pixel,一般采用(u,v)来表示u列v行。dx和dy表示每一列和每一行分别代表多少mm,即1pixel=dx mm。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10张图片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11张图片

        但有时由于相机的制造中的问题,图像坐标系和像素坐标系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时就要引入坐标系偏移系数来进行纠正。 对于两坐标系的偏差要求出图像坐标系中p点投影在像素坐标系中的位置。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12张图片

         \theta可以理解为在图像坐标系(x, y)下,像素坐标系横纵坐标轴之间的夹角。理想情况下,两坐标系位于同一平面,则\theta为90°,相机制造时,此方面的问题越小,\theta越趋近于90°。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13张图片

        此部分为在阅读资料时发现,有的资料在相机内参部分有一\gamma参数(下面总表达式中体现),有的则没有,为弄清楚相机内参中此参数的含义,查阅资料得出如上结论。

 2.4 总变换关系表达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14张图片

        此处的\gamma参数可由图像坐标系和像素坐标系偏差部分求出,且上下式中的 f_{y} 不同,为后续表示和计算方便,都表示为 f_{y} 。相机内参K在此处表示为3×4,但是在后续计算中往往会将最后一列省略写为3×3的矩阵。

三、相机畸变(distortion

        以上情况讨论均不包含相机畸变,在这单独讨论。相机畸变原因主要是透镜,所以相机畸变也叫透镜畸变。

        相机畸变产生的位置在理想图像坐标系到实际图像坐标系中,也就是在相机转图像坐标系时。畸变主要分为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还有一些其他畸变比如:薄透镜畸变等等,但由于其他畸变的影响较小,并且较为复杂的畸变模型会影响畸变的分析精度,所以在此仅考虑径向畸变和切向畸变。

3.1 径向畸变(Radial distortion

        产生原因:透镜形状的制造工艺,透镜中心畸变小,边缘畸变大。其中类型又包含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

【三维重建】相机成像及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15张图片

常用r=0处的泰勒级数展开的前几项来近似描述径向畸变:

        其中:k_{1},k_{2},k_{3}为代求畸变参数;(x, y)为畸变前坐标;(x_{corr}, y_{corr})为矫正坐标。r为图像像素点到图像中心点的距离,即r^{2}=x^{2}+y^{2}

3.2 切向畸变(tangential distortion

        产生原因:透镜和CMOS或者CCD的安装位置误差。因此,如果存在切向畸变,一个矩形被投影到成像平面上时,很可能会变成一个梯形。矫正前后的坐标关系为:

        其中:p_{1},p_{2}为代求畸变参数;(x, y)为畸变前坐标;(x_{corr}, y_{corr})为矫正坐标。r为图像像素点到图像中心点的距离,即r^{2}=x^{2}+y^{2}

        所以矫正相机畸变所需要的畸变参数有5个:k_{1},k_{2},k_{3}p_{1},p_{2}


总结

        相机内参和相机外参可以通过标定方法获得,除此之外,标定方法还可以获得相应相机的畸变等参数,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张正友标定法。以上内容为三维重建中坐标系之间转换的相关知识学习笔记。本系列下一步分为张正友标定法,求取相机的内外参数矩阵。

参考

1、http://t.csdn.cn/Dc7Ix

2、http://t.csdn.cn/9L81q

3、http://t.csdn.cn/beTFe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维重建】,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