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焦虑的总根源,是职业等级观念

职业等级观念,是家长焦虑的总根源,并且看不到短期可以扭转的希望。

什么是职业等级观念?就是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

那么,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没有。我们从小的学校教育就说,各行各业是平等的,工人是领导阶级的,农民伯伯是伟大的,环卫工人是无私的,掏粪工的光荣的,餐馆服务员、公交车售票员等等,都是值得尊重的。

然而,这种教育的结果并不能给人职业平等的观念,相反,却恰好如同列出了“低贱”职业的名单一般。

其实,只在提到某些特定职业的时候,我们才会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句话往往意味着怜悯和安慰。

当我们面对官员、企业家、大学教授、高精尖技术人才的时候,从来不会说甚至根本想不到这句话。

这说明什么?说明职业等级观念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

我们有尊重文化的传统,有对文化人的高看,有对大学生的羡慕。

但这种尊重更多的却是对有一个预期的好“前途”的尊重,而不是对文化本身的尊重。

说实话,那些被称为“伟大”、“值得尊敬”、“光荣”的职业,你愿意让它们成为自己孩子未来的职业吗?

还是不要那么“光荣”的好吧。

望子成龙,阶层突破,出人头地,这才是家长的希望。这种希望的本质,依然最终要归结到未来的职业类别上来。

然而,社会本来就需要更多人从事“光荣”的职业,也必然会有更大比例的人去从事“光荣”的职业。

在这场职业选择的竞争中,人们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所谓起跑线,指的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甚至追溯到幼儿园阶段。

而所谓的“不输”,大家心知肚明,就是首先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的大学,孩子这一生就垫住底了。

大学扩招之前,家长的目标低到只要考上大学乃至专科就行。但依然有高考压力,所谓“独木桥”的说法,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

为了让独木桥宽一些,大家竞争不要那么激烈,国家的策略是大学扩招。

确实更多人可以上大学了。

然而,很快大家发现,不上985、211这些名校,好像依然不那么管用。

张雪峰调侃说:“齐齐哈尔大学好不好?好!但500强企业的校园招聘,会去齐齐哈尔大学吗?不会!”

扩招并没有解决家长焦虑,只是把焦虑点提高了一下。

义务教育阶段的花费,本来应该非常非常少,但现实却是非常非常多。家庭的子女教育投资,多到成为压低社会生育率的“三座大山”之一。

开源不行,那就试试节流。

国家又出招儿了,思路是减少高考生源。考生少,高考压力就小嘛。

于是,就出台了中考分流政策,差不多快一半的初中生毕业后将没有机会上普通高中。而职业高中和技校,则以“中等职业人才”为目的,听着就有点泄气。

考生分流,其本质就是职业分层。

也就是说,分流政策的本质是职业分层政策。并且,以前是“高考定终身”,现在变成了“中考定终身”。

家长焦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被提前了。

本来不被重视的中考,成为家长的另一个焦虑点。

社会需要中低级技术人才,即所谓“蓝领”。分流政策之前,大批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进入蓝领阶层,未来还会增加一批职高、技校生。

这说明,这个阶层的从业者已经紧缺到等不及你上完大学了,赶紧毕业过来上岗吧。

那么,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上职高或技校吗?

在这种背景下搞“双减”,只能给家长焦虑雪上加霜。

学习,努力学习,加倍学习时间投入,这是刚需。

这种刚需,在“双减”政策下将变成奢侈需求。

学科类校外培训,从普通消费品变成奢侈品。

有经济实力的家庭会增加教育投入,而一般家庭可能要无奈放弃。

这不是减负,是清除,并且是按经济实力进行的“定层清除”。

这个“层”,就是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意味着职业不同。

又回到“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吗”的问题上了。

我们说“高考不是唯一出路”,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说辞一样,都是说给特定人群听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焦虑的总根源,是职业等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