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回忆补充--杂记与趣事

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紧张,欢乐,充实。如果不写一篇文章纪念一下,恐怕很多东西就埋没在记忆深处了。未来或许还会出国,但是不会再像这一年这样深入地体验西方的文化(移居除外,但这应该不是一个选项)。

杂记

从浦东出发。第一次出国。每个人都托运了一些行李,随身包里也带了不少东西。其中有很多是因为去英国才买的。而到了英国势必也要再买一些东西。一个现代人,在十几个小时内完成几千公里的迁徙,前前后后需要购买这么多现代工业品,才能让未来的生活维持现代文明人的标准,去满足自己对某种衣服的偏好,对某种辣酱的喜爱。这三个月来(2016.6-2016.9),先后住过的有本科宿舍、望月公寓的租房、温州的家里、博士生宿舍,以及接下来的伦敦的租房。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辗转于各处,让我体会到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我们只是匆匆的过客。人,多么脆弱,多么娇贵,几十年间需要消耗无数资源,只为在人世间体验一番,而只有少数人能留下独特的印记,为后人传诵。

要去伦敦,便想到了茨威格,一个孤独的无国籍的人。在纳粹的统治之下,祖国奥地利已经将他驱赶,他只得在不同的国家间流浪,填写着各种表格请求入境。他能找到一处容身的住所,却没有一个地方是他的归宿。那些他曾视为珍宝的藏品,也无从带走。他也曾旅居伦敦,却因为缺少知音,缺少读者,依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最后逃往美洲。

伦敦的生活非常有魅力,景点密度高得令人咋舌。这里汇聚了众多博物馆,剧院,高等院校,名胜古迹,感觉在市区随便几步就能指出个有历史渊源的建筑。一个小小的岛国在几百年间逐渐走向辉煌,在军事和文化上制霸全球,必然拥有诸多史诗般的传说、见证历史的阔大舞台。去福尔摩斯纪念馆参观,贝克街221B号。一幢小小的房子,门前排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要交十几磅的门票钱,才能在那狭小的空间中瞻仰一下书中的壁炉、书本、信件……不禁感叹,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收益。英国仅仅靠文化产业的景点收收门票就能养活一大帮人。有多少外国游客,提前几个月就订好门票,就是为了到时飞临伦敦,一睹自己憧憬多年的文化盛宴,满足未竟的心愿。比如哈利波特的摄影棚,女王陛下剧院的歌剧魅影,环球剧院的莎翁戏剧。这里,就是昔日的世界文化中心。

走在伦敦街头,看着路边红砖白墙的房屋,红色的电话亭和公交车,会心生一种行走在电影画面中的感觉。长期以来的影视作品已经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寒冷,整洁,礼貌,以及别有风味的伦敦腔。阴冷的天空下寒风吹过黑色大衣,建筑,沧桑的石块表面。

这一年为伦敦地铁贡献了约一万元,几乎每天在district line上面来来回回。行走在South Kensington的地下隧道里,看面无表情的上班族匆匆的走过,看游客大人小孩欢声笑语地前行。上百年的隧道,古往今来见证了多少人的轨迹。有时隧道里有些漏水,告示说是泰晤士的水渗透到这边来了。

有不少人抱怨伦敦的冷漠。这个要看与谁比较了。国内同学过去,感受到更多的是伦敦的礼貌与热情。hello, thanks每天在路上会听到很多遍;要是提着个大行李在地铁里,保准有人过来帮你提上去;服务业的每个人都会对你展露笑脸。然而,Quora上有人提问说为何英国人这么冷漠。底下有人回答说:恐怕你只去过伦敦吧。没错,我们去湖区旅游时,在山里面逛,不时遇到游客或居民迎面走来,他们都很自然地向我们打招呼。经过一番“训练”后,我们也主动和迎面走来的人打招呼了。

伦敦的车让人也是让人印象深刻。一旦我转身面对马路,司机们大老远就开始减速停车了。在国内没受过这种待遇的我简直受宠若惊了,有时不禁犹豫了几下,于是司机便不耐烦地摆摆手,示意我赶紧穿过去。这样遭遇了几次后,我实在不好意思了,有时我干脆转过身,示意司机:我并不想过马路,您还是先开过去吧!杭州的车让人在国内也算是闻名遐迩了。不过由于在大马路上都是走有红绿灯的人行道,很少走小路,也就没有与车相互谦让的机会了。过年回到灵溪小县城,发现县城的车辆保有量继续大幅增加,到处停满了车,没有给人走路的空间,导致行人都不得不在大马路上面走。然后车开得又急又乱,走在路上提心吊胆的,害怕哪位冒失的人一下子开车冲过来。

于是感叹,社会发展会经历多个阶段,全民行车规范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英国作为一个老牌的发达国家,其各方面的社会规范经历多年的检验历练,已经形成了无声的共识。比如在音乐会上,长时间不停息的鼓掌,不看手机,这些习惯都是无形的约束,被众人认可。而中国社会离大部分共识的养成还有很长一段路。因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面对新事物时不同人群的接受程度、了解程度都不尽相同。比如高铁上能否吃泡面?大型扶梯该不该左行右立?这些都是舆论场上一度争执不休的话题。这些问题似乎没有定论,或者其规定不为大众所知,但一个成熟国家的国民会有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而我们离这种共识还很远。

真的很难说我接触到的人就能代表英国人,因为伦敦是个国际大都市,各国各种族人群汇聚,我都不知道哪些是哪些不是英国人。而且,伦敦在英国也是最为独特的存在,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趣事

帝国理工学院,这个名字占了很大的便宜,帝国,多霸气,响当当的。而同城的另一座G5精英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这个名字辨识度实在太低了,伦敦?大学?学院?听起来总觉得很奇怪。有次在学校附近的中餐馆吃饭,老板问我:同学,你是帝~国~的学生吗?我故作镇定地回答道:是的。为什么故作镇定呢?因为我听到这句话时,内心已经出戏跑到《秦时明月》这部动漫了。这一声“帝国”,像极了片中人物说:作为帝国的士兵,我定当如何如何……是的,帝国这个词,在中国容易让人想到大秦帝国,大汉帝国,大唐帝国等等,往日的天朝荣光不禁浮现在眼前。

老师说作业截止时间是12pm,有些同学以为是晚上12点,结果其实是中午12点,然后被白白扣分了。太囧了。

学院发邮件让学生确认选课结果,要求我们confirm the result。结果很多中国同学都没有回复,只能被叫去当面确认。老师质问我:你为什么不回复邮件?我无辜地说:我以为confirm的意思是在心里默默confirm就可以了。老师也是很无语,一个早上一个个学生叫过来,据说到了后来她说话都什么没好气了,也很是无语。

我这个名字,Zuopeng,也给我造成过麻烦,都怪我发音不标准。z的发音,我都不知道是英语老师还是语文老师教的了,发音像是 zei。于是在设立租房的电力账户时,我按照zei发音报给接线员,于是她记成了 j,结果后来我不得不又打了好几个电话,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信息纠正过来。唉,音标和基本发音没学好的忧伤啊。

英超举世闻名,足球流氓也是声名在外。有一场欧冠小组赛,热刺vs勒沃库森,我和同学分头出发,约在体育馆会合。从地铁站出来到温布利体育馆的路上,人山人海,众多球迷三五成群,提着大酒瓶子,唱着高亢的战歌,雄赳赳气昂昂地迈向体育馆。我一个小矮人走在这些壮汉中间,真害怕下一秒就有个球迷喝high了抡着酒瓶砸到我,然后同伴又不在身边。

analysis课上,老师创建一个在线答题的房间,大家都用昵称进入答题,于是看到了许多令全班哄堂大笑的名字。Queen,John snow,Philips(老师本人名字),Trump……大家太有幽默感了。不知道这种模式在中国课堂上会出现怎样的效果。同时我也好奇如果出现一些禁忌类名字会是怎样的效果。老师也是幽默,看到自己的名字被人当做昵称后,有风度地表示:用我的名字可以,但这位同学不拿个第一名可说不过去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国留学回忆补充--杂记与趣事)