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到的鲁迅

鲁迅图

初知鲁迅,是在小学四年级时,那时我刚刚从村里转到县小学。但却并未真正的了解过这是个什么人,只知道是个著名作家,大文豪,也不理解这些名称是什么东西,不过能感觉到就是很厉害很厉害的意思!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不明觉厉”吧。在新的小学里,我遇到了对自己启蒙很大的语文老师,也是她把我带入了鲁迅的世界,也算是初识鲁迅先生吧。

最初读到的他的作品都是在课本上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故乡》、《社戏》和《风筝》这三篇,也是小学在课本上学了之后唯一记在心里的三篇鲁迅先生的作品,大概还记得的还有两篇,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祝福》,但那感觉是跟前三篇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我想大概是:《故乡》、《社戏》和《风筝》里边所描述的生活事物是与童年相关的,作为一个孩子那时的我只记得里边描写的一些事情是我在村里农村中亲历过的,所以自然是忘不了的。比如:《故乡》中冬天捕鸟,扎猹,与好友的分别等情景;《社戏》里边描写的呼朋引伴到别村去看戏(电影)、跑到野外去烤东西吃(文中写的是看戏回来的路上去烤罗汉豆的);《风筝》里写着放风筝的自是不用交代了,大都是玩过的;这些情景我都似曾相识,又及其的熟悉。读的时候不觉心生欢喜,也许就这样将先生埋在心里边了吧!

后来上了初中,跟同班的好友有相互聊过对鲁迅先生的看法,因为我们关系是要好极的,(哪怕至今我们也依旧如是)所以就大胆的说了,那时我却是没怎么能理解他对先生的说辞,他说:我是不大喜欢他的作品的,因为总觉得他写的东西哪怕本是应该开心的情景,读者却有着一股子难受,又不大能理解,阴沉沉的很迷惑。经他一说,我似乎也有一点这样的感觉,但是我很快就否定了,因为我才开始喜欢鲁迅先生呢,哪能立场不坚定。为此还和好友吵了起来,虽没那面红耳赤,却也给我印象深刻,我跟他吵的也就那么几次,如今仍记得。后来,多读了先生的作品,我才又慢慢地不得不承认了好友的那番说辞,确实如此,先生的作品中有着那么一股令人厌恶的阴翳,处于本心和对他那个时代的了解,我就将这感觉归类为他生活的年代太坏了,好的东西也没法写得漂亮,所以他就隐隐地写着,他是以笔为枪的战士呢(老师是这么说的)他要抨击那个时代,所以不能明着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他是个很厉害的革命家吧!就此,我依旧喜欢,觉得他写的东西是好的,那股子阴沉沉的东西不是他的。

鲁迅图

跳过高中这段时间,不是因为高中没读过先生的作品,反而还更加了解了他的情况以及所谓的写作风格等等,而是这段时间一直都在为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大仗——高考准备着,即便读着了也没什么感觉,就这样过了这段时间,上了大学。

忙,我对大学的最初体验。也因为这个我看到关于鲁迅先生的课程时果断的选择了(实在没法短时间将那么多的大学时间要读的书籍读完),虽然知道任课教师对生活的社会现状的看法以及说辞我是不怎么喜欢的。但我也没法否认自己看出的他对鲁迅先生的那种别样的喜欢,说是别样,只是感觉,也不知缘由何来。于是还是欣然选了《鲁迅研究》的课。

也是在这里我对鲁迅先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或者说是更加深刻的认识吧!只可惜这门课程是没有课本的,有很多的东西老师有说过了,但却是不完全记得的。

这里大概再说说我在此对他的重新认识吧!他有一个很愉快的的童年,那模样便是我所喜欢的,有家人、朋友,有先生教书,被视若掌中宝,起码来说他的童年家境和生活是不错的;青年时期,他执着追求,虽不得已而上洋学甚至东渡日本求学,却不失本心,艰苦求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是这是他对自己说的,也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说他不失本心,我想,由他弃医从文更可以看出,那种苦苦寻找着救治国人的精神良药的执着,从年轻到老迈的坚守不可令人动容喜欢?“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正是他对后来人的的鼓励和支持吗?因为他深知救国救民的路不能只有他自己,而是需要更多像他一样的有识之士的投身。到了中年,他一面著书立作寻求救国之药,一边养家糊口,在职场上奔波劳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多么现实有多么无奈和心酸。作为儿子,他安慰着母亲,却偷偷忍受着不幸婚姻的痛苦。身为兄长,他在和弟弟关系破裂后选择了退让,从他自己的家八道湾搬离。在课上,听得老师说过他与弟弟决裂的事。老师说为何会这样,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兄弟两人之后都未曾提起。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先生不是圣人,性格却有着一股子刚毅,我相信他更多的是以为兄弟私事,不足外道,又为之心痛不愿提及。

对先生的写作,不敢太过妄评。只觉是所写轻平,以小见大,其中又有所隐晦,暗藏刀锋剑影,不失痛心疾首之爱而转笔有辛辣之讽刺。这也是为何他的作品中总能让人觉得沉抑。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有骨气而谦恭,有不屈而谦卑,古今志士能这样做的人太少太少,先生定是其中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所看到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