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死亡,我更害怕我不曾真正活过!”

1、“我不曾活过”

“我被安排的很满,我觉得我活得没有意义。”

“可意义都是熬过去了,才能拥有的。”

……

“其实比起死亡,我更害怕的是,我不曾真正活过。”

有时候,朋友间的闲谈,总能在些不经意的时刻,震动你的内心。就像现在。

以上,是我在构思写作时,耳边随便飘来的几句话。

越来越重的课业压力,偶尔会让从寒冷中回到温暖宿舍的女孩们,发出几句凉凉的慨叹。

这些句子,有的是临时起意 有感而发,有的是积郁已久 情感倾泻。

在我看来,他们都是美的,美在冲突

一些19岁的小孩,总是考虑着一些91岁的事情,而且正襟危坐,“煞有介事”,讨论着生死,讨论着意义,讨论着生活。

冲突,多半还是好事,它是矛盾解决的契机,当然也是成长的契机。



2、生存负载

1963年,密歇根大学的成人教育学教授麦卡卢斯基(Howard McClusky)提出了生存余力理论模型(Margin in Life Theory),基本观点是:一个人总是在他需要的精力与可提供的精力之间寻求平衡。

那些消耗个体精力的事情叫作“生存负载”(Load of Life),而处理这些负载需要“生存力量”(Power of Life)。而这些都有内部和外部因素。

内部负载主要来自于个体不断发展的生活期望,比如想买车,换车,升职等等。

生存力量除以生存负载,就是麦克拉斯基强调的“生存余力”。

麦克拉斯基的生存余力理论主要指出,一个人要从事学习活动,必须拥有一些生存余力。

我们觉得自己不曾真正生活过,主要可能是因为,我们所承受的或者感受到的生存负载很多,但其中内部的生存负载太少了。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为之而不断努力的,不是我们想要的。

被安排、被挤压、被要求……被一切驱赶着前进,生存负载不源于自己,生存余力被压榨到所剩无几。所以,我们会感觉自己不曾真正活过。


3、“ 我的 ”生活

你很容易发现,“被”字,在不断出现。我们总是被他人,被现状,被任务……被压抑着。


所以,就像在小学时我们常做的那个把“被”字句变为“把”字句的习题,我们只需要将它平移在我们的生活里——化被动,为主动。

听上去很简单,但其实很难。

我们要不断把外在驱动变为内在驱动,把思维从被考试逼迫,被任务追赶等等类似状态中解放出来,而转化为希望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把  抱怨被别人影响自己或者埋怨别人做事不当  这种情绪,转换为 以他人为镜,照应自己的不足,“我有没有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和“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应该怎样处理”。

比如,把  抗拒繁重的任务或者勉强挣扎在截止日期 等等这样的情况,转换为 一个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的途径,“我是为了 从中学习到什么 而努力”和“我下次怎么做,效率会更高!”

这可不仅仅只是心态上的转变,虽然心态上的转变已经会对你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会改变你的精神状态,在无形中节省你的时间等等。

不过这样的思考方式,还会影响到你具体的行为。

比如,你可以把  你觉得  非生产性的 和 浪费时间的活动 列出来,尽可能的将他们从时间表上排除掉。

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如果认为“不做也不会有任何影响”,那么这件事情应该立刻取消。 

同样,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但是对你没有意义的。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在保持任务完成度的基础上,同时努力让自己的效率提到最高。并且,努力找到下一次应对这类事情的最高效的方法。

不过要注意,这里的意义包括 物质上的意义,也包括精神上的意义。让自己感到快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们在提到 我的生活 时,往往会强调“生活”二字,而我在这里,想要强调“我的”。

因为只有主宰了生活,我们才算是真正活过。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起死亡,我更害怕我不曾真正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