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深度社交》1

深度社交一书作者介绍了他从八大维度和6个关键点来阐述深度社交的交际一书。

从书的目录和内容来看,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合适具有操作性。

书分八章节,第一和第二章节主要介绍了社交的模式和层次,社交的变化。第三章介绍了沟通技巧挖掘社交的深度。第四章讲如何从形式到内容,注重对价值的挖掘。第五章指出要了解社交的目标,不要盲目社交。第六章要进行有效社交,与优秀的人交往。第七章和第八章则从个人角度出发,指出深度社交的根本是不断提升自己。良好的态度是深度社交的重要保障。这就是作者的八个维度。

第一章:社交的模式和层次

这一章并未具体指出有多少个社交模式,因为社交模式与人际关系的层次有关,而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社交对象也有会不用的策略和方式。写到这里,必须得补充,能够主动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社交策略的人应该是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的,行为目的自我认识比较充分的人,大部分的人还是会以自我为中心采取单一的行为模式来交往。这里有人会反驳,这是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原则,我觉得这是误区,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价值和原则,然后采用不同的行为模式或者社交方式去与不同的对象交往,可以采用具体的语言策略等在不同的场景来进行社交活动。我看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整理思考普遍的社交行为模式和行为方式。回到该书,作者提出模式无固定之后,列举了三个层次的人际关系:稳定层次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或者宗族关系的稳定关系,并且认为这样的关系是最稳定和影响最大的一种社会关系。其次是共同关系,一起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比如同学、朋友、同事的关系。这个我个人觉得反而是影响最大的社交关系。最后是相关联系,指的是不认识或者不怎么熟悉的人,比如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而这些关系,都有三个基本层面:角色、情感和深度链接。总的来说,无论是按照什么层次划分来安排自己的社交活动,要摈弃“多即是好”的认识误区。这一维度,作者告诉我们社交模式依赖于人际关系的深度,人们依据不同的划分方式来规划的自己社交活动,但是并非认识人越多,社交就越成功。

维度2:为什么认识那么多人,却一无所获?

这里作者指出,我们通过网络极大的扩展了自己的社交圈,但是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实际的社交活动中,大部分忽略了社交的内容,我们有接触,但是接触的深度不够,我们接触很多人但是谈论的话题是比较肤浅的,不利于双方后续的社交发展,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因为平时的泛泛之交,感情维系是很薄弱的,导致我们在真正需要援助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这里我们应该认识到泛泛之交的弊端,我们应该注重每次社交的质量,并且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关系要进行维护,而不是四处出击,平均用力,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个人的价值和理念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去维系每一个人,要抓住重点,学会二八原则。

维度3,作者提出“深入社交”恐惧和社交娱乐化。这都会影响人们的社交模式。

我觉得这点,深入社交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能也不应该一开始就把自己所有的私事、要事对一个陌生的人全盘托出,而对方不会有义务承接你的秘密。要学会保护自己和循序渐进的建立友谊,正如电视《老酒馆》的陈怀海一样,稳稳的发展。

维度4:一个人的社交活动有多少价值?作者指出很多人人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思考:认识的人是否有足够的价值,自己是否专注于借助他人的价值。这是对于泛泛之交和充分发挥社交提出的问题。也让我们思考到,我们的社交应该是有目的的,是有效果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人身上。那么这里的价值是什么呢?是对自己有利用价值的?还是想到老酒馆的老二两,老二两是穷人,被人欺负,陈怀海帮他,撵走了那个欺负人的品德不好的富人,因为老二两是一个正直的、善良的、有隐忍大气的人,他并未能给老酒馆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他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老人。这也就回归到个人的人性上,我们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原则,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人活着艰难,但是要有人性的善。择友而交,与善同行。那么身边就有一群同样理念的人,在关键时候就可互惠互助。

维度5: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和缺陷。这里作者指出在网络世界中,彼此很难加你稳定而真正的感情,微信好友上千,但是深入理解的并不多,这也就回到了现实,互联网上的朋友有多少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给予援助,很多人是带着功利性目的的,树倒猢孙散。所以必须在现实中接触,才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互联网让我们的思想传播的更远更快,但是活生生的人是不是互联网上这个展示的人的面目呢?正如此刻的疫情,有的人一边在网络上喊着武汉加油!另一边却是在现实生活中,驱赶谩骂在来此地旅游无法回归的武汉人。这就是伪君子,哪里可以短时间看透,不接触,又要有多久才能发现呢?想到这里,每一个人还是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未雨绸缪,尽量做一个强者付出,而不是做一个弱者,要有备无患,避免在危难时刻完全依赖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深度社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