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微信神奇的缔造者张小龙时隔多年的公开亮相并指出,越来越多产品通过公众号来做,因为这里开发、获取用户和传播成本更低。拆分出来的服务号并没有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微信内部正在研究新的形态,叫「微信小程序」。
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开启内测。在微信生态下,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序引起广泛关注。
2017年1月9日0点,万众瞩目的微信第一批小程序正式低调上线,用户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小程序提供的服务。
微信,这个月活超过10亿的产品奇迹还在用它丰富的线上流量打开线下的城池,近日,在产品论坛中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微信的小程序不做分类,而要先做附近的小程序?
这个问题直击小程序的核心:线下场景的连接,接下来对微信的小程序的生态圈做出自己归纳与总结,微信小程序究竟为何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呢?
1.微信小程序
a.连接的必要性
微信拥有极高的线上流量,这些流量向线下渠道的流转对线下企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微信的商业变现能力,获取了更多的数据信息资源。因此,线上与线下的连接需求是紧迫的,实现服务与信息距离用户更进一步的要求是客观存在的。
b.挖掘线下场景
小程序并非是线上与线下的连接在微信中的第一次出现,从服务号开始,微信就已经开始努力探索线下的使用场景,解决诸如点餐、排队等线下的服务需求了。但线下的需求场景时复杂多变的,传统的服务号不论在界面体验还是在后台开发商都很难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用户场景,但与服务号相比,小程序对线下的需求场景的适应度更加宽容与包容了,它能让企业(用户)以很小的开发成本开发出定制化的服务,逐渐开放的订阅号与小程序的关联政策,也使小程序能够挖掘更多的线下场景。
利用线上流量,为线下场景进行有效的连接,将过去由APP流向用户转变为由用户流向小程序的产品观念,才能真正实现信息的闭环,实现真诚的场景化。
c.社交红利
微信小程序开发成本低,为许多小型的初创型产品以及MVP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广泛的社交红利也让产品在冷起拉新阶段获得了有效的支撑。
d.用完即走
微信对小程序一直秉承着用完即走的产品理念,这代表了微信对产品所奉行的克制态度与流量控制,“用完即走”是最符合线下场景的策略方案,也是最能保持微信“即时通讯”核心功能的关键。微信不会为某个小程序设置常驻的入口,而是将最近使用过的小程序置于前列,这是微信去中心化思想的体现,也是“用完即走”思想最好的诠释。
至此,上述所提到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微信不做小程序的分类而做附近的小程序,因为微信小程序的核心是线上与线下场景的连接,而对于线下场景,最好的应用方式就是基于地理位置的选择。
2.多平台的小程序
目前来看,小程序的开发模式并不是微信所独有的,支付宝、百度也纷纷加入了小程序的行列,那么与微信相比,支付宝与百度的小城粗有哪些特点呢?
百度小程序
百度拥有最大规模的搜索流量入口,百度APP拥有超过1.5亿的日活数据,如此庞大的流量支撑,让百度也拥有了充足的资源去实现小程序的入口,如下图所示:
但百度的小程序又有哪些特点呢?
局限性:
a.传播的局限性
与微信相比,百度的小程序没有社交属性,很难形成推广,这点从百度最初的轻应用的失败也可以看出来,尽管流量红利与市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轻应用的发展,但社交推广的缺失,也是其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b.支付的局限性
支付一直是百度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流量属性限制了百度在支付领域的发展。
优势性:
. a.流量的沉淀性
百度平台的流量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搜索其实为小程序带来了另一个使用途径,工具类的应用可以在百度强大的搜索流量支撑下产生更强的效应。
b.平台的开放性
与微信小程序克制与严格相比,百度的小程序似乎更像是安卓,更加的开放。
支付宝小程序
a.与百度相同,受限于传播机制
b.工具类产品
支付宝作为工具类产品,对很多应用场景难以触及。
c.完善的信誉机制
支付宝完善的信誉机制与商品沉淀,使得支付宝在某些垂直类的小程序上拥有极大的优势,例如:线下租赁工具等,
END
总体来看,由于微信小程序的提前介入、广泛的社交传播、庞大的用户规模,使得微信小程序有了较好的发展,但百度、支付宝平台的小程序借助自身的平台特性,仍然有许多较为垂直类的场景化连接的可能。
小程序,大生态,产品小白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