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的耳坠

       闽南的中秋,与别处是不同的。热闹的景象从农历七月就开始显现。从七月十五中元节,泉州人开始忙碌操办“普渡”。像是一场大型的嘉年华,乡里邻居都垒砌临时灶台,相互设宴款待亲朋,甚是热闹。“普渡”是旧时糅合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形成的习俗。进入农历七月,以明清时期行政区域“铺-境”为单位,家家户户分日轮流祭祀鬼神、宴请四方宾客,农历八月另有“重普”,其隆重程度、社交范围远大于春节。中秋将至,大街小巷传来不绝于耳的骰子撞击声,这是闽南中秋“博饼”。商户们拿出一年之中最大力度的促销让顾客们博个好彩头,而老板们也大方的摆下礼品,回馈自己的员工。一时间欢声笑语在耳畔,直至中秋,欢聚、团圆的氛围被推向高潮。

       从中元到中秋,对于每个传统的泉州家庭来说,除了团聚,更重要的是仪式。“普渡”日在每家是不同的,《泉州旧铺境稽略》对明后期至清代的泉州城厢铺境及其宫庙、祀神作过系统性调查,有三十六铺合九十四境。我家二进三开间古厝位于东隅广灵境内,普渡日为七月初四,重普为八月初四,距中秋仅短短半月。

      这半月里,主持家务的太婆(闽南人唤作阿太)要做的工作有三。一是等待南洋的亲人寄来的家书及家用;二是备齐中秋节拜月娘妈的供品;三是走亲访友,将精心挑选的供品分送到户。泉州是著名的侨乡,早年间各家各户都有亲人下南洋谋生,我们亦是侨眷。中秋作为阖家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对海外亲人的思念。如果在海外拼搏的亲人不能归家,中秋时分也定会在寄来远方的思念。收到那封贴着整面外国邮票的家书,阿太端坐在古厝正厅的八仙椅上,听晚辈读信。动情时,她用头上包裹的蕃头巾角轻轻擦拭眼泪,然后起身将信端端正正放于祖先桌上,念叨着“月娘妈保佑”上香报平安,再到将随信寄来的外国货币叫后生拿去兑换。

      满怀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阿太又开始准备正式的祭祀。幼年的我虽然不懂为了阿太会流泪,但心里也会有莫名会的酸楚,直到阿太牵着我的手到菜市场采购物资,我又同硬朗的她一样满心开怀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挑选贡品时,阿太场教导我,番薯要结实的长条状或是圆滚滚的;大芋头得轻且大为佳,若是重得就要挑底部花纹多的;柚子掂一掂拍一拍听一听声音是否皮薄;柿子软硬适中,像灯笼一样又红又亮就好;柿饼要硬且白霜多的;龙眼要买开元寺周围产的东壁龙眼,又大又甜。记忆中月饼是稀罕物,一盒子七星伴月难以满足巷子里成群结伴的孩童们,其余用绿豆饼代替,绿豆饼非得选正泉茂的不可。买来的番薯和芋头备成几分,分送给巷子对面的三太婆、四太婆、舅公家,再远一些穿过城心塔到南隅的花巷和西隅的平水庙。虽然程序繁琐,但完成了中秋前走亲访友的仪式,阿太的心情总是很好。儿时总是很心疼阿太,中秋要做那么多准备工作。到后来,看了府志才道是这是泉州的传统习俗。在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中秋“以月饼、番薯、芋魁祭先及神。前一两天,亲友以此相馈。”

      那年中秋,阿太起个大早,擦拭祖先桌案,在八仙桌上将高足小果盘一列排开,瓜果及月饼几盘、清茶几杯,点香祭祀祖先。一番忙碌后,阿太开始了中秋的重头戏——蒸番薯芋。俗语说“八月十五众人芋”,旧时普通人家没有月饼就用番薯芋头代替,蒸熟的芋头跟月饼一样用刀切开,每人一块,表示部分是整体的一部分,个人是家庭的一部分。于是中秋的午饭便是吃番薯芋头饮清茶,清甜的番薯芋配上一杯清茶,秋天亦不觉得燥热。

      我在旁看她忙碌着,也盼着夜色降临,能快点享用美味。盼呀盼呀,一轮圆月升起,一家人人也到齐了。年富力强的叔叔们合力将四方桌抬到天井中,桌面上放上一大碗,博饼仪式就此开始,颇有举头邀明月,低头博月饼的意思。闽南传统中,博饼真的是在博月饼,大大小小的月饼代表着不同的奖项,博到状元的自然能拿到最大的月饼。在众人盈盈的笑意中一夜开怀。年幼的我只博到了个白莲蓉小月饼,但仍兴奋地不知睡眠。望着水井中倒映的温柔月影,听着巷子里此起彼伏的叮叮咚咚骰子声响,只觉得心里格外地轻快明媚。不知怎地,我问太婆:“不乖的孩子用手指月娘会被割耳朵,我对月娘妈恭敬,月娘会给我漂亮的耳坠吗?”阿太的眼睛像两弯月眉,掀开蕃头巾解下耳上红宝石,“这就是月娘给你的耳坠,明年中秋你长大了,月娘就给你穿耳洞带上耳坠。”

      岁月如斯,阿太早已离我而去。去年中秋恰到新加坡,我准备一打绿豆饼作为伴手礼看望远嫁的闺蜜,在鱼尾狮公园看到海上生明月的那一刻,我收到了闺蜜的感谢短信,熟悉的味道让她想家了。那一刻,我拿起钱包夹层里的红宝石耳坠,想起了幼时那个中秋盈盈的笑脸,我始终没能穿上耳洞,但没有关系,阿太一定和月娘一样在天上保佑着我,看着我行走四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娘的耳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