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

      菜市场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橱窗。我早晨去散步,来到这里,会对着橱窗看看。有时也参与进去,买点东西,置于其中,亲身感受。菜市场位于迎宾路上,大红匾额写着“迎宾路菜市场”。

      距离县城远的农民,出产粮食蔬菜,无需来购买。城郊的农民,田地租给老板栽红葱、种三七去了,粮食全靠买着吃。一日三餐,只吃米饭肯定不行,每早得来买几个菜品回去,做熟摆到餐桌上,生活才幸福,日子才过得出滋味。于是,卖菜的地方生意兴隆,人流车流如织。菜市场占地四五千平米,面积不算小,连停车场都设在里面。市场呈葫芦形状,进口处窄些,里面的两个肚子一个比一个大。房子是钢屋架结构,有些摊位设在简易房里,有些摆在露天下。卖高丽菜的男人喊着,“一块钱两棵,两棵一块。”推三轮车流动卖的女人吆喝道:“糯米饭,玉麦饭,荞疙瘩,要的买了。”以前地板破破烂烂,今年进行了整修,焕然一新。

        市场里有两家牛肉米线馆,一家叫“双红”,另一家叫“天缘”。双红米线馆卖红烧牛肉米线和清汤牛肉米线,老板胖胖的,系个红布围腰,白衣白帽,俨然伊斯兰打扮。小碗米线八元,大碗米线十二元。我吃过几次红烧牛肉米线,味浓,油足,量丰、肉好吃。来馆里进早餐的有老顾客,新顾客,男性居多,女性多为中年人,年轻姑娘几乎见不到,生意不错。但比起“三月三”猪肉米线馆来,就逊色些了。那家米线馆,门外车停了满满的,等待吃米线的顾客排队排出老长。两个小工给老板娘打下手,三四只炉子火焰呼啸着。老板娘动作麻利,挥勺不停。

      天缘那家,一早能卖掉二三头牛,生意之兴隆,可见一斑。门前摆个好大好大的炉子,上面支一口大熬酒锅。牛肉在夜里煮,早上的时候,炉火已经熄灭了,看不见锅里沸腾。肉已经打捞起来,放在几个大竹筲箕里,堆得满满的。剩下的汤水冷却了,呈现出乳白色,香味飘出来。我有一个疑惑,为什么牛肉不放在锅里继续煮着?这样岂不更好?顾客来了,即刻打捞,在砧板上切一切,过过秤让人提走。知情人说,这你就不懂了,肉这东西是越熬越折,越熬越称不出重量。120元钱一千克熟牛肉,熬折了50克,就要少买6元钱。哎呀,原来这个意思,懂啦。

        买牛肉的人来了。三个,一男两女。中年男子排在最前面,穿双皮鞋,鞋上粘着红泥巴,估计是从山那边来的。呼一声:“老板,买十二公斤,切点好的给我。”老板答应一声:“好唻,就切。”从筲箕里拿起一大块牛肉,舞着亮闪闪的菜刀,在砧板上嗒嗒嗒,一下就切出一大堆,一片一片,油亮亮,拇指般厚。今天清明节,可能是聚族祭祀祖先时,晚餐要熬火锅吃。另外两个女的,第一个买一千克,第二个买三千克,一大兜。顾客接二连三走上台阶来……

      市场上有五家人卖包子。大笼包、小笼包、肉馅的、豆芽馅的、豆腐馅的、香菇馅的、小米的、豆沙的、油糖的,应有尽有。我喜欢吃包子,县城的包子我都尝过了,谁家包子好吃不好吃,心中有数。歪四包子,价格一个比别人家高抬五角钱,但个头大,馅多,面皮做得好,一层一层,就是只撕面皮吃,也香味十足,物有所值。

      卖猪肉的摊位有七家,比较好卖的是三家。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也来操刀卖肉当老板,他是东山下来县城租房住的,卖肉挣钱补贴家用。一个是没了左手掌的年轻人,可用刀剔骨剥皮熟练得很,和双手健全的区别不大。生活会锻炼人,生活也会培养师傅。另外一家是夫妻卖,男人负责割肉,女人负责收钱和把肉放到机器里搅成肉末,或是切成肉片。据说这对夫妻原是很富有的,投资百万建了栋楼,因违章,被执法部门强行拆除,走投无路,只得进入这一行。摊位中,他们夫妻的生意最好。

      卖蔬菜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固定摊位的,要出租金租过来,另一部分是临时性的。园子里种出菜,挑到市场上,随便找个地点摆起来。管市场的黑衣人来了,交点钱,明早园子里没菜就不来了。固定摊位是水泥砖块砌成的桌子,上面摆着大白菜、小青菜、蒜苗、蒜薹、韭菜花、老品种黄瓜,新品种黄瓜,剖成小块卖的老南瓜、嫩小瓜、香芹、花椰菜,大葱、黄韭、香菇、平菇、松茸、老土豆、新产土豆、红薯、毛芋头……菜老板不断往菜上洒水,看上去水灵灵的。有买菜经验的人要判断蔬菜新鲜不新鲜,除了眼睛观察,还要用手触摸,捏一捏,根据硬度和弹性来判断。

      不在菜摊上摆的,菜品就比较单一了。卖荠菜的就卖荠菜,卖豌豆尖的就卖豌豆尖,卖薄荷的就卖薄荷,卖芫荽的就卖芫荽,卖魔芋豆腐的就卖魔芋豆腐,卖雪莲果的就卖雪莲果,卖南瓜花的就卖南瓜花,卖青玉麦粑粑的就卖青玉麦粑粑……这些菜农也有他们的销售优势,譬如说基本是现采摘、现做成现挑到市场上出售,新鲜是保证的。还有就是一些“生僻”的,品种稀少的蔬菜,你只能在这些小摊上可以买到。买一把蒲公英,一把野蒜、一把川芎,这里有,其他就买不到了。

      菜市场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可往里装。推销保暖裤的,嘴边戴个扩音器,一边宣传一边示范,拉开自己穿着做广告宣传的裤裆,塞个塑料盆进去,腆着大肚子,夸奖他卖的品牌弹力如何如何好。

      卖梨膏糖的,喇叭重复广播:“口苦的,口臭的,含一块,立刻见效……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我过去买了一袋,十元钱,问:“医生,做梨膏糖的梨汁是自己压榨吗?”医生回答说:“不需要,有专门压榨梨汁的厂家,电话打去,一下就有人开车送来,要几桶买几桶。”

      买卖古董的摊位,人很冷清,我去看看。架子上放着古钱币、玉佛、观音像、旧花瓶、金老虎、刀子、老砚台……参观参观,获得一点实物印象,至于购买,有几人需求?几人懂行?

      卖女装的、男装的、童装的,棚架一打开,生意就做起来。水果摊在一进门处,春末,油桃、樱桃就上市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价格老贵贵的,有钱人才吃得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