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计算机基础考试教学,计算机基础大一考试题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摘要】文章结合中职学生现状,以中等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原则为论述内容,提出了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设计上,要将课程目标的学情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后教学反思,以促进课堂的效率,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5-01

一、充分把握课程目标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前提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准确开展学情分析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通过多年的职业教育经历,我认为要做实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功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任课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用心研讨、对症下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上课前充分备课,备课中合理设计,设计前全面分析,分析中注意学情。因为,学情分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设计的优劣。学情分析主要应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准确定位学生原有认知水平。时下,由于受普通高中逐年扩招、高等教育普及化等因素影响,中职学校生源愈发显得参差不齐,中职入学门槛更变得低无可低,通常能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有很多都基础很差,高中考不上,还有的是连初中都没念完,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同时,他们大多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很低,除极少数同学能进行网上聊天和在线游戏外,不少山区学生甚至不会开关机,这要求教学设计必须充分顾全不同水平的学生,使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是充分解读课程基本能力要求。在目前大多中职学校课程规划中,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最终能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能顺利通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操作员考证;二是能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具备较为灵活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尤其是在今后的就业岗位上能熟练地进行相关运用。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准确开展学情分析则应该实事求是,在课堂中事先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可以从下方面着手调查:一是班级学生对学习本课程有无积极性;二是课前已有一定的应用基础的学生占几成;三是学生具体学会了哪些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四是学生期望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哪些知识;五是学生对老师上课有哪些觉得应该改进。

三、大胆创新教学形式是做好教学设计的保障

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大量内容是操作性很强的知识,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原始的板书+讲解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课程需求。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创新性决定了教学的最终效果,创新的教学形式能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讲授幻灯片制作时,我们就不应该一味先讲工具或菜单,而是“反其道而行之”:①首先播放各种精美PPT作品,使学生深受启发,对制出的作品大感兴趣。②然后再将作品应用到的操作知识点、最主要技术做详细讲述,并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方法,使大家一目了然,加深记忆。③让同学上台示范操作,互相取长补短,避免错误。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创新教学形式更应是丰富多彩的。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充分利用任务驱动。作为电脑初学者,也许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神奇功效是盲目的,如在学习Word文字处理时,教师课前精心用Word制作出贺卡、个人简历,杂志报刊等,让学生明确学习Word的目的,初步了解知识点的实用性,并在课程教学中以实例的形式来贯穿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将知识点“消化”掉,这样既掌握了知识点,又会油然而生“成就感”,进而激发求知欲望。

3.2 适时鼓励自主探索。帮助学生用探索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挥,尽量使他们在实践中标新立异,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讲Windows操作系统时,教会学生使用Windows中的画图工具,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画一张自画像,一只耳朵画好后,如何画出同样大小的另一只耳朵?在学生犯愁时再教如何复制,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使其轻松学会复制、剪切、粘贴等一些重要的操作。

3.3 积极引导 “互帮”“互补”。现在的学生极具表现力,思想活跃,活泼开朗,能大方展示自我。只要老师提供舞台,一般很乐意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因此,可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将一些教学内容独立抽出来,由学生自行组织讨论或演示。当学生遇到自己懂而别人不懂的知识点,他们通过自己的展示充分取得了成就感,同时也帮助其它同学以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作用进行了更有效的知识传播;当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识也能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使自己在展示过程中能有所突破,间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4 适当引入课外知识。 课本知识的学习最终归宿仍然是出身社会的具体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尤其是办公自动化章节的内容是学生将来铁定涉及的范畴。为了他们学有所用,如在计算机基础最后一章Fireworks图形处理知识章节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给商场设计海报的活动,让学生们利用周末自己到超市收集打折信息,上网收集超市商品的图片素材,根据自身观察以往海报的形式,结合自己的创新,共同制作出一套商场店庆活动宣传海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在也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学会模仿,还要学会去创新;既要学会课本上知识点,还要会运用于实际生活。

四、细致开展教学反思是做好教学设计的补充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良好的教学设计需要深入细致地开展教学反思,因为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再学习活动,它可以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内容包括:教学中的精彩场面、教学中的失误之处,课堂中学生的反应等,并以此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中等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做到充分把握课程目标,准确开展学情分析,大胆创新教学形式,细致开展教学反思。它要求任课教师通过耐心细致的调查分析、全面深入的知识梳理、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务实进取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学有所获,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校计算机基础考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