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乡土中国》

书的一开始,作者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观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农业和游牧业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自于土地的。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国,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

中国社会不但是乡土性的,也是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区域间接触少,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在书本第二章作者论述了“文字下乡”的详细过程。作者认为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而时间上的阻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记忆是时间中的桥梁。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他富于学习的能力。学的方法就是“习”,即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炼,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所以说,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的社会共同经验。历史对于个人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上不能不力求发展。之前说过,中国是乡土社会,那是因为中国社会从基层看上去就是乡土性的,但中国的文字并不是从基层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因此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文字才能下乡。作者了解中国乡土社会,以理性深刻的口吻文字下乡必将受到的阻隔。

不得不说,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理解很深,但他不以高高在上的姿势俯视中国乡下,而是以平静客观的口吻去叙述和分析。费先生以为中国乡下最大的毛病是“私”,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因为是公家的,因此人会生出一点占便宜的心理,只想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这便叫“公德心被自私心驱走”。私的问题是群众和自我如何划分界限的问题,并且考虑是必须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合加参考。中国社会像是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社会影响所推及的圈子的中心。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伦理就是有差等的次序。在差序格局中,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在这里,费孝通先生举的例子意在说明亲属关系像水面的波纹,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亲属关系越来越淡薄,而伦理就是有次序的。

同时,在中西方文化对比时,本书也有新的见解。西洋有两种文化模式,分别是亚普罗式和浮士德式,前者代表着西方古典精神,认为宇宙的安排有完善的秩序,人不过是去接受他,安于其位;后者是西方现代精神的代表,倡导冲突是万物存在的基础,生命就是不断克服阻碍的过程,激励人们不断创造,不断改变。在浮士德的立场下,生命力增强的同时,生活的意义也越加深刻。在中国,乡土社会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乡土社会追求的是稳定。这和西方亚普罗式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着近乎巧妙地类似。

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但礼治社会不是文质彬彬,没有杀戮。礼也可以杀人,也可以异常野蛮。礼和法不同之处就在于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利来推行的。而维持礼的是传统。是稳定的力量。我们或许会好奇,稳定的力量从何而来,可以说,血缘为稳定的力量提供了基础,而地缘就是血缘的投影。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假《乡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