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感觉真好

    进入三年级,语数英科分科,接触到了不同的老师,明显觉得班级里心浮气躁,特别是男孩子,原来的四大金刚,现在已经扩容到十大金刚了。哎,让我如何是好?

    今天,一进教室,就开始了一场思想教育,苦口婆心,恩威并施,只期待孩子能有所顿悟。我相信我的孩子,他们还是心地纯净的,只是最近这段时间跟着坏榜样走了。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不无道理。

      一番说教之后,孩子们也安静下来了。开始了语文课的学习。今天学的是语文园地。这道题的解答甚得我心:

你是怎么理解“憧憬”的呢?

潘林:这两个字都是竖心旁,应该和心情有关系,可能是有点紧张的意思。

(很棒喔,关注到了词语的偏旁,有时候偏旁确实能给我们一些提示。)

董书琬:我看后面写着“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应该和期待的意思差不多。”

(会懂得联系上下文,很赞!)

陈楚秋:刚刚我查了字典,憧憬是向往的意思。

(看,刚才我们用了一些之前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就算遇到不太懂的词语,也可以读懂。看着你们的眼里闪着光,我就知道这节课你认真学了。)

更精彩的是对“忐忑不安”的理解。

蓝圣凯:忐忑后面是“不安”,不安就是有些不放心。

徐浩博:他们都是心字底,肯定和心情有关系。

罗懿晨:可以把这个词语看成一颗心一上一下,总是害怕的意思了。

周吉浩:我查了字典,忐忑不安就是心神不宁的样子。

李昕镁:我是在打破花瓶后感到忐忑不安,所以就是害怕,心神不宁了。

总结:理解不明白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根关注偏旁,寻找近义词等方法学习。

我想,语文思维的过程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形成的。它不像数学那样有逻辑,但也有自己的逻辑,这种逻辑就是“语感”。

      语文课要给孩子带来什么呢?除了文字的美感,还应该有文字的准确,文字的比较。有人感慨,统编教材的工具性更强一些。可我觉得挺好呀,语文不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文字的能力吗?

      一轮轮的教材改革,总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寻着平衡点。我想,我只要找到对学生有用处的着力点就可以,是人文,是工具,就看具体情况啦。

    开学这么久,终于有一节满意的课了,且上且珍惜吧。小六宝们,可否一直保持这样的姿态呢?眼中有慧光,心中有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样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