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企业家,很一般的案例分析——读《鲁南药业与赵志全-非血缘继承》

这本书副标题是“非血缘传承”,在书中的自序中也强调“遗嘱”“接班人”等等,似乎是以鲁南药业作为成功案例,分析民营企业家的交班问题。但是就本书整体来说,在这本书中做的并不是如他自序中所自我标榜的一样无可挑剔。

其中的问题出现在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最大的问题,案例的代表性问题。
鲁南药业的接班究竟是不是成功?
先说鲁南药业交班具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两代经营者的交班,是通过赵志全的遗书予以确认的。他在遗书的第一部分,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名义提议张贵民接任集团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以及其本人在公司的其他职务。实际上就是张贵民成为了公司的第二个赵志全。遑论这么做的效果究竟如何——在后来也确实发生了董事会成员的各种不满——就以这么一种极端情况做出继承人的选择,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将其作为分析案例,其外部的效用又如何呢?
况且鲁南药业还有一个极为特殊的背景,即它绝不是一家民营企业,而是由校办工厂企业转型的大型国企。固然赵志全在集团的创建、发展、辉煌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及说一不二的威望,但他这种类似遗诏的授权方式,在眼下对于国有资产更为重视的今天,还能够再次上演么?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是篇幅问题。本书体量不大,很快就能翻一遍。但与标题上强调的不同,本文侧重的大部分在于赵志全的创业艰辛。作为一本偏向于企业宣传的作品,这样的篇幅本身并没有问题。赵志全的一生也实在辉煌,值得这样大书特书。但缺点就在于,让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变得模糊。到底是一本侧重于奋斗史的人物传记还是偏向于管理学的案例分析,就有点摇摆了。

出现这种情况,实际上大概率与作者们本身的身份有关。作者有两位,一位是浙大教授陈凌,一位是管理咨询公司的郑敬普。不知道两者的分工究竟如何,但是一鱼多吃的念头,在本书中是有所体现。
而本书的不足,在第七章中也有所提及,而这也是本书中最为值得学习的一部分。其中的很多内容,对于理解赵龙与其信托机构间的是是非非也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了不起的企业家,很一般的案例分析——读《鲁南药业与赵志全-非血缘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