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几天读,还是会有不同的感受
好像是上次没有看到一样的那种
pre1 想幸福,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幸福取决于和自己思想相处的能力——王阳明心学中的良知,就是和谐合理化良知,做到绝对天地悠悠,心胸豁达。
看到张德芬写下的这段“不断地让你去跟别人比较,告诉你,你有多差劲,别人有多好,么有人瞧得起你,没有人真正欣赏你,让你的情绪低落到谷底。”我想做一个调研,到底有多少人是经常有这些困惑。
上面那句相处,说的便是于这些负面信息思想相处。
“观”-“断”——这里近期有一个可以推荐的方法,就是情绪匣子,把触到自己情绪的点、话、事、时刻记录下来。知道自己的临界点在哪里。也去消化自己为什么如此,这个有点像是这里提到的“观”【看一本书慢,可能就是想太多,于是慢】
很多人没有勇气去割舍眼前既有的幸福,进而投资出更多的幸福。-舍
“离”心-驱离要求更多的幸福欲求。愿意在当下和自己的诸多的不完美、内在的各种阴影、各种负面情绪和念头好好相处。(突然想起王健林的那句,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挣它1个亿 大家量力而定)
张最后一段话,有点玄学神叨那feel了,但有时候也确实有这个情况:“追逐、满足它。到了一定时候,你会像我一样精疲力竭,做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才发现,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我了。”
pre2 什么是断舍离
clutter 没用的破烂儿——杂物
“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断舍离,帮助人们清理住所及自己内心中的垃圾,——让人变得开心
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感觉这个对于我来说就非常痛苦,会增加思考和决策,拒绝对于我来说都是个负能量和压力)(这就是作者说到的“收拾”这个词会让人感到有责任感,有点沉重)
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一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为考虑重点,而不是还能使,要用它所以它必要。主语要永远都是自己,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