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口味任你挑选——一本书的多种讲法

今天学习《意志力》这本书,我决定采用最便捷的方式来学习——听书。出于好奇,找了不同平台《得到》《樊登读书》《喜马拉雅》对于本书的讲解,发现了各个平台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

先说说《樊登读书》,讲得非常有趣,让人一听就被吸引住,不愿中断,想一口气听完。即便是很枯燥的科学实验,也不会显得无聊,加上自己讲书的特色,不时发出一声“呵呵”的笑声,完全不像是一场严肃的深奥难懂的学问讲堂。感觉上更像是大家聚在一起,陷在沙发里找到最舒服的姿势,听一个文化的沙龙会。周围配有芳香浓郁的下午茶和甜点。听得入迷着,凑到近处,或歪在在沙发扶手处,或坐在地毯上,或直接站到讲述者旁边。整个是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再来看《喜马拉雅》的,针对于这本书,是比较中规中矩。比较简明扼要的讲出了本书重点,时间在半小时以内,可以说基本都是浓缩的精华。对于只想知道本书硬核的读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特别要说的是其中的另一档节目。如果有一天,你拿出一本600多页的书,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发愁,这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才能get到其中的干货呢?我告诉你,别愁了,带上瓜子冰饮,去听一场相声,乐完你就知道了,你信吗?没跟你开玩笑,《精读全球100本好书》这档节目,可谓是把讲书玩出了新的花样。一逗哏和一捧哏合作,一唱一和的,在抖包袱中就把一本书讲完了。你可能听得只顾着乐,瓜子都忘了吃了。讲到精彩处扔了瓜子,拍手叫好,讲完手都拍红了,还全然不知。

最后来说说《得到》吧。只能说好食材,没选好最佳的料理方式,有些可惜了。虽然找了专业的播音员来录制的,但是过于中立,只是声音的堆砌,没有任何情感。我猜想大概是出于业务惯性,或者没有读过此书,只是职业任务而已吧。他们的录音有个特点,就是无论是爆料搞笑的,还是恐怖深刻的,都能输出成一种严肃、庄重、刚正的统一风格。想我这种没有经过军人训练的皮孩子,听了几分钟后,就需要分出一半以上的意志力去把自己从走神的状态拉回来。这是声音感官上的体验上,内容上呢,前面的种草有点多了,好像反复在强调本书厉害,别走开。

正如饥肠辘辘的你来到西餐厅,犹豫过菜谱之后终于点了一桌美食,迫不及待的要好好过一下口舌之瘾。结果一位主厨走出来,下面我来为你讲一下这桌美食的来历,这牛肉来自新西兰奔跑的健壮小牛,肉质紧致。这羊肉来自苏格兰天然牧场的小肥羊,喝冰山泉水长大。这鸡肉。。。。。非要把所用食材一一讲解一番。刚开始出于对主厨劳动成果的尊重,还面带微笑的听着,可是这番讲解冗长而复杂,后来强压着心中怒火暗自抱怨着,这位大哥有没有搞错,我只想把肚子填饱,不想知道你这些食材的生平来历,我只想吃饭!

通过比较,我更加理解和明白了,为什么车载导航会出一个又一个新版本的配音了。有了欢乐的郭德纲版本,甜腻可爱的志玲姐姐版本,谁还会去pick冷酷无情的电子机器人版呢。你可能会说,真矫情,有的用就行啦,这么挑三拣四的。是的,我就矫情了。我作为消费者,有权利挑选产品,评价产品。产品带来不好体验就很容易失去人心,流失掉用户,这是现代文明的丛林法则。

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选择,同时也把用户宠的越来越挑剔。在竞争激烈的洪流中,产品被迫在被质疑中不断迭代,优化的越来越好。这是时代的特点,也是无法逃脱的趋势。

在被质疑与挑剔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产品如此,我们人又何尝不是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同口味任你挑选——一本书的多种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