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上帝会写作,写出来就是《战争与和平》”。我有多喜欢这部小说呢?看一遍小说之后,又听遍一小说。看了赫本版的电影,又看了BBC版的电视剧。最近又听了一遍高人对该书的讲解,现在又在重读。
《战争与和平》的好看在于它既能描绘宏大的战争场面,也能细致入微地写尽人心的变幻莫测,书中少有完美的人,它还世界、还人性一个原本的样子。
如果到一个荒岛只能带两部书,那我选择《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两部书很像,都是写上流社会,都有四大家族: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家族,都人物众多、关系复杂。
安德烈公爵属于博尔孔斯基家族,是小说中最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也是我最怜爱心疼的。这一次一次的,赚了我多少次眼泪呀!我一直为他的结局对托翁耿耿于怀。
安德烈看起来很完美:优渥的家世、出众的长相、超人的才华、男人的担当、严谨的行事风格.....上帝真的很眷顾他。但这样的人一定自视很高,我等俗流一定不会入他法眼。所以,我觉得他属于那种可作为偶像,但作为朝夕相处的丈夫却得慎重的男人。每天被他各种碾压,就算他是男神也会让人受不了。
他生活在上流社会,却对他所属的那个阶层虚伪无聊的聚会万分厌倦。他每天愤世嫉俗,在社交场合总是露出蔑视一切的神情,摆个扑克脸,一副世人皆醉他独醒,世人皆浊他独清的样子。
就连新婚一年多的妻子丽莎,也让他觉得生无可恋,每每感到乏味肤浅,爱搭不理,用现在话说就是家庭冷暴力。只有与那个所有人都瞧不上眼的皮埃尔一起,他才会露出笑容。丽莎在安德烈眼中哪里不中意,安德烈也没明确说,反正就看着不顺眼,而在别人眼里,丽莎是个那么美丽可爱的女人。
贵族帅哥的理想境界实在不懂,一般人看来,安德烈好日子就是过不好,每天怼天怼地怼老婆,他不幸福,她也不幸福。他没做错什么,她也没做错什么,怎么就不爱了呢?这也许就是贵族的矫情吧,也许还有许多无奈。
他要改变,因此他选择上战场。抛下怀孕待产的妻子,去和他心中的英雄拿破仑战斗,建立伟大的功业。也许战场才适合他,他也表现出一个贵族和军人对国家应有的勇敢与忠诚。
当安德烈从奥斯特里茨战场上死里逃生,终于明白了生命中最该珍惜的人和事时,上帝已经不给他机会了。丽莎生下了儿子,难产死了。带着对他的嗔怨永远走了,留下他站在生命的深渊前徘徊,失去了所有生活的力气。唉,活着不好好待见,偏等死了去苦逼思念,真是怼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
丽莎死了,安德烈公爵心里仿佛失去了一件东西,他感到内疚,那是无法挽回也忘不了的内疚。他厌倦了一切,过着隐居遁世的日子。光荣与梦想早已不重要了,他已经无所求,既不做什么坏事,也不惊扰自己,不抱任何希望,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直到一个姑娘在他的马车前跑过,她青春、活力、美丽、幸福,几乎让安德烈嫉妒。就在这个美好的月夜,这个小姑娘就如那道白月光一样照亮了安德烈灰暗的世界,他的生命又充满了生气。她就是娜塔莎。
安德烈觉得过去没有活过,现在才开始活。他怕自己配不上娜塔莎,哪怕她家已濒临破产。有人说,爱一个人就会觉得自己卑微,配不上对方。我想安德烈这次是真爱了。他变得年青、有活力,对未来充满期待。
他觉得生活分两部分:一部分有她,那里全是幸福希望和光明,另一部分没有她,那里全是苦闷和黑暗。但上帝给了他后一部分,娜塔莎被贵族纨绔阿那托利勾引、欺骗,退了婚。高傲如安德烈,当然不能原谅她了。
失去了娜塔莎让安德烈变得刻薄而冷酷,挫败和窝囊的感觉,无法释怀。他到处追着阿那托利决斗,用繁重的工作驱散失去娜塔莎的屈辱和痛苦。他的生活再次暗淡。
转眼时间来到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卫国战争开始了,男儿们都奔赴战场。安德烈再次受伤。天可怜见,他神奇般地又遇到了娜塔莎,终于在死前说出了对娜塔莎的爱,娜塔莎也深情忏悔。上帝给了他惊喜和希望,但死神却让这一切幻灭。
如果安德烈真的娶了娜塔莎,会不会相看永不厌,不得而知,我愿意相信,娜塔莎就是安德烈的白月光。安德烈喜欢在上流社会中看见那不带上流社会共有的烙印的事物,娜塔莎便是那样的一个姑娘。所以他把上流社会公认的没什么教养的傻丫头视为瑰宝。同质的灵魂会相互吸引,安德烈、娜塔莎,还有皮埃尔。
安德烈并不完美,性格有些拧巴。但他生在那个急剧变化的时代,还坚守贵族的品格,也能顺应时代潮流,大胆改革;处在利益角斗的漩涡却不随波逐流;恨娜塔莎背叛还要想着维护她的名节。他是真正的贵族,真正的男人。他的坚强隐忍让人心疼。可怜的安德烈,呜呜呜......很可惜沒有一版影视剧的安德烈形象接近原著,打算再找找前苏联版试试。
战争是残酷的游戏,不分公侯,也不论好人坏人。当安德烈受伤的时候,他四处追寻决斗的情敌阿那托利也在悲惨地呻吟,情敌被截去一条腿。这个场景真是托翁的神来之笔,让人不禁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