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演义》来看创业公司应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团队?

记得徐小平先生做风投的前几年曾经说过,真格基金最看重的是创始人的互补和团队精神,他认为不互补的团队是一定会崩溃的。那么除了团队的互补之外,作为初创团队的老大,还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素质呢?是不是只要找到了能力或性格互补的核心团队,事业就能够顺风顺水取得成功了?让我们重温一下《三国》,掩卷思来,魏蜀吴的三位主公是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团队的呢。

刘皇叔搭伙创业,建立蜀国

说起用人,那就不得不提到“三顾茅庐”,可谓是古今以来选人用人的典范。古有云“若非先主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刘备的三顾茅庐,不仅成就了诸葛亮的旷世奇才,也成就了蜀国三分天下的政治局面,成为天下佳话。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高举“匡扶汉室”义旗的刘备以德服人,网罗天下雄才,从卧龙凤雏再到五虎大将。似乎天下最为知名的文武雄杰皆臣服于其帐下。所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全盛时期的刘备,坐拥荆襄九郡,又得刘璋之益州,后大破曹军而得汉中。然而却在志得意满之时,同为蜀国创始人之一的关羽于荆州贸然出兵北伐,攻打樊城,水淹七军。虽然战无不胜但却被东吴吕蒙偷袭了荆州后败走麦城被杀。不多久,另一位创始人张飞又因打骂军士恶行不改在梦里被手下割去了脑袋献与吴王。刘备一气之下,发兵攻吴,致使黄忠牺牲,五虎将折掉三人,而战役亦在陆逊的“火烧连营”中落下帷幕。刘备军大败而归,而刘备本人也在白帝城托孤离世。至此,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被国内形势所迫,举兵数次北伐,却已难以挽回败局,在多次北伐徒劳无功后含恨离世。

那么全盛时期的蜀国,为何会出现如此戏剧性的反转,最终功亏一篑呢。这就要探究创始人与核心团队的根源了。

首先说说刘关张三兄弟,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又兼备举世之德,关羽、张飞勇冠三军,为刘备左膀右臂。早在袁绍十八镇诸侯攻打董卓之时,关羽即凭“温酒斩华雄”而在天下英雄面前一战成名。然而,刘关张三人的创始团队缺少早期战略的制定,一直东奔西走拉不起一支像样的队伍更别提一个稳固的地盘作为坚实的后方了。直到经水镜先生和徐庶介绍,遇到了诸葛孔明,孔明一篇经典的《隆中对》为刘备制定了先取荆州,再下益州,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北伐曹操的战略方针。并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无论是军事方面的才能还是经济发展及战时粮草运筹的方略,孔明都可谓之奇才。然而恰恰在内政方面,由于蜀国的势力大概分为三股:一是关张为代表的原从集团,且势力最强;二是诸葛亮和庞统为代表的荆襄集团,势力次之;三是以法正、霍峻为代表的四川集团。三股势力的暗潮角逐,势必影响了隆中对中战略的落地和实施。正像刘备所说,“吾得孔明,如鱼得水。”董事长刘备自比为鱼,而非水。蜀国的安危与发展都交给了作为公司总经理的孔明,而孔明却在蜀国的各方势力的掣肘下,更是在刘备死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却难将蜀国匡扶强大。同为创始人的关羽、张飞二兄弟,都是天下著名的武将,却都因性格上的短板(过于自负),皆不具备治政济世的谋略,而又因其蜀中地位,更无谋士敢于谏言辅佐,故而无法稳固一方。这才导致两人的最终失败与蜀国的衰败。

孙吴股东会与大都督管理层的博弈

话说,18岁的孙权接替父兄王位之时,尚不到古人所说的二十而冠之年。面对内忧外患的政治形势,年幼的孙权能够坐稳朝政并且最终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实属不易。而达成这些成绩的与其用人之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年少即位的孙权,面对的朝中大臣哪一个拿出来都比他有名望,然而孙权懂得充分放权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因而巧妙完成了政权的过渡。并有名言:“阃(kun)之内,孤主之;阃之外,将军制之。”大意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嘛。

而孙权确实也是一直履行着这样的做法,依次任命了周瑜、鲁肃、陆逊等多位大都督。

但也恰恰因为东吴孙氏这种夹缝中生存的政治生态,使得国内阶级矛盾与暴动不断,加之孙权并不是像其父兄那样开疆破土的英雄人物,他则更注重守成,致使东吴国策“少北伐,重偏安”。可以说孙权在政局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无奈任用了像周瑜等江东英才,使得吴国得到了稳定与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而矛盾的双方就是孙氏一族组成的董事会与大都督们为代表的江东文武形成的管理层,双方皆处于一种长期依存、角逐、不信任的政治生态中,并导致吴国最终宫斗不断,以致逐渐没落了。

时代风口上的曹魏帝国

一代枭雄曹操是我国历史上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所著《短歌行》我东城本人更是拜读多遍,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唱出了阿瞒在那个时代无比的情怀抱负。他一生苦心经营的大魏帝国,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上我国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综合看来,能文能武的曹阿瞒本身就是一个综合能力极强的多面人。他的执政治军才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团队品牌与宣传:曹操是一位好的领袖,更是一个企业优秀的战略制定者。他懂得借势而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使得天下大量贤臣义士投奔而来,尤以荀彧为首的心怀汉室的名臣就多不胜数。而曹操挟天子令,随意敕封与贬罚摆布天下诸侯,随意挑拨诸侯之间利益平衡,煽动社会舆论,以利魏国势力发展。

二是别具一格的用人之道:曹操是一位好的HR,易中天老先生曾在《品三国》中,对曹操的用人之道有着这样的描述: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德才兼备唯才是举,重用清官不避小贪,招降纳叛尽释前嫌,抓大放小不拘小节。他从士兵中提拔乐进,于禁。从投降将领中提拔张辽、徐晃、张合、庞德。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麾下谋士成林,武将如雨。

三是注重经济发展:他采纳谋士们的建议,经“恩准”,他推行“修耕植,畜军资”,募民屯田之策。此举在建安元年一年就大见成效,“得谷万斛”。在兴农屯田时,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徒人口,劝得农桑,兴修水利,充实编户,拴括户籍”等多种办法,使汉末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辖区人民群众得到了暂时安息。这为曹操辅佐献帝,平定北方,治理汉室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四是卓著的军事才能:虽然曹操一生打过不少败仗,更多次败走险境。不过连年征战胜败乃兵家常事,其军事方面也颇有造诣,他先后平袁术、灭袁绍、诛马腾,平定北方。为魏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业。

直至曹操逝世,魏国依然是最有希望打破三国僵局,一统天下的力量。虽然曹操麾下豪杰能人无数,但毋庸置疑的是曹魏帝国是在曹操绝对的权利统治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比起蜀汉和东吴,曹操在魏国企业中的个人魅力及影响力恰恰是另外两家主公望尘莫及的。

综上所述,魏蜀吴三国在核心团队的打造方面各有千秋。其发展的差异首先在于企业的基因不同,其次是所处的环境差异,除去以上客观条件,才是主公的才略与性格的不同。

然而,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作为企业的创办人也是实际控制人,其自身的能力将决定企业短板的长度,其次才是核心团队的打造。如果我们用“木桶原理”去评估一个企业的团队建设,每一家企业都应招聘所谓的专才或者外包的形式去补齐企业的短板,但是对于创办者来说,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人才团队的建设等领导力核心能力是不能或者不能完全外包出来的。创办者唯有孜孜不倦的打磨自身的这些必要素质才能带领企业走出瓶颈,取得发展。其次才是核心团队的建立,而核心团队应该兼备“能力综合的多面手”与“某一领域拥有特长的专业人士”。只有这样,公司这个木桶才能装下更多的水,而不会溢出。

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出色企业的老板多半属于“能力综合的多面手”的角色。

最具代表性的有,“现实版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据说马斯克的员工经常会因为其近乎苛刻的工作任务而辞职或被其炒掉。然而最让人发指的是,马斯克总是可以胜任被炒掉员工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身为工作狂人的他,会将自己的办公室常年设在产品生产车间的第一线。不过注重产品生产的他,又是一位营销高手也是一个融资谈判能力极强的商人。也许正是他的这种“跨界思维”和“多面性格”的综合能力,造就了一家家传奇的公司吧——PayPal(与他创办的X.com合并)、SpaceX、特斯拉、超级高铁、太阳城……

无独有偶,各位创业者朋友们自己是否也属于这一类型呢?

其实无论是专业主义历练出的专家还是跨界思维模式下催生的管理者,如果能够做到充分的互补,这样的核心团队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双核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三国演义》来看创业公司应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