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天若有情天亦老 绝对在做着写出这句的200年后

小书老师今天分享一个关于“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故事!

我们熟知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毛主席诗中引用过,这句是唐朝大诗人李贺所写,对于李贺的才华被世人所认可,素有“太白仙才,长吉(李贺)鬼才”之说。同时《李凭箜篌引》等作品为人熟知并收录到了初中语文教材中。

我们读整本书,读诗歌还是读文章,首先要仔细了解作者。

下面先来了解下这位大诗人的生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

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

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晩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夭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哪里?

金铜仙人辞汉歌

作者: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译文:

茂陵里埋葬的刘郎,好像秋风过客匆匆而逝。夜里我曾听到他的神马嘶鸣,但是天亮之后却杳无踪迹。

画栏旁边种着一棵棵的桂树,它们依然散发着深秋的香气。长安城中有着三十六宫,如今却是一片苔藓碧绿。

魏国的官员驱车载运铜人,直向千里外的异地,但是刚刚走出长安东门,寒风便直射铜人的眼珠里。

只有那朝夕相处的汉月,伴随铜人走出官邸。怀念起往日的君主的时候,铜人都忍不住流下如铅水的泪滴。

枯衰的兰草为远客送别,在通向咸阳的古道。上天如果有感情,也会因为悲伤而变得衰老吧。

独出长安的盘儿,在荒凉的月色下孤独影渺。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渭水波声也越来越小。

这句诗自李贺写成后,从唐末开始,引起了历代诗人的极大兴趣,许多诗人在创作中喜欢引用这句诗,进行再创作,有些诗人甚至把这句诗当作上联,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纷纷给它搭配下联。历代诗人的再创作主要有: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里写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北宋词人万俟咏在《忆秦娥》里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蝶恋花》里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段成己在《木兰花·其一》里写道: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

元初文学家张弘范在《寿阳曲·酒可红双颊》里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毛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里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石延年在赠友联里引用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然后对出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此联一出,技惊四座,让同时代的苏轼、王安石等大文豪看到后赞不绝口,甚至连对下联的勇气都失去了。石延年对出下联时,距离李贺诗句的诞生已有200年左右,上联仿佛是专门为他预留,等他来对上。

李贺一生活了27岁,石延年活了47岁,他们都属于英年早逝的天才,却在不同时空,用经天纬地的才华,用大智若愚的思想,用心有灵犀的情感,合成了一条对联,为文学史留下了一段佳话。

石延年又是何许人也呢?

石延年(公元994年~公元1041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字曼卿,一字安仁,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

石延年早年屡试不中,宋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四日,石延年卒于京师汴京,享年四十七岁。石曼卿尤工诗,善书法,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

阅读需要课程体系支撑!读什么书?怎么读?

下载整本书阅读APP 教育专家+课程体系+书单分级

一起带您畅游书海,紧贴课标!配合纸质书阅读回归阅读本质。

整本书阅读APP

应用市场搜索“整本书阅读”或者联系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8-20 天若有情天亦老 绝对在做着写出这句的200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