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冠上“国粹”之名,它就已经死了

       

图片发自App

        今天终于补上了《疯狂的外星人》,看完之后感觉此片虽然没有到流浪地球的惊艳,但至少还算及格。

      在看之前,由于各种媒体的评价,我对此片的印象不是很好;看过之后,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虽然作品中的“屎尿屁”剧情变多了一些,但宁浩独特的黑色幽默还在。

  宁浩的疯狂三部曲的收尾《疯狂的外星人》,也像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一样,两者由于前作飞的太高,导致对其的期望也很高,最终对别人来说,是部很牛的片子,对他们来说,简直是耻辱。这就像及格对学渣来说这是超常发挥,对学霸来说这是发挥失常。

  宁浩的这部片子,可以说是懂得越多,看的越有趣。剧中致敬(借鉴)了“耍猴、《2001太空漫游》、《醉拳》、西游记、孙悟空、《邪不压正》、007”多种元素。当开头听到开太空漫游的交响乐时,在影院中的我,真的是很激动。由于元素太多,我也不一一谈了,我说说令我感触颇深的元素,“耍猴”亦或者说“国粹”。

图片发自App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国粹,在当代处在一个很迷茫的时代。原因有三:一则是时过境迁,丢失了自己的文化土壤;二则是它戴上国粹这个帽子,就像孙悟空带上了紧箍咒一样;三则是对手都太强大了,实在是打不过。

        由于近代西方军队足迹踏遍全球,西方文化也随着军队远征他乡,世界的审美普遍受到影响。风起云散,中国人的审美自然也是潜移默化的就偏向西方。再加上现在的教育体系是分科之学,语数英,政史地,理化生,古人那一套仁义礼智信学的很少,因此现代人对古代的审美很难一致。在故事上,也有些太老套了,观众对于地主压迫真的是办法感同身受啊。毕竟,1949年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已经不存在地主压迫了。虽然是换汤不换药,改成资本家剥削了,说远了。

  说回京剧,在《霸王别姬》中,葛优扮演的戏霸(戏痴)在看戏时质问到段小楼扮演的霸王“别人的霸王出场都是六步,怎么你的是四步”。看看,在戏痴眼中,步数不同都会去较真,搁在现在这就是杠精。这种情况下,谈何创新。这固然证明了京剧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已经走向了程式化表演,但也在此同时也明了创新将不再可能。

  谁能创新,谁敢创新?以前在新闻中看到,某文化馆改革京剧,让京剧演员穿上比基尼。看到这,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谁要是乱改,这可是要给全国人民谢罪的。”顶着国粹的帽子,就好比带上了御赐的黄马褂,谁要敢动,非死即伤。

  京剧放在清朝,那应算是文娱活动。对当时的人来说,可以娱乐的东西没有现代人多。京剧与现代的文娱产品比起来,简直是年老体衰。我们来看看文娱产业的华山论剑,年老体衰的京剧,对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

   头号对手,短视频。一个名字叫“抖音”的小伙子身强体壮的,刚诞生没多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伐四方,截流了众多直播、公众号、书籍的流量。俨然一副霸主的样子。

  二号对手,电影。政府这几年同样是扶持文娱,电影的效果显然要比京剧好多了,中国电影银幕数量以27.9%的增速高速增长,至今已经达到了六万多块,而2012年的时候,才只有一万多块。京剧现在半死不死的,电影却虎虎生风。票房记录也是一个接一个的被打破,32亿43亿,56.7亿

  三号三手,小说。小说的年代也很久远了,但它的活力显然要比京剧这种戏剧要强,哪怕有一天电影短视频倒了,我都不相信小说会倒,因为小说代表着理性思维。

  京剧的地位很尴尬,在时常上比不过短视频,在聚像上比不过电影,在抽象上比不过小说,他好像每个都沾一点,但每个都打不过。当然,有人会说,你拿京剧和这些具有平台属性的东西比,当然比不过了。可是,京剧不是平台吗?戏剧本身就是载体的一种。两千年前只戏剧,一千年前小说,十九世纪至现在是电影,现在及未来是短视频。

  京剧已经“死了”,创不创新是一个问题,能不能创新是一个问题,创了之后结果如何又是一个问题?能在华山论剑中斗得过掌控雷电的短视频吗?京剧最后的结局不得而知,只是希望别像古董一样被摆在展台上。工作人员指着玻璃罩子中的服饰对游客讲到:“这是京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传统冠上“国粹”之名,它就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