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学的收获(一)——从容应对过早引用

这几天在看李笑来老师的《自学是门手艺》,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心理戏。

之所以买这本书来看,是因为
1.笑来老师多次提到编程的重要性以及在提高工作效率上的极大好处,人人都应该习得;
2.《原则》的作者在书中也说到了编程将对世界产生的颠覆式改变;
3.笑来老师写《自学是门手艺》的目的是让读者通过自学python学会自学这项技能,而我很想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

于是我决定集中时间学习一下。
然而,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很难啃,因为有很多“过早引用”的知识。越看越怀疑自己是否有必要学习这项“似乎和我没有太大关系”的技能,这种不好的学习体验还让我想起大学时候学计算机C语言的痛苦经历。

但我又不想在好不容易决定学习这项技能之后因为困难轻易放弃,所以看累了放下,等不累的时候又接着看。

看到第一部分的第69页(第5章第5节“字符串”)时,我实在看不懂了。然后我就跳到了第131页(第6章“如何从容应对含有过多‘过早引用’的知识)。

看完这章,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儿,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

“过早引用”是一个计算机专业术语。
这个词翻译成自然语言的意思是,对当前知识点的理解,依赖于对以后才能开始学习的某个甚至多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很多时候,你看不太懂一本书,是因为那本书里有很多对于你来说是“过早引用”的知识点或者概念。
为什么是“对于你来说”呢?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不同。对于你是过早引用的内容,对于别人可能不是。

如果没有正确对待“过早引用”的知识点会怎么样呢?
会因为挫败感而过早放弃。

如何从容应对“过早引用”,练就自学这门手艺?以下是我通过第6章的阅读归纳的3点方法:
1.看第一遍时“囫囵吞枣”,即粗略浏览。
目的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感知,降低对陌生知识点的理解难度。
这个认知和我以往的阅读习惯是不一致的。我在阅读任何一本书籍时,习惯只字不差地去阅读和理解。
读通俗易懂的书籍时,这样的习惯是对的。但如果是读一本技能类书籍,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过早放弃。
2.好书应阅读多遍,尤其像《自学是门手艺》这类难读懂的技能类书籍。第一遍“囫囵吞枣”地浏览,第二、三遍就要只字不差地阅读。
3.反复练习。

以上是我关于自学的初步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自学的收获(一)——从容应对过早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