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之上,人总是越成功越自信,越自信也越自大,渐渐会形成一种“因为我成功了所以我这样做是对的”路径依赖。可也许正是那些帮你取得眼前成就的做法,是你取得更大成功的阻碍。
从《领导力精进》中我选取了部分我个人很讨厌的职场习惯,自我检视一番,也不免自惭形愧。
一:求胜欲太强
做什么事都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都想打败对方,无论这是否有必要。当胜负变得至关重要时,我们自然想成为赢家,奥运会原旨就是鼓励竞争尽可能争取胜利,你不是去那交友的,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反而是一种失职。可当事情无足轻重时,我们还是想成为赢家,有时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当你参加一个工作会议时,你希望所有人都能接受你的建议;当你在跟恋人讨论一件事情时,你一定要占据上风;当你参加读书沙龙时,一定要证明自己观点比别人正确;你总想成为屋子里最聪明的那个人,这是有什么毛病吗?
每当有人向我们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我们表示同意,但随后又提出自己的看法时;当别人在说一件事情,我们却不耐烦点头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用身体语言告诉对方,“你所说的我早就知道了!”,我们都是在向别人传达一个信息:哼,我可比你懂得多!
你的内心戏也许是这样的:“你可能以为你说的非常重要,以为我不知道这些事,可你完全不了解我,不知道我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我根本不需要听你说这些,你纯粹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瞧瞧,这种生物本能的冲动有时是多么讨厌。对于领导者来说处处要和下属争胜,这本身就不是个好问题。如果你总是对的,那就是下属无能,你就是公司的天花板,如果他们是对的却被压制就是公司的悲哀。求胜是一种自信还是一种自卑?是一种聪明还是一种愚蠢?只有我们从未夺得过奥运金牌时才会那么在乎一块奖牌的输赢。
聪明的人懂得激励周围的人,而一味吹嘘自己有多聪明的人,则只会让你周围的人对你敬而远之。
二:过于强调自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将其定义为“自己风格”。无论是好是坏,我们都会觉得那是我们自己特定的风格,难以改变。
打个比方,我们可能总是忘记回别人电话。无论是因为我们只是缺乏礼貌,或者是因为我们相信如果对方真的有要紧事、一定会主动再次给我们打过来,当我们没给对方回电话的时候,我们总是会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嘿,这就是我的做事风格,没办法。”要想改变这一点,你首先必须学会直面内心最深处那个最真实的自我。
打个比方,如果不是一位积习难改的拖延症患者,总是耽误别人的时间,破坏别人的日程,你会解释会那就是你的风格,很难改变。尤其你其他方面还不错的时候,你更会以此当作理所当然。
你总是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做法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你会坚持你的风格就是如此,很难改变。你会很容易把自己的坏习惯固定化,并认为这只是你的个性特点,是你的个人风格。这种对自己真实本性的盲目忠诚,这种过于强调个人风格的做法,是行为改变过程中最难以克服的障碍。越成功的人越如此。
所以,跳出来,回望你一眼。
三:不懂得表示认可
当有人对整个团队作出了贡献,而你却没能表示适当的认可时,你的行为不仅对那些作出贡献的人不公平,而且会大大降低他们完成工作之后的成就感。
大部分人不认可别人的理由,可能是“我太忙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这没什么值得夸奖的。”“我从来没有意识到一句赞赏对他们有那么重要。”
因为大多数人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如果一名成功人士想成为领导者,他首先必须学会把关注的重点,从自己转移到周围的人身上。
任何人想要把工作做得出色而不仅仅是差强人意,其工作的价值都要被认可,只靠金钱是无法驱动一个人超出期望的。
四:拒绝道歉
当你觉得错在自己,内心对某人有所愧疚时,一句简单而又真诚的“对不起”会顿时让你感觉好起来。可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道歉可能会让人们有一种落败感(而成功人士通常都有一种强烈到近乎非理性的求胜欲。)
可能是我们觉得,请求别人的原谅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觉得,道歉会削弱我们的权力感。(其实恰恰相反)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拒绝道歉都会在职场带来不好的影响。当你的某位朋友做了一件伤害你的事情,但又拒绝向你道歉的时候,你的感觉会有多糟糕。
如果你回忆一下生活中那些破碎的关系,我相信,其中很多都是因为你们当中的某一方没有足够的勇气向对方道歉而导致的。
那些在工作当中拒绝道歉的人,实际上是在告诉你周围的人:“我才不关心你的感受呢!”
讽刺地是,那些让我们不愿道歉的恐惧心理——比如害怕失败,害怕承认自己的错误,害怕失去权力感——都会在你说出“对不起”3个字的时候消失,就在你坦然地跟对方说一句“对不起”的那一瞬间,对方立刻就会变成你的盟友,甚至你的伙伴。
道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让所有的人都忘记过去,当你向一个人表示歉意的时候,你是在告诉对方:“我无法改变过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为我所做的一切表示歉意。非常抱歉,我的做法伤害了你。我不会找任何借口,但我以后一定会有所改进。如果你有什么建议,请直接告诉我。”
理查德.克拉克是美国白宫反恐怖专家,9.11发生后,面对9.11委员会的质询,他所有的言词都抵不过一句话,“你们的政府让你们失望了,那些本应该保护你们的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我让你们失望了。”
所以面对错误,道歉,然后闭上嘴巴,保持沉默。
五:不懂得聆听
你肯定感受过自己发言被别人打断的时候,如果你也曾打断别人,请自省。当你没有耐心聆听对方的时候,你是在传达“我已经知道你所说的了”,“我不想跟你废话,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你正在读一本书,或看电视,这时你老婆在旁边跟你讲话。突然之间,你听到对方说:“你并没有在听我讲话。”你抬起头来,说:“不,我在听。”然后你平静地重复一遍对方刚刚说过的化,以此来证明:你的确是在听对方讲话,所以你老婆的判断是错误的。
聆听需要极大的自制力,尤其是当你听到一些让自己反感的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只会在内心盘算着怎么驳斥这个混蛋,你说听到了,其实你并没有。在聆听对方的过程中,仅仅支起耳朵是不够的,你还要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全心全意地聆听。
怎么样让对方感觉到你在全心全意聆听他呢?有一个心法:让对方感觉到他是房间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你所有的注意力都给到了他。比尔.克林顿在这方面是个行家。不管你是一位州长还是一名普通人,当你跟克林顿交谈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好像房间里只有你一个人。你能清楚地感觉到他的每一根神经,他的目光和身体语言,都在为你而存在,你会感觉到他整个人完全锁定在跟你的谈话上了。他的一举一动都让你感觉到,你才是这个房间里最重要的人——而不是他。
这个方法在《巨人的工具》中也介绍过,作者曾采访一位极富效率的成功人士,他们就发现,这位商人当要和作者谈话时,会把手机静音放在桌子远端,合上电脑,身体前倾,他眼睛的注意力全部在作者身上,他对每个人都是如此,都会让那个人感觉到所有注意力都在他们身上,这也是这位商人高效率的原因。
六:总喜欢找借口
每当你告诉别人,“非常抱歉,我迟到了,路上实在太堵了”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说完“非常抱歉”之后,立刻闭上嘴巴。
当你无法准时给客户交付时,不要总想着解释理由,而是迅速思考怎么把项目拉回主线的措施。当你那么说时,你内心其实并不认同那是你的问题,它不够真诚也自然不会让对方接受。
找借口的另一种方式是把过错归咎于自己“与生俱来”的特质,比如“我这人脾气就是不好”、“我这人总是缺乏耐心”、“我就是有拖延症,我想我这辈子是改不了了。”
很多人会给自己定型或贴标签,这样就可以把错归咎于那些自己也无力改变的事物了,也就逃脱了自我的愧疚与需要努力做出改观的责任了。这正是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里所反对的,我在男儿当自强里曾阐明过,不再赘述。
七:总喜欢点评别人
对于那些总是主持大局的人,习惯了自上而下的管理风格,总是要对别人的行为指手画脚。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位CEO,我向你提出了一个你觉得很好的创意,但你却并没有拍拍我的后背,然后夸奖我一番,相反,你会说:“很好,不过如果你能......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问题是,当你这样说的时候,你可能只是在我的创意基础上改进了5%,但却把我的积极性降低了10%。
是的,下次我就懒得建言了。任何一种期望比如大部分公司都推崇开放、鼓励员工发出不同的声音、敢去挑战群体思维和现状,如果后来他们都不那么做了都是因为他们第一次曾这么做的时候没有被重视或兑现。
这七种坏习惯并不是说你一个都不能有,或全部是坏的,人非完人,只是在目前阶段你最令同事不喜欢的是哪些,在你的行业你的公司中哪些对你当前负面影响是最大的?识别出来,坦诚接受,邀请同事帮你一起做出改变,然后闭嘴,静待好的结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