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什么最重要?毋庸置疑是钱,生活里百分之九十五的焦虑都是金钱焦虑。
剩余百分之五,是像马云这样不缺钱,却在为能不能持续不缺钱,而焦虑的人。
两个阶层,看似是金钱上的巨大不对等,实则是思考方式的差异。
就像《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书中说的那样:有钱人让钱帮他们辛苦工作,穷人辛苦工作赚钱。
1.
上班族想靠贩卖时间获得财务自由,基本不可能,赚钱的方式决定金钱的数量。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小男孩,在冰淇淋店,店主在他的脆皮甜筒上放了一个冰淇淋球。小男孩兴高采烈往门口走,手里的冰淇淋在融化,一滴一滴的滴在他的小手上。
“啪”一声,冰淇淋掉在了地上,小男孩开始哭,你上前带他回冰淇淋店。此时,他看到一个三色的冰淇淋,指着说:“我要那个”。
作为一个有爱心的成年人,为了能哄小朋友开心,你会慷慨地给他买三色冰淇淋吗?
也许你会说“会”,但很多经过深思熟虑的人,都说“不会”,为什么?
因为就算重新买一份,小男孩面临的事情还是失败,一个冰淇淋球都搞不定,三个冰淇淋球明显超纲。
赚钱的逻辑也是如此,除非能管理好已有的,否则很难得到更多,人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
一个人的认知是他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看过的风景。
2.
认知的积累形成个人的思考方式,个人的思考方式变换成独特的观点,观点的输出打造完美的个人魅力,魅力的展现完成财富的积累。
不要觉得自己怎么想不重要,想法永远是行动的前提。
存钱就像存观点,永远的多多益善,观点是认知的总合,钱是观点的变现。
所以,你会发现善于赚钱的人,善于管理自己的钱,能达到钱生钱的目的。不善于赚钱的人,会越来越贫穷。
不是赚钱的方法不对,而是有钱人跟你想的不一样。
一个人的赚钱能力体现于个人社会价值,你能为社会做出多少工资,社会反馈给你多少报酬。
但这种贡献仅注重正向的价值,如果一个人利用法律漏洞,非法实现了财富的快速积累。那么这笔不属于你的钱,迟早会带你走入深渊,万劫不复。
欲望对金钱来说是个极端问题,适度追求有益生活品质,过度追求影响心智。
3.
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那些进入财富自由区的人,普遍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人。
简而言之,就是你服务了多少人,影响了多少人的思维方式?
把自己的所得分享出去,转化成别人补充生活的能量,你的价值就是被你改变的人的价值。
我很喜欢一些知识内容方面的创业者,他们博学,善于总结,善于分享。更善于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到让别人同样感兴趣,这是一种信任,由人格魅力引发的信任货币。
巴克明斯特·富勒曾说:“生活的目的,是为我们这个时代及后代增添价值。”
这是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分享知识,解决别人的生活焦虑问题,自己获得满足,同时又可以赚到钱。
马云有一个观点,就是他不在乎钱,这句话说起来有些“凡尔赛”,但结合实际情况,的确有很高的可信度。
因为马云足够有钱,他的财富让他直接跳过普通人渴望金钱的第一阶段。
进入到利用钱生钱的第二阶段,对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敏锐洞察,让他的思维跑赢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他的认知让他坐上快车道,一路加速,奔向财富终点。
互联网时代,一批一批的年轻人,前赴后继的想搭乘顺风车。但能到达终点站的人屈指可数,不是时机不对,而是认知不同。
想快速致富的想法,裹挟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心,想努力的心有,想赚钱的心更有,但赚钱背后的逻辑思维,不一定每个人都有。
有钱人会不怕承担风险,因为风险都在计划内,冒有计划的风险,自负盈亏。
他们永远相信,亏的钱,自己可以再赚回来。
这是一种能力,像小时候的零花钱,有人日积月累成不小的一笔,最终换取心仪的东西。
有人则及时行乐,只能享受当时的小快乐,得不到大满足。
人生是一个大的储蓄罐,我们不断重复的动作就是往里面投掷观点,让时间把沉淀成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