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

——记参加展示课《群文阅读与口语交际——劝说》《一本书的发现之旅》有感       

                            熊思敏/文  2019.5.17

        一、 磨砺雕琢追精品

      (一) 谈起源。 《群文阅读与口语交际——劝说》这篇课例是我第五次执教,设计灵感来源于坐 标南京时分别听过低、高年级两节的以“群文阅读融合写作”为策略的课。观课听课后,我在思考:言语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我以为可以将“群文阅读与口语交际”融合一起,降低儿童学习的难度。故此,有了本节课的雏形。

    (二) 谈磨课。 1.变换篇目。原始蓝本的篇目其实跟现在的是有出入的,请看下表:

      在头两次的执教中,我和学员伙伴发现《三个和尚》篇章长,不符合低年段的学 情,再者三个和尚名字会混淆,说着说着,老师自己也乱套了。因此才变换了篇章三。

      2.预设回答。在每一次的试教中,我们发现孩子的回答都是千奇百怪,层出不穷 的。就以下片段实录为例吧:  

      师:暑假快要结束了,苏西到现在都没有完成作业。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向好朋友佩琪求救。她是这样跟佩琪说的:“佩琪,这是我新买的玩具,你想要吗?只要你借暑假作业给我抄一抄,就可以了。”     

      预设回答1:好吧。(师:是啊,你告诉老师,你是不是想到更好的办法劝告苏西了呢?哪个小朋友想到啦。)

      预设回答2:不可以,因为……(师:你真会劝,你真明事理!)

      预设回答3:我会跟她说我现在有事,晚点借给她。(师:你肯定是想拖延时间,让她完成作业)

        预设回答4:我会故意给她抄错误的。(师:你是想给她一点教训,是吧?)

      从以上的预设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回答你有时候是意想不到的,所以我们要做多方案的准备。每一次的磨课,你也许会发现更多的精彩答案,这就是我们打磨课堂最大的收获。

    (三) 谈思考。 本节课更确切地来说,不能算是展示课,而更应该是一节研讨课。因为笔者还是处于一个实践和摸索的过程。下面借此机会,谈谈我对本节课在研究过程中一点浅薄的想法:

    第一,关于取材的选择。按教学达到预设的目标,针对年段的特点,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题材,篇章不宜过长,尽量选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本节课故事一选的是部编二上的童话故事《寒号鸟》、故事二选的是古诗《明日歌》、故事三是人教版二下园地的成语故事《闻鸡起舞》。三篇文章的文体各不相同,希望学生潜移默化中去感受不同文体。

      第二,关于训练的提取。按教学达到的预设目标,根据群文阅读的基本课型,进行提取所需。依据群文阅读课型分类的四个标准,依据“学生群文阅读实践的展开”方式,同时考虑到当下语文教育以及语文教师可以接受的方式,大体把群文阅读课型分为三大学习任务,九个具体课型,如下:

      而本节课是属于思想激活式,虽然它是读写共课类,但读说共课是前提。本节课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同一话题提供多元的认知角度,多个文本可以基于同一话题提供丰富的言语质料,从而改变学生在写作或说话时无话可写和无话可说的窘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他们从无话可说到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寒号鸟》提取的训练点是句式训练,让学生模仿说;《明日歌》提取训练点的是最关键的一句诗,让学生尝试背;《闻鸡起舞》提取的训练点是故事大意,让学生知道大意即可。故事间的训练点要有递进,要有做到在巩固上一个训练点的基础上再展开教授第二个训练点。

      第三,关于群文的融合。三个训练点分别是从三篇不同文章而选取出来的,可以说三篇文章都具有一组相同的话题,但在内容或见解上有很大的差别,能够带来思想的张力。把三个训练点融合在最后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中,教学要呈现层次性,先让学生学会表达如何有理劝说对方,而后从中培养学生要珍惜时间,不要得过且过的德育思想。

      如此,依托群文阅读,教方法,学方法,让学生提升口语交际的语用能力,这就是群文阅读与口语交际的深度融合。

    (四) 谈反思。 在临阵磨枪的最后一课,笔者不断提醒自己三个关键要素:第一,让儿童站在最中 央。摒弃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听学生的想法,察学生的思维,解学生疑惑,一切注意只放孩子身上。以往上课的不同之处是,太看重同行的看法,想尽快走完流程。其实那是虚假繁华的课堂,这不是属于儿童该有的课本。今天,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重大的改变,我还特别创设了“问课”的环节,原因是我想真正地去测试一下这节课,在孩子心目中有什么看法,因为我们课堂服务的对象就是他们,他们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著名特接于永正老师曾在《教海漫记》中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而不是学生配合老师”。孩子在课堂上出错才是正常的,出了叉子才能真正考验一个老师引导的功力,这样才能实现“双赢”,才能教学相长。所以,我开始不太害怕出叉子了;第二,让语言精准简易不赘余。语文老师最常犯的通病,不是不会说,而是说太多。之前曾经对自己的课尝试过做教学实录,一做就发现不得了,原来自己说了太多无关紧要的话,表现出爱重复学生的答案、语言细碎不集中、发问无效、过于随意等问题。所以在课前,笔者特别强调自己不要有过多赘余的课堂外的语言,虽说不能完全做到精炼,但至少跟之前比,我觉得自己这一点还是有进步的;第三,让自我语速放慢兼沉稳。以往为了走流程,不会讲课,不会说话,每次上课、评课都是“机关枪”一样,让他人听起来抓不到重点,感觉有审美疲劳。本节课,我特意把速度放慢,站如松,行如棉,不放荡自己的声量。     

      那这节课还有么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呢?笔者认为是有的。以下困惑还是需要我慢慢去沉淀击破的。那就是应当更VR场景。VR是当下的热点词,意指虚拟现实。南京师大魏本亚教授认为:要培养儿童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要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学语言,并且会用语言。但笔者在创设佩琪劝说苏西的这个情景中,我发现自己提供的三个语言支架过于生硬,没有关注真实的当下回答。比如以下这个教学片断。

      师:暑假快要到了,苏西到现在都没有完成作业。于是她想到一个好办法跟佩琪求救,她跟佩琪说“佩琪,这是我新买的玩具,你想要吗?只要你借暑假作业给我抄一抄,就 可以了。”假如你是佩琪,你会怎么回答她? 

      生:小苏西,对不起,我不能这样做。而且《闻鸡起舞》的故事也提醒过我们只有珍惜时间,才能有所进步。

      分析:以上片断看似没有问题,也能运用到老师刚刚所教的知识。但是如果按正常的说话方式,我们应该是这样回答的:“小苏西,对不起了。你还是快做作业吧。其实你不应该这样子的,你听过一个《闻鸡起舞》的故事吗?它提醒过我们只有珍惜时间,才能有所进步。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做吧。”真实的VR,我想应该这样的劝说才会更真实更自然,所以我以为最后三个语言的支架还要再细细琢磨。归根到底,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没有定位好“劝说”这个主题,反而为了追求群文阅读的策略而模糊了焦点。“如果遇到另外的事情,我怎么劝?”这才是孩子应该在实际运用中掌握的方法,学会运用方法来让双方达成共识,这才是“劝说”的根本。作为教者,更应关注的是教会学生劝说的一个模板,让学生说话有支架,具条理。而群文阅读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和策略,不能欲盖弥彰,喧宾夺主了。纵然要教劝告的方法,但千万要切记进行感性化教学,即做到心中有知识,口里无术语。

      二、观赏寻思学绘本

      对于曹海鹰老师执教的绘本《一本书的发现之旅》,给笔者引发了一场有趣的头脑风暴。在此,我以“吸收与表达”的原则来谈谈对本节课的一点感想吧。

    (一) 我的“吸收”。

      学习她的评价用语。在曹老师执教的本节课中,我非常欣赏她的评价语,丰富而实在, 朴素而向上。现在让我们一齐重温一最深刻的几句吧:“你的发现很有意思”、“表达很流畅”、“你们不仅是天生的画家,还是天真的小作家”。瞧,完全没有重复,却表扬到了实处。  

      学习她的情境创设。在这方面,曹老师处理得非常细腻,而且VR效果逼真。比如:学贝琳达跳芭蕾,学评委喊暂停并遮眼。这些细节都把学生带到了真实场景,让学生能换位思考、换位感受。 学习她的教学规则。本节课的绘本符合统编版三年级所关注的“想象”,相应类似的课文如《我变成一棵树》、《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等,这些都是同类的主题,都需要关注想象和预测。

      学习她的注重表达。在本节课中,曹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言语表达,比如:给书起名、跟贝琳达打招呼、用“一……就……”表达评委们的动作、猜测贝琳达的心理活动、猜测评委们的语言、你会怎样设计一幅画来表达贝琳达的难过、任务单等。整节课下来都注重儿童的思维发散和言语逻辑的训练。

    (二) 我的“输出”。 与此同时,这节课让笔者能沉淀下来思考一个问题——绘本怎么教?于是我翻阅了浙 江特级教师周一贯编写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中的“绘本可以这样教”,笔者摘录了中间比较重要的技巧,在此跟大家分享:

      1.“绘本也称图画书,它由两种媒介组成:一是文字媒介,二是绘画媒介。这两种媒介结合起来表现某个主题。这两种媒介在表意功能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绘画的长处恰恰师文字的短处,而文字的长处往往是绘画的短处。两者结合,取长补短。”而曹老师所带来的绘本也正体现出这种特性。比如在评委们看到贝琳达大脚丫这一幕,文字所不能表达的是评委们的表情、神态等反应,而绘画不能表达出的是当下场面的故事去向,然而两者却很好地结合一起,并诠释出来了。

      2.“一个好的绘本往往有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的故事,一个是绘画讲的故事,还有一个故事呢,就是需要读者来构建的。”那我们反观一下本节课,有没有读者所创造的故事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孩子们都能通过自己的想象来猜想故事的大逆转和趋向。从孩子们的反馈中,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的确达到了这个要求——读者构建第三个故事。在这节课,曹老师采取的策略是“续写”。可是,如果换一种策略改为“扩写”,那就更精彩了。我们都知道教绘本,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隐形目标——推荐儿童去读这本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应该保持一种神秘感。如果把学生的思维都引导了故事大逆转或者说把这本绘本都教完了,孩子课下还会去细细看这本书吗?我想答案是显然易见的。因此,我以为如果在“评委们赶贝琳达下场”的这一幕这里展开扩写,想象贝琳达的心理、动作又或者是贝琳达在这样的打击下,她会受到哪里心理伤害,又会做出哪些符合心理的行为等等,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想象,继而统整信息,并记录下来。待学生分享完答案后,却告诉孩子结果却是相反的,那后来会怎样呢?请孩子们回家自行阅读。我想,这样后续的劲头可能产生的阅读欲望会更大。

        3.“儿童文学教学,只有对作品进行形式分析,才能深入到它那独有的语言世界,发现这种独有的形式与作品思想或情感内容的关系。”对此,我发现到本节课的立足点在于想象力的培养。但这只是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哪些方法和策略来表现这一目标才是至关重要的。文学是虚构的,想象是一种能力,切勿不能让学生在学会一节后,它的想象依然还停留在信马由缰、天马行空的水平,要真正教会学生一种带得走的能力,因此我以为要“教学循法度,遵路识斯真”,切勿碎片化教学,要拿捏好想象的方法和切入点,教学才会有聚焦。 

      有瑕疵的课才是有价值的课,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改进的空间和思考的机会,所以笔者认为以上两节课都是好课,也特别关注来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哪,至少给大家看到了教学的走向——注重培养孩子带得走的能力。故此,用习近平总书记评论“一带一路”时的一句话总结: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以上是笔者对两节课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还望引发大家有趣的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而不同 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