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仪式感

前几天,收到一个前下属单位女士的邀请函,制作得非常精美,用英文写的,内容我却一下子看不明白,大意是说要搞一个聚会。主题是“the second 20th”,中文应为“第二个20岁”。询问一番才知道是女主人的40岁生日,她把40解读为“第二个20”。

聚会是在深圳东部海边的高山上,那里有一片20多年前建成的豪华别墅区,据说价格不菲。因为山上生活太不方便,买一点小东西都要驱车10公里,当年有钱人买下来后难以在山上生活,后都变成了民宿。

但环境确实让人惊艳,山很高,视野开阔,别墅的占地面积极大,周围一片绿色草坪。一栋别墅就足以举办一场中等规模的浪漫婚礼。别墅是白色调子的,大厅里还有白色的三角钢琴,以及精致的家具,墙上挂着现代绘画。聚会就在草坪上举行,桌面铺着亚麻白桌布,餐具和酒杯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那天晚上,聚会气氛活跃而温馨,互动感很强,很多人都说了话,很多话都很有趣味。整个聚会期间,旁边有一个能唱各种中英文歌曲的女歌手,边弹吉他边唱,声音悠扬。酒过三巡后大家都争相抢麦,热闹非凡。

受到浪漫温馨氛围的感染,我在祝酒时说,我理解,女主人强调20岁,不是避讳,更是希望自己永远以20为单位活着,所以这个主题也是大家的。我理解,女主人有一种愿景:大家都永远生活在最好的年华。

聚会当然是极其成功的,这让我感慨:人生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

仪式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宣誓让我们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升旗礼加强我们的国家观念,过年让我们在春播之前迎新,婚礼让异性的同居得到社会见证而合法,葬礼让我们体面地送走逝者,等等。这些仪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体现了教化、社会规范和民俗习惯的特征。

但仪式和仪式感是两回事。后者体现了参与者认同程度的高低和内心情感的强度。你可以参加仪式而没感到仪式感,你也可以赋予某个活动仪式感。情人节有人用青菜代替鲜花,仪式感就丧失了。同样一种仪式,不同的人可以投入不一样的情感,赋予其特殊意义。同样是过生日,我最多是到外面吃一顿大餐,而我的女同事却可以用十倍的预算和精力去策划一个不同凡响的活动,提醒自己永远生活在20岁的心态中,让生命充满青春能量。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因此人们除了“被参与”一些社会公认的仪式外,也会自创一些有仪式感的活动。有这样一个著名外籍华裔女作家的故事:作家不用朝九晚五,工作场所通常是在家里,因此总穿家居服,也不化妆施粉黛。时间久了,丈夫不免有些想法。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每个作为丈夫的,都喜欢看到妻子最美的样子,在家就可以随便邋遢、不化妆吗?从此以后,她每天在丈夫下班前都精致化妆,穿漂亮的衣裳,迎接丈夫。这个慢慢就形成习惯,坚持几十年,夫妻的感情越来越浓。

如果说这个女作家是创造仪式感让丈夫欣赏的话,美国纽约有一个作家则纯粹是自己演给自己看。这个作家已经80多岁,功成名就,家里也很豪华舒适,但他每天都穿西装打领带准点到闹市区的一个小房间写作,下午准时下班。

看到这个故事我就不禁想起我自己。以前上班的时候天天都要穿正装和皮鞋,衬衣一周熨一次,每天都换。到了休息日就刻意穿宽松的休闲服。工作日和假期形成强烈对比,上班的庄重感和下班的轻松感分明,到了假日,哪怕是双休日幸福感都很强。退休后,尤其是疫情发生后,我已经很久没有穿正装了。所以,只要过去的同事召集聚会,我都会认真地穿戴一番,重温上班的感觉。

据说在疫情期间遭遇隔离,防止自己产生心理危机的一个办法,就是制定一个时间表,包括紧张地工作、轻松地读书、适度的运动,并大体上按照时间表实施,开始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自律,但几天后就会形成习惯,日子就很容易熬过去。可见仪式感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于是想起古人的老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生要有张有弛,该认真的时候认真,该悠闲的时候悠闲,才能保持平衡、有益身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