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写一部小说的23天后……

明月悬挂在夜空中,没有繁星相伴,显得无与伦比。皎洁的月光倾洒在神州大地,在城市华灯初上的交界处,深灰色的天空与霓虹散发出的灯光相交映,勾勒出一幅城市独有的绚烂夜空。

街道上,林立的街铺在夜幕降临时,纷纷点亮灯光,招徕过往行人。街道弯角处,坐在电动车上的大叔抽着烟,等着一单五块十块钱的生意。理发店里苗条的姑娘,穿着光鲜合身的制服,在给客户按着肩捏着胳膊。小便利超市的门口,聚集着一推围观赌台球的中青年人,而在打台球的青年,正聚精会神的衡量着最佳进球轨道。

灯火阑珊中,有年轻的伴侣手挽手行走着,有怀抱着小孩的妇女牵着另个稍大点孩子的手,有孤单一人的单身青年边走边看手机,有开着电动车的大叔载着老伴从工厂下班。

这座城,每个人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目标活着。老板为着公司,白领为着职升,普通员工为了薪水,年轻的男女为了看一看大城市的精彩,头发灰白的老人为了分担孩子的压力而承担照顾孙儿孙女。几千万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支撑他们留在这里的理由。同样,作为无数南下大潮中的我,也有某种东西支撑着我留下来。我不知道,会什么时候离开,但我知道,在离开之前,要用力的活着。

这个月初,发心用11个月去完成一部12万字的小说,23天的时间里,却没有完成2000字,为什么呢?

虽然曾经七十天更过七万字,但真正动笔创作小说,却难以动笔。如果让我总结一条原因,那就是做人问题。

什么问题?杂而不精!

在之前,日更了一篇文章,叫三大神的写作课。每个通过写作变现的大神,传授了一套方法,但我当时以为自己懂了,现实也如此,仅仅是以为懂而已。

士兵突击中有句台词,团长问许三多想不想要那个坦克模型,许三多说想!然后,团长说,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个做到。如果你能立一次功,那这个模型就给你。

对呀,道理很简单,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懂,但这就是懂而已。私塾拆解的不知哪书本上有句话:理论是理论,游戏是游戏,现实是现实。理论好,游戏玩的好,但现实不一定也玩的好。

再回到问题,为什么会认为学而不精是自己的主要问题呢?

用倒推来理解:创作小说是为了能变现,变现是通过有价值的产品,有价值的产品是通过不断打磨出来,不断打磨是因为产品原型不合市场价值观,而产品原型是通过最初想法的践行而做出来的。再往下推,问题就是最初的想法。

如果说,把小说当作产品,那么最初的想法就是你想怎么写。

“怎么写”这个问题,涉及到作文的技法。回到刚开始说的,杂而不精。因为看了不少技巧方法,但却不精通。

精通一门技能,需要不断的理解重复的去实践。而我往往这门作文方法没精通,就去看那位大神的方法。结果导致的是:浪费时间,做无效努力,拿不出成果,更别谈写作变现了。

如果说,你是想写小说,那么就必须得深度理解和不断实践这套小说创作方法。将每一个点理解透彻,并将你所理解的方法去用文字进行创作实践出来。方法是方法,实践是实践,两者是两码事。只有拿出成果,才是你关注的核心。别去琢磨太多的方法论,那样只会陷入杂而不精的假装努力的怪圈里。

小说三要素


模仿是学习技能的第一步。于作文而言,大量的阅读是模仿的前提。那么,如何有效的通过阅读提升文章鉴赏力,然后模仿进而达到自由创作的地步呢?我觉得,有一点必须要了解,那就是文章的分类。

在叶圣陶与夏丐尊合编的《七十二堂写作课》里,详细的对文章技法进行了解说。限于思维能力,暂时难以作一个思维导图。

当理解足够深,导图便自然能呈现出来。在朋友圈里看到郦姐分享一段蔡叔的话,很对应老祖宗的一段文言: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蔡叔是这样说:

有耐心 能独处,

并基于长期思考做出判断,

并且不为短期因素所干扰,

耐心地等待你设想,

和努力的事情逐步发生。

同行,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发心写一部小说的23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