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借荆州问题的个人见解

                                                        关于借荆州问题的个人见解

建安十三年冬,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我们不可一世的曹丞相仓皇北窜,仅留下曹仁,徐晃等人退守江陵,样子可谓是狼狈不堪!而在建安十四年,周瑜经过一年的鏖战,终于攻破江陵。孙权也借助这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在荆州打出了自己的天下,并做稳了江东第一把交椅。全国形势对孙权来说可谓是阳光明媚,一片大好。而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却听从鲁肃的建议,将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借与了刘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借荆州”问题,这也让后人有了无数的误解和猜想。

首先,简要阐述一点,孙权“借荆州”仅仅是借了南郡,而且还只是南郡的南部地区,也就是江陵地区。其余四郡则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所以后来孙权想要回荆州全境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但是,秉承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口号,就算只是半个郡,孙权也不应该借啊。并且当时如果趁着刘备立足未稳,孙权凭借江东人马,拿下刘备的荆州四郡,横跨荆扬二州,虎视天下,不是更好么?至于《三国演义》说孙权是发善心,将荆州借与刘备纯属是无稽之谈。说到这里,我觉得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政治战略要高于军事目标。孙权是政治家,所以他更会从政治大势上看问题,这是贯穿这个“借荆州”问题始终的。

要我看,孙权借荆州,其意不在刘,而在曹。这在《三国志》中多有体现。刘备到吴都见孙权,扬言要借荆州。而这么大的事,孙权也拿不定主意啊。就与臣下们商量,大臣们一听,都认为刘备是来搞笑的吧。在这个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时代,谁有地盘谁就抢占了先机,或者说称王称帝,南面而孤也不为过。地盘还能借?更何况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荆州。大臣们都认为不行。而只有鲁肃劝孙权借,他给出的理由是:“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以共拒曹公”。语在《鲁肃传》。而在《周瑜传》《庞统传》也多有此语。所以曹操听说孙权“以地业备”,“笔惊落于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可我们要问,曹操在赤壁大败后还有威胁孙权的实力么?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历史。我列举了两个事件。第一,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了扩大战果,三路出击,让周瑜打南郡,张昭打当涂,而他自己亲率军队围合肥。本来孙权想趁着赤壁的东南风,一举平定江南。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是踢上了铁板。按《三国志·吴主传》的记载,“昭兵不利,权攻城逾月不能下”,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曹公自荆州还”,曹操来了!我们可怜的“孙破虏”只好先行退军,可谓是“望风而逃”。而在另一边,可以说是打的非常经典,周瑜与曹仁的“皇城PK”,攻城之术和守城之道的终极较量。最终,周瑜以“相持岁余,死伤甚众”的代价,逼走了曹仁,夺得了江陵。也算是三场“追击战”中唯一能“聊以自慰”的吧。细思极恐,以胜兵追败兵,以健康之兵追饥疫之兵,尚且打成这种模样,我们不由得感叹曹操的实力强大。第二,我们来看曹操的动态。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发动了两次“濡须口战役”,两次都是攻方,并且在第二次濡须口战役后,孙权向曹公请降,做出了政治上的妥协。这不能不说是曹操军事实力的一个映照。由以上两点,我们完全可以明白孙权为什么认为“当今之世,曹公无可匹敌”,也大致能够理解为什么后来孙权虎踞二州而屈身事魏了。那么依我看,孙权借荆州,曹操应当是首要因素。

其次,第二个原因,我想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内忧外患”,一个一个的解释。先解释“内忧”,纵观整个“吴史”,你会发现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那就是“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剿匪”是影响吴国发展的一个长远问题。我们可以看看《三国志·吴书》,我数了数,参与剿匪的吴将竟有数十位,从早期到后期,从高级指挥官到中级战斗员,持续时间之长,遍布范围之广,难以想象。所以吴国长期的一个国家问题就是“内乱不断,国力不强”,借用习凿齿的话说,就是“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依当时江东的势力来看或许还坐拥不了荆扬二州。守江东依然是东吴的“基本国策”。与其让南郡腹背受敌,不如退让一步,保全大局。关于吴国的军事实力,在这里我举个旁证。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赤壁之战前,周瑜向孙权借兵五万,而孙权却只能抚其背,轻言说:“公瑾兄,孤只有三万”。这从侧面也可做为一个印证。而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兵力一直是个谜,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定论。不过,依照正史,注解以及孙刘联军的反应来看,十几万至少是有的。由此我不禁感叹,周公瑾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以五万(两万是刘备的)对战十几万,还能大胜而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然后再说“外患”,“外患”当然指的是曹操了,这没的说。可在这里我想换一个角度,我们来分析一下南郡的地理位置。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的地图,刘备占有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加上刘琦的半个江夏,孙权占有另外半个江夏。南郡一分为二,北面归曹操,南面归孙权。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孙吴-南郡”这个地理位置显得非常尴尬,北面是曹操,南面是刘备,并且最重要的是它与曹魏是在陆地上接壤。一旦开战,孙吴水军完全派不上用场。既发挥不出自身优势,又让自己腹背受敌,委实是鸡肋啊。而按照“借荆州”的设想,将荆州借与刘备,在我看来,至少有三点好处。第一,南郡与北方直接相连,可让刘备作为屏障,抵御曹操,分担本部压力;第二,减少战线长度,避免了江夏,南郡两路作战,并且在江夏作战还可发挥出自身水军优势,扬长避短。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当时孙权的治所在吴郡(今江苏苏州),离曹魏地盘非常近,所以孙权急需一块地方作为战略缓冲。而这块地方孙权选择了合肥,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二征合肥”。读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明白,孙权的算盘打的是非常好的。与其强占南郡空留尴尬,不如退让一步追求合肥。用芝麻换西瓜,用地盘换结盟,用妥协换和平。由此可见,孙权“借荆州”,“内忧”是重要因素,“外患”是关键因素。

接着,第三个原因,我想用一个人来概括,那就是鲁肃。这个被三国演义刻画的忠直仁义到迂腐的人,其实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第一个为孙权规划蓝图,制定战略的人,并且从吴国整体来看是按照这个规划在执行的。纵观三国,我们会发现,一个成功的军事集团往往有一个明确的战略方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刘备-“三分天下,先魏后吴,然则一统”,而对于孙权,鲁肃的规划与诸葛亮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分三步走-“三分天下,南北对峙,而后一统”,“借荆州”完全可以看成这个战略的一部分。曹操力大,孙权势微,不能独自应对,所以要先“三分”,所以要“先借荆州”。正是因为看清了“势”,所以鲁肃才一直致力于“孙刘联盟”。而后吴国的发展,也尽在鲁肃的预料之中。公元二百一十九年,孙权攻破荆州,与曹操划江而治;公元二百二十九年,孙权登临帝位,南面而孤。一切都像设定好的那样,有条不紊的运行着。据《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权登坛,顾谓大臣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时势矣’”。这句话绝对是切中肯綮,对此,我们也不难理解,鲁肃对“借荆州”坚持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了。国家战略是“首要因素”。

最后一个原因,我觉得就是吴主孙权了。因为要借荆州,拿主意的还得是孙权。那么,孙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我看来,他与曹操,刘备,张鲁,吕布,袁绍,袁术等同时代军阀有着本质不同。曹刘二人尚且保留着对汉室若隐若现的幻想,张鲁之辈仅仅是想当个割据一方的“草头霸王”,二袁兄弟对未来的打算还停留在摇摆和犹豫的层面。而只有孙权,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乱臣贼子”。他想要称帝的念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他与鲁肃的第一次见面之后。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鲁肃与孙权刚一见面,就直截了当的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您当不了齐桓公,晋文公,要当就只能当皇帝。我想从那时起,帝王的种子就已经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之后支撑他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正是因为对称帝的渴望,所以孙权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反抗曹操。正是因为想要整个天下,所以孙权才不会像张鲁,刘璋那样固守地盘不放,才会借荆州。正是因为认可鲁肃的战略,所以孙权才会顶住张昭的谏言,重用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鲁肃。也正是因为实施鲁肃的规划,所以孙权才会在后来杀关羽,夺荆州,战刘备。其实,细细观察东汉末年“三巨头”的创业足迹,曹操显得像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刘备显得像是“彩票中奖,意外之喜”,而孙权则像是在下围棋,显得“步步为营”。这或许与他们的出身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曹操是“阔少痞子”出身,刘备是“贫穷人家”出身,而孙权则是“政治家”出身。是政治家出身,做事就不会感情用事,就不会因大失小,就不会固执不变。这样来想,“借荆州”就会顺理成章了。要“相让荆州”,孙权自身当是根本因素。

“有借应有还,能曲方能伸”。孙权借出了一个南郡,后来获得了整个荆州。与此同时,他多年的政治规划和外交斡旋终于在黄龙元年开花结果,孙权正式在武昌登基称帝,建立吴国。回望来路,“借荆州”对三国走势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它上承赤壁之战,下接夷陵之战,处于东汉末年和三国建立的交界点,很多事情都可以从此一见端倪。所以对它的研究还是有必要意义的。

史学界对于“借荆州”这件事是争论不一的,以上是我自己的几点个人看法,还望大家斧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借荆州问题的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