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滑坡,带动了多少父母的焦虑

孩子出了点状况,父母最忌讳的是什么?我想,父母最忌讳的就是——老师或者其他人说:你孩子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有位焦虑的家长这么说......

家长:

孩子的成绩下降了,该怎么办?这次考试考完了,孩子的成绩忽高忽低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拜托大家给点主意吧,学霸怎么就没有出现在我家?

学霸怎么就没出现在我家? 这问话让人感觉到家长的失落,质疑孩子,可能也在质疑自己,并且没有信心向内求得答案,而是牢骚似的发泄了出来。

无论要得出什么结论,解决什么问题,首先是要投入观察。

从这位家长的提问可以看出,她是没有主意的。而她需要做的是观察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跑到外面问不相干的人,我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在这个消费教育的时代,无数人在为你制造需求

勤勉肯想愿意学习的父母一般都不会问别人,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自学教育学、心理学,也都会在孩子的成长中不错过任何细节,所以有问题出现,他们就早有准备了。

专家的书袋子甩出来的大道理,是否真的可以针对不同个体产生效果。

应该怎么去做,是不是要听专家意见呢?很多教条都是天下一大抄,而专家可能忍不住要甩书袋子给你,看得家长味同嚼蜡。

孩子成绩下滑,首先是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请务必忽略老师的评论,只摄入细节。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了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那再观察孩子回家后的情况。

孩子回家后做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出现困难,说明孩子其实没有专心投入学习中去,那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的呢?找找原因。

我们的弱点也许会给我们提供一种出乎意料的助力。

—— 威廉·詹姆斯《人性的弱点》

试试排除法吧。

一、排除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有没有因为在学校成绩下滑,学习不够好而觉得自卑?自卑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对自己进行否定。如果是这样,需要积极的和老师沟通,为孩子开一个缺口,这个缺口就是鼓励和赞扬。哪怕是一个小小有点和微弱的进步,请给出肯定。这些会是孩子重拾信心的促进剂。

二、排除家庭氛围的影响。

仔细回想目前的家庭环境,亲人间的关系,是否有变故或者矛盾,这些是否有影响到孩子。如果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就需要积极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大人世界的常态就是如此,有变化有矛盾,但是这些大人会去解决,不会殃及到他的身上,大人是无保留的爱他相信他,希望他内心有什么顾虑和疑惑,尽管大胆的提出来,大人会尽数向他解答。

三、排除生理阶段引起的心理变化。

因为这位家长并未说明孩子的年龄,估计不会是小学,一般小学的父母不会太过纠结成绩,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那么需要排除生理变化产生的影响。如果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对于生理知识缺失,需要父母及时的补充,帮助孩子在这个特殊时期里走出倦怠和逆反情绪。这些阶段都是暂时的,也是正常的心理历程,父母尤其不需要过度焦虑,过去了,就好了。

一切的教育均是人格的教育。

—— 马卡连柯(前苏联)

放松的引导法:利用暑假把玩和学习叠加在一起。

利用旅游是最好的沟通机会,在孩子放松的心情下,有目的的引导。一起分析下那些难以消化或者概念模糊的知识点在哪里,询问孩子是否需要辅导老师或者家长介入,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可以告诉孩子,在学习上往前走快一点儿,很容易超越自己甚至超越同学。愿景的设立对一个孩子很重要,他也会希望自己受表扬受重视,成为优秀生。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温故知新,把上学期的漏洞补一下,把下学期的部分新内容引导孩子看起来。不要设立什么严格的要求,让孩子自己设立计划。

无论是什么学习阶段,家长要教会孩子的,永远是学习的方法、计划的重要性、学习的技巧性、记忆的窍门、如何划分重点等等,而不是去考核某个知识点你是否懂了,是否背下来了。

排名和成绩终究是应试环境下的产物。

家长才是孩子真正的“教师”。

看看孩子的排名,如果是垫底,那可能难度大一些,如果只是下滑,那也不用大惊小怪。据统计一个班级里,尖子和垫底的同学,往往不如中等的学生更具社会适应性。原因是,中等排名的孩子把一部分精力用来体验更多的东西。

在这些中等生中,有些是喜欢阅读,有些是喜欢参与校内外的活动和兴趣班,有些是更喜欢探索自然,喜欢旅行,有些则喜欢画画等等。以后这些孩子适应力强,书本外的知识摄入多,更容易立身社会。父母无须为此刻的成绩过于担忧。

固然,许多事物赖于学校一般规律,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等无法取代的。

——乌申斯基(俄国)

孩子的自我成长

孩子毕竟是要自己成长的,他们真的不属于谁,包括父母,他们的视角和内心感受是很珍贵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给他们爱的土壤就好了,自由意志是父母可以给到孩子最宝贵的礼物了。

多问问孩子:“你的选择是什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 如果说父母是一个角色,那么出于爱,应该把孩子尊为完美的洞察者。孩子心如明镜,大人则容易患得患失,心内蒙尘。

家长的自省

回到开头,这位家长的自省应该是如何做呢?凡是一开始就有计划,并能够耐心细心观察孩子,和孩子有共情的家长,早就知道孩子是怎么了。没有谁比你自己更清楚孩子的状况。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不用气恼,也不用手足无措到处求助,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好,放松就好。

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什么东西,

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敏捷,

对于人的心理上的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

——加里宁

每个人的能量是守恒的,此时低些,彼时高些。

用大人的思维往往是: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吗?那是站在大人角度的结论,并没有共情,需要自我培养耐心。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的,这有人信吗?不用去和别人比较,肯定孩子的完美性,是孩子最最需要的营养。

孩子需要共情,不需要声讨,声讨带不来好的结果。

即使大人内心懊恼,嘴上不说,情绪,表情,气场都会传递给孩子的,相信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是最好的一个祝福,如果能够坚持这么想,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你的行为,别人的行为,孩子的行为,包括周遭所有有利于你愿望的事情,都会蜂拥而至。

真相总是很简单,

简单得如同水一样清澈。

而真相就在孩子和家长的内心,

无须向外求。

我是 香销茶尽

喜欢我的文字就请关注我

我的公众号 香茶坊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成绩滑坡,带动了多少父母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