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里的黑数据,让你颠三倒四的临界点!(上)

前文讲到挥拍中的两次发力,这引发了不少爱好者的疑问:是不是发力越大,挥速越快,球速就越快?这两次发力存在着什么样的必然联系?

今天就来讲一讲决定这些数据关联性的一个重要的黑数据---对立面和临界点,这可能会颠覆你对技战术的理解和应用!

一、什么是临界点

物理和化学上的定义,是一个物质(物体)性质发生改变的条件,比如水在冰点会变成冰,在沸点会变成气,而当温度达到绝对零度时,所有物质的特性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甚至消失,那么在这里冰点、沸点、绝对零度都可以称为临界点。

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定义,比如纳税基数,股市的盈亏点和止损点,这些特定的数值都可以称为临界点。

二、材料学中的对立面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大多材料的特性都具有两面性和对立性,偏重某个性能就会降低另一个性能。

1)球拍材料

球拍是用碳纤维布制成的,目前主要有两种特性的原材料,高拉伸强度碳纤维与高拉伸模量碳纤维,分别赋予球拍两种对立的性能:高强度(耐用耐撞)和高弹性(辅助发力)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两种性能一直在提升,担当弹性达到343时,强度开始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也就是说强度460和弹性343是碳纤性能的一个临界值,然而这两个数值仅仅是高强度和高弹性的最低限,这曾经也是全球材料科技的难题。

碳纤维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技术上的升级,弹性临界点从230GPa到 294、343的突破,如今来已可以达到弹性377GPa、强度5.7GPa,这是目前已知的碳纤维最高临界值。

不同时代的产品可以构成一条性能曲线,代表着强度与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而每条曲线都意味着材料临界点的突破,是科技发展进步象征。

对于球拍制造商来说,有些品牌偏好使用高强度碳纤,就不得不牺牲弹性,而有些品牌偏好使用高弹性碳纤,也不得不牺牲强度。

2)球鞋材料

球鞋的鞋底是橡胶制品,强度和弹性(耐磨和舒适)是它的对立面,同样是相关产业的重大课题,不同的企业同样有着不同的取舍。

3)羽毛球材料

鸟类的外侧羽毛抗风(耐打),内侧羽毛则保持稳定,这是羽毛球的对立面,所以不同的球不能同时兼顾飞行和耐打,总体上来说,从单边--方毛--全园,飞行稳定性依次提升,耐打度依次下降。

二、力量与挥速

挥拍击球的过程中存在着临界点,当你在经过大量的挥拍练习之后,量变产生了质变,协调能力达到了临界点,就会有实质上的进步,这是第一个临界点,而在这之后将会出现另一个黑暗的临界点:力量与挥速的对立面

1)力量极限

羽毛球运动是一个考量力量+耐力+速度的综合性运动,那么为了保证耐力和速度的输出,肌肉的最大力量会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旦超标则会降低其他素质,这是身体素质的临界点,是羽毛球运动的力量极限,反之其他能力也存在同样的极限。

上图中,卧推和深蹲两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力量训练世界纪录大概分别是350和500公斤,假设羽毛球运动员的最大负荷可以提升至200和300公斤,那么就需要将最大力量限制在150和200以内才能有效地保障肌肉的其他性能,而对于一般爱好者能达到100和150公斤就已经是极限了。

2)挥速极限

挥速是由挥拍距离和加速度决定的,挥拍路径即是倒拍后,拍头从腰部到头顶击球点的距离,加速度即是发力,两者最大值都是恒定的,那么理论上最大挥速也有一个极限值,大概可以达到300公里以上。

3)挥速临界点

球速在一定程度上与挥速(发力)成正比关系,但或许很多人会发现随着挥速的提升,球速也很难再有突破,甚至反而变慢了,这个就是挥速到了临界点,与发力形成了对立面,转化率开始下降,临界值大概在200左右。

出现这个问题是由于鞭打阶段是球拍的初次加速过程,而击球阶段存在一个隐形的加速过程,要知道触球后能量被转移到了球上,监测到的挥速只会比击球前更低,所以最大挥速被限制在了击球前。

而当你想提升这个数据时,会将极限力量过多的用于初次加速,导致击球阶段力量不足,失去二次隐形加速度,这样的击球就会退回到门外汉的反弹球方式。

(注:图表数据为虚拟计算值,与实际情况略有偏差,仅供参考)

所以挥速快并不等于球速快,一个合理的挥拍需要分配发力,保障击球阶段的加速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挥速数据。

当然当你的身体素质上了一个台阶,临界点提升,整个球速曲线就会像碳纤维升级一样站上一个更高的平台。

综上所述:

物极必反,一味的追求某个方面的极端,就会与其他方面形成对立面,产生反作用,所以不论是什么运动,都要因事而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突破极限,这才是最合理最科学的训练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羽毛球里的黑数据,让你颠三倒四的临界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