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还有书籍》
作者:米沃什 [波兰]
译者:杨德友
但是书籍将会站在书架上,
此乃真正的存在,
书籍一下子出现,崭新,还有些湿润,
像秋天栗子树下闪闪发亮的落果,
受到触摸、爱抚,开始长时生存。
尽管地平线上有大火,城堡在空中爆破,部落在远征途中,行星在运行。
“我们永存,”书籍说,
即使书页被撕扯,
或者文字被呼啸的火焰舔光。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我常想象已经没有我的大地,
一如既往,没有损失,依然是大戏台,
女人的时装,挂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声。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
这部与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歌同名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由罗颖鸾导演,胡歌配音,一共五集,每集三十分钟。从编辑,藏书人,作者,书面设计者,阅读方式五个主体切入,每集讲述了三段故事。精心绘制的生动卡通动画,加上胡歌充满诱惑力的嗓音,将那些痴迷地游走在书籍间的人们推向大众的视野。
2019年12月上映以来,3.6万人在豆瓣打出了9.2的高分,看过的人们表示自己不配成为爱书人。
他们是一个个游走在社会中很不起眼的普通人,甚至有点丧,但是提起书,拿起书,那一刻让他们的眼睛里泛着明媚的光,在书的感染下,他们的身体传递出来的是一种平和,儒雅的风度,是一群可爱之人。
有的是在枯燥的文字里寻找金子般作品的编辑,有的是为了翻译出最原汁原味的书而苦苦摸索数年的译者,有的是寻觅绝版珍贵之书的藏书人和旧书店老板,有的是为书打造贴切封面的设计者,有的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地铁站里读书的人……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关于书的世界和爱书之人的故事。
一、为一本好书的诞生而默默付出的幕后人
有时候,在茫茫书海中,遇见一本特别的书,是一种幸福。这好比,在茫茫文字里,遇见特别的文字一样。金子需要掘金者,千里马需要伯乐。
有时候当你读一本外国小说,被它蹩脚拗口的翻译而闹得心里直闹心,就像隔着靴子瘙痒,一点也不爽。而一部流畅的翻译,是领路人,把我们引进作者的胜地。
有时候,当一本好书拿到手,第一眼会被它设计感十足的封面所吸引,有时甚至会为了这别树一帜的封面装点书架,而选择这一个版本。
一本好书,除了内容,还需要这样的八方支援:编辑、译者、设计者。
朱岳,豆瓣秃头协会会长,小说家,也是一个编辑。
他的现实生活远比精神世界枯燥得多。上班、打卡、打开电脑,逛豆瓣、看会稿子、收发邮件,一天就过去了,他对着镜头挤出了刘烨似的无奈的笑。
在他眼里:写小说是当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这样颓废茫然的他,持续了近十年。
在他39时,直到他遇到了一本书《寂寞的游戏》,作者是袁哲生,也是三十九岁这年去世。这本书惊艳了朱岳,让他开始明白自己的使命:让更多人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而这本好书,却得不到出版社认可。他自己找人推,找到朋友,朋友说不看,他气得把朋友拉黑了。
快餐时代,文章层出不穷,为了争夺读者眼球,聚焦读者心理,更多对准受众口味的畅销书铺天盖地。能在这样的环境里,考验着热衷于写传统文章的原创作者,却不曾想也有这样一批可爱的编辑,甘愿做一片绿叶,并用一己看不见的力维持着原创文学的一片净土。想来竟让人热泪盈眶。
中华书局的编辑俞国林,在整理古籍中发现了一处郑天挺西南联大的日记摘选,他敏锐地发觉了这套日记的出版价值,于是联系上了郑天挺的家人,果然,郑天挺的日记完整地保存了数十年。然而,为了征得郑天挺家人的同意,俞国林前后造访了多次,历经十三年,反复校对七八次,终于面世,这不仅是郑天挺的日记,更是西南联大史,从1938年到1946年,记录详细,珍贵无比。
北大外国语西葡语系主任范晔,如果你看过《百年孤独》,应该对这个名字很熟悉。他是马尔克斯授权的第一个中文译本的翻译者。十个月,他看了马尔克斯其他作品以及马尔克斯的研究资料,反复琢磨了西班牙原文著作,试图寻找马尔克斯创作时的感觉和调子。翻译者的工作看似不过是咀嚼别人的东西,但是期间的辛苦却相当于第二次创作。
书籍设计者宁成春,五十五年里,一千五百多本书,他见证了书籍设计变革和发展的历史。看似简单的封面,却凝聚着设计者苦心孤诣的心血,一个模糊的人影,一块凹面,一处斜纹,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这些细节,和这些人一样,看似渺小平凡,然而都在黑暗的夜里发出过不平凡的光芒。
二、为描绘和保存人间美好而倾心的作者
长沙,一处天台上,长满了翠绿的树,娇媚的小花点缀其间,粉的,白的,红的,是一小片生长在城市里的自然。
七十三岁的艺术家蔡皋奶奶,经常来到这里坐坐。安静的时刻,风来了,香气来了,蜜蜂也来了,她的灵感也跟着来了,一坐便能坐上小半天,她说这很养她。
翻开她的画本,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自然景物,树叶,昆虫,加上她记录的几行字,虽然头已花白,而这份绘画滋养着的灵魂却是不朽的。
她是绘本界的先驱,早在绘本并不流行的八九十年代,她便开始了绘画。凭借《荒野狐精》,她为中国绘本拿下了第一部国际大奖。
她的作品里多数是来自生活。比如童年时外婆讲的故事,唱的童谣,分配到乡下工作的所见所闻……都成了她画笔下的奇妙色彩。
熊亮,一个普通人,热爱画画,但是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都从事着与画画无关的工作。直到有一天晚上,他睡不着,放着崔健,窦唯的摇滚音乐,他突然想:我还是一个摇滚青年,怎么能够每天工作然后想着开开公司怎样怎样呢?
于是他马上投入了创作中,拾起了画画的梦。
他开始以熊暗为笔名,创作了卡夫卡等一系列成人绘本。风格迥异,别树一帜,直到女儿出生,他开始尝试画儿童绘本。
铺满地面的画纸,就像一个个童话世界,空灵美妙。绘本不仅让作家身心的每一处毛孔张开,让童真童趣钻进心里,也带给阅读者一种遁入灵境的感受。
三、视书籍为珍宝的收藏者
有人爱书,已经形成一种瘾。这种瘾,让她们在生活里得以充实,有意义,这是许多人理解不了的,它其实和任何一种收藏爱好,别无二致。在时间的长河中,在流动的空间里,一本好书像流浪的孩子,也许是在一处视为废纸的废品收购站,也许在买卖为主的旧书市场,也许是置于明亮殿堂上的拍卖会上。它们辗转于时空中,同样静静等待着发现它们的人。
台北,一家主营绝版书珍本书的旧书店。吴雅慧从她父亲手中接管过来,从1979年至今,已走过四十个年头。
从小她便在书堆里长大,帮忙搬书整理书,也读了许多书,同学为了看书也总来巴结她。在这旧书堆里,她发现了一本装帧精良的一套书,打开外壳,里面竟保存完好。她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这让她重新认识了旧书的美。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寻找旧书的旅途中,她们竟然发现了从前卖出去的书。那上面,有着她父亲写下的独特的数字字体。吴雅慧说这书跟随着人流着流着,又流回到你的身边,这个轮回是很有趣的。
lulu和蜗牛,是上海的一对八零后夫妻。也经营着一家书店,每个周末都会到旧书市场淘书。后来他们开着车,用香蕉箱子装着一车书,边走边摆摊。他们不止开到城市角落,也开到了乡下,走过了十一个省,把这些好书带给更多喜欢却买不到的爱书之人。
旧书,二手书,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廉价的,论斤卖的书,而他们却视为了一种可以留住旧时代里珍贵记忆的方式,保存了那份经久不衰的古香。
如吴雅慧的美好愿景,她希望把旧书做得更精致,更专业,用更文化的方式去呈现它,不只是一种买卖。
四、沉迷于书的海洋里的普通读书人
叫人惭愧的是,说起爱书,我们远远不如同样普通的他们。
他们爱读书,在上下班拥挤的地铁站里,倚着扶杆,一天下来也能读上三四十页书。他们把自己的读书经验和意见形成音频,发布在平台上。他们在上班路上用语音讲述故事,转化文字发布在平台上,广结书友,分享书籍,按着书中作者的足迹在实地行走。
朱利伟,一个普通的图书编辑,她便是每天利用上下班搭地铁的时间,来阅读。包里总是备着一本书。渐渐地,她发觉像她这样的人还不少,于是她用手机拍摄了下来,有时候是拍看书人捧着的那本书,有时候是专注的看书人。人们看的书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叫魂》、《资治通鉴》等等,还有人读专业书。不知不觉她已拍了上千张照片,她传到了豆瓣相册里,没想到引来了无数豆友的围观,有人开始期待她每日的照片,有人还玩笑式地说我也在地铁看书,来拍我拍我。也有人和她说这样是不是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于是她开始避免拍人的正面,并与被拍摄者沟通是否愿意,如此一来,她还结识了不少书友。她的照片唤起了许多人对书的热爱,她因此还在2018年度新京报好书致敬礼中,获得了年度阅读场景的致敬奖项。
小隐,是B站一个读书up主。六岁的时候就好在图书馆里读书,如今她依旧保持每月逛书店的习惯。她说无论平时工作压力多大,只要一进书店,整个人就开心了。她的书是一系列一系列买的,会有个别作家的专区。在书店遇见了读书时提到的书,小隐就像邂逅了一个心心念念的情人,心花怒放。
读书,让这些人找到了生命的意义,而书也链接着无数同样被书咯吱着痒痒的人们。
这部短小精悍的纪录片,将我们引进了一道读书人的风景里去,原来一本书的诞生这样细致,原来大千世界,爱书之人这样多,原来痴迷书者,这样迷人。
纪录片中涉及的值得推荐书目:
1.袁哲生《寂寞的游戏》
2.赫尔岑《往事与随想》
3.郑天挺《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4.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5.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6.莫里斯·桑达克《野兽国》
7.熊亮《小石狮》
8.乔治·奥威尔《奥威尔日记》
9.弗诺·文奇《真名实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