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帝国(053)政变后的骚动

(五)政变后的骚动

与此同时,宫外也并不安宁。

刚刚回到汴州的朱温正在思量着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宫廷政变,朱温有一个心得,自己的实力每增加一分,都会对宫中的事情关注一分,这种感觉像是宫中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家事一样,朱温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自己和这皇宫的缘分越来越近,说白了,就是狼子野心膨胀越来越明显。


苦思冥想之时,朝廷的使者来了。刘季述不是傻子,干了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他必须要在外寻求更加强大的庇护神,单单一个李茂贞是肯定不够的,毫无疑问,新的庇护神必须是当今的第一大中原霸主朱温。刘季述派他的养子刘希度前来游说朱温,想要赢得朱温的支持,不上点硬货是不行的,不过刘季述是真硬啊,他上的货是大唐三百年来的社稷!

大唐三百年社稷?又不是你刘季述的,你怎么给?再说了,要是想要,我朱温随时可以去拿,轮得着你给我吗?

朱温不是没想过这事,可现在的他不能让别人看出他的真实想法,因而故作惊讶的摆手示意,我等是大唐臣子,怎能行如此悖逆之事呢?

刚刚送走刘希度,崔胤派出的线人也到了汴州,崔胤是来劝朱温出兵勤王的,他认为,现下皇帝蒙难,作为天下第一军阀的朱温应该站出来,率军西进,诛杀胆敢废帝的刘季述、王仲先等人,不能坐视阉宦阴谋得逞。

接连两拨人表达出了一个共同的观点,大家对朱温的中原霸主的地位相当认可,但到底要不要在此时插足关中的事务,朱温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其实有人已经为朱温构思好了,他现在已经在赶往汴州的路上,谋士李振作为朱温在长安的“驻京办主任”,官拜宣武副节度使,在昭宗被废后开始谋划下一步的动作,他也知道朱温定会为此事产生疑虑,他必须要为朱温稳住心神。

紧赶慢赶的李振还是落在了刘希度等人的后面,他迫不及待的向朱温陈述自己的观点:小人作乱,正好可以帮助成就霸者的事业,天子被废,如若不进行征讨,将来如何去号令诸侯呢?尊崇皇室才是号令诸侯的先决条件,现在进行征讨,名正!言顺!趁机扩大自己在关中地区的政治存在和军事存在,这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这可能就是朱温苦思良久想要的答案,群雄逐鹿,号令天下是乱世当中诸侯的梦想和终极目标,朱温四处征伐多年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成就一番霸业。

李振的分析说到了朱温的心坎,对于敢想敢干的朱温,一旦思路敲定,决策制定,落实起来干脆利索,当即下令向关中用兵,从朱温的地盘前往关中,中间还有河中和华州两块地盘,朱温得一个一个敲打,但勤王剿贼的旗号必须要打得震天响。


朱温的大军攻打河中之时,崔胤也在想办法援救皇帝,大军到达需要时日,他不能束手就擒,至少通过自己的手段争取一些新的机会,谁曾想一个小人物的出现竟然挽救了这场危机。

孙德昭,一个禁军的护驾都头,进入崔胤的视线。这本来是一个跟着刘季述混的小角色,不起眼的小角色没能入刘季述的法眼,升职、加薪什么的好事刘季述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人,孙德昭呢,又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郁郁不得志的他对刘季述满腹牢骚,他的牢骚跟昭宗被废没什么关系,更多的是没得到重用。

这对崔胤来说完全没有影响,他的用人宗旨是能为我所用即可,孙德昭的牢骚传到了崔胤的耳朵里,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判官石戬奉崔胤之命前来探探孙德昭的口风,一次酩酊大醉之后,孙德昭忍不住又一次问候了刘季述的八辈祖宗,石戬趁机向他道明了共同反抗刘季述救出昭宗的计划,并因势利导劝他,如能成功,昭宗复辟之时便是他成就个人伟业之时,也必将会青史留名。对于这样的诱惑孙德昭完全没有免疫力,再加上酒壮怂人胆,孙德昭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

就这样,在昭宗被囚禁一个月后,孙德昭率领手下禁军出其不意的杀掉了王仲先,冲到昭宗被关的少阳院请他出来主持大局。昭宗身上完全应了那句吓破胆的男人连女人都不如的老话,听到有人请他出去,昭宗说什么也不出去,他觉得是刘季述一伙人在试探他,他害怕再次受到刘季述这伙人的恐吓和威胁。何皇后看不下去了,对这个曾经掌管一个帝国的男人她也是失望透顶,冲着门外大喊一声:“如果军使所言不虚,就给老娘把人头扔进来瞧瞧。”

话音刚落,墙外丢进来一个血淋林的人头,何皇后和昭宗一端详,的确是王仲先的狗头,昭宗这才在何皇后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少阳院。刘季述当然也免不了被诛杀的厄运,昭宗再次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政变在一个月之后便偃旗息鼓。

你可能感兴趣的:(尘封帝国(053)政变后的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